厄贝沙坦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
厄贝沙坦(Irbesartan)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对AT1受体(血管紧张素受体1)产生不可逆的或非竞争性的抑制,因而减轻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和促增生作用,降压时对心率影响很小。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和蛋白尿。
厄贝沙坦口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潮红、肌肉骨骼损伤和恶心;少见直立性低血压、消化不良和腹泻;罕见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咳嗽。如过量使用可引起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禁用于对厄贝沙坦过敏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厄贝沙坦剂型主要有片剂和胶囊等。厄贝沙坦已纳入医保,片剂、胶囊为医保乙类。
1996年法国赛诺菲一安万特公司研发了厄贝沙坦,于1997年8月27日获得欧洲药物管理局(EMA)批准上市,同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厄贝沙坦在美国上市。
医学用途
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口服:
(1)6~12岁:初始剂量75mg,每日1次,必要时可增至150mg,每日1次。
(2)\u003e12岁:初始剂量150mg,每日1次,必要时可增至300mg,每日1次。
剂型与规格
厄贝沙坦剂型主要有片剂和胶囊等。具体如下(表一):
药理机制
药代动力学
口服该药后吸收良好,约1.5~2小时可达血药峰浓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60%~80%。进食不会明显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该药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6%,其分布容积为53~93L。该药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酶CYP2C9氧化代谢,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氧化而被代谢,主要的代谢产物为葡萄糖醛酸结合型厄贝沙坦。
总清除率和肾清除分别为157~176ml/min和3.0~3.5ml/min,终末消除半衰期为11~15小时。每日1次服药,三日内达到血浆稳态浓度。该药的Cmax(最大血药浓度)和AUC(药时曲线下面积)值在≥65岁受试者比18~40岁者高,但终末半衰期无明显改变,故老年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该药及其代谢产物由胆管和肾排泄。在肾功能损害、血液透析、轻度至中度肝硬化的患者该药药动学参数无明显改变。该药不能经血液透析清除。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1. 常见:头晕、潮热、肌肉骨骼损伤和恶心。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
药物过量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对于血管张力和肾功能主要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患者(如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或者肾脏疾病患者包括肾动脉狭窄),使用该药易出现急性低血压氮质血症、少尿或少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风险提示
澳大利亚网站TGA提醒医务人员,坎地沙坦和其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ACE抑制剂禁用于妊娠期。妊娠期暴露于上述药物可能导致胎儿毒性。已发生妊娠或计划妊娠的患者应改用其他抗高血压药治疗。TGA也收到了关于妊娠期使用厄贝沙坦、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卡托普利后发生胎儿畸形的报告。
2016年1月12日,厚生劳动省(MHLW)和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建议在厄贝沙坦说明书中列出暴发性肝炎、粒细胞缺乏症(坎地沙坦和缬沙坦制剂除外)、横纹肌溶解症风险,作为临床显著的不良反应。
历史
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们就开始尝试开发具有治疗用途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但注意力还是放在血管紧张素肽类同系物的开发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以沙拉新为代表的一些血管紧张素Ⅱ同系物能竞争性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但它们口服无效,作用时间短,具部分激动作用,且价格昂贵,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
卡托普利等一系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开发上。但在ACEI大量使用和研究的过程中暴露了该类药物本身存在的某些缺点。由于该药缺点的存在,在使用ACEI的研究中不能完全排除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在用ACEI治疗疾病时可能产生与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无关的副作用,如咳嗽及血管神经水肿。因此,寻找口服有效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又受到重视。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于1994年开始在瑞典应用于临床。虽然其临床应用历史较短,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一种糖尿病老年性高血压的首选一线降压药物,ARB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相较于ACEI,ARB在降压和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ARB主要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水平,因此,在初步临床应用中发现,其降压效果较ACEI更好,且更加长效。另外,ARB极少引起ACEI常见的干咳和血管紧张性水肿等副作用,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对更高。
其后,法国赛诺菲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公司在1996年研发了厄贝沙坦。
2001年,厄贝沙坦糖尿病肾病试验研究在中国发表。结果表明,与标准降压治疗相比,厄贝沙坦使血肌酐翻倍的风险降低了33%,与氨氯地平的治疗相比,降低了37%。组间的血压仍是相似的,说明这些有益的作用是肾功能保护的结果。
同年,厄贝沙坦在2型糖尿病和微量清蛋白尿试验结果也正式发表。IRMAⅡ研究显示,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显性肾病具有防止微量清蛋白尿从早期进展至晚期的作用。该研究表明,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的患者有大约1/3的风险发展为显性肾病(在300mg/日时校正风险下降了68%)。
使用情况
厄贝沙坦由法国赛诺菲(Sanofi)研发,于1997年8月27日获得欧洲药物管理局(EMA)批准,商品名为Aprovel。
同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厄贝沙坦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Avapro。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是继ACEI之后,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又一重大突破。
2008年4月16日,厄贝沙坦获得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批准。
2001年,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料药(厄贝沙坦)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
化学信息
化学名称
2-丁基3-[4-[2-(1H-四氮唑5-基)苯基]苯甲基]-1,3-二氮杂螺[4,4]壬-1-烯-4-酮。按干燥品计算,含C25H28N6O不得少于99.0%。
化学结构式
理化性质
分子式:C25H28N6O
分子量:428.54
性状:该药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水溶性:该药在甲醇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密度:1.3±0.1 g/cm3
熔点:180-181 ℃。
沸点:648.6。
专利
1996年5月16日,赛诺菲SYNTHELABO(法国赛诺菲圣德拉堡集团)正式申请厄贝沙坦(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irbesartan)发明专利(申请号:TW85105820),于2001年6月23日获得专利,现已过期。
参考资料
国家医疗保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2023-09-30
药物警戒快讯 2012年第7期 (总第111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3
药物警戒快讯 2016年第4期(总第156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3
厄贝沙坦.化源网.2023-11-24
目录
概述
医学用途
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剂型与规格
药理机制
药代动力学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
药物过量
禁忌证
注意事项
风险提示
历史
使用情况
化学信息
化学名称
化学结构式
理化性质
专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