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
日本当代经典艺术家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1929年3月22日—),外号“波点女王”“怪婆婆”,被称为日本当代艺术家。她出生于日本长野松本市,1945年于长野县松本女子学校毕业,1948年进入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1957年11月,草间弥生到达美国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1957年末前往纽约,创建工作室,自学油画,形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风格。1959年,她第一次展出了五幅“无限的网”的画作,开启了她艺术生命中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前卫艺术的新旅程创作。1973年回到日本,现居日本东京。
草间弥生的原生家庭较为病态,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日本奉行军国主义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3岁时被派到一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工作,负责为日本军队缝制和制造降落伞,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多重负面影响,开始出现光幻视幻听的精神疾病。在日本进行专业美术课程的学习后,草间弥生的艺术创作在日本本土的各种展览上崭露头角,得到大众认可,同时开始对欧美的前卫艺术充满兴趣。她的精神治疗医师建议草间弥生离开日本封闭的环境以缓解病情,同时受到美国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草间弥生下定决心离开日本,前往美国进行前卫艺术创作。
草间弥生擅长用“波尔卡圆点”作为符号表达,用无限延伸进行空间表达,用鲜艳浓烈进行色彩表达,因此她被称之为前卫艺术家、雕塑家、画家和小说家,是日本“国宝级”当代女艺术家,并入选为“全球百大重要艺术家”,代表作品主要有《爱丽丝奇境历险记》《无限的网》《花》《无限镜屋》等著作和绘画作品。草间弥生的作品极尽表现出了她内在恐惧心理的影像,将她的揪心苦闷与被内心纠葛团团围住的血淋淋世界传达出来,展现出一种自动的,即兴的绘画过程。她曾与当代卓越的艺术家如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克勒斯·欧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一起联展。2003年,获得由法国文化部颁发的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
人物经历
起点
草间弥生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经营种子的富裕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为草间弥生带来幸福的童年,相反,她复杂坎坷的一生与年幼时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父亲生性风流,常流连于日本艺伎花丛,而母亲更是对她体罚关禁闭,这样的家庭让一个小女孩近乎精神崩溃,但这也激发了她的创作潜力,更为她之后的艺术之路做足铺垫。从10岁起,她患上一种精神性视听障碍疾病,看到的世界都被波点笼罩。“我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圆点状的网,于是我开始尝试把这些斑点画下来。”这样的体验成为其创作的最初元素,让她创作了大量以镜子、圆点花纹、生物触角和尖端为母体效应超现实主义作品。
青年时草间弥生就读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女子学校,毕业后到京都市立铜驼工艺美术高等学校主修日本画。1951年,其绘画作品《彷徨的梦》入选日本第二届创作奖。草间弥生说,她之所以痴迷于圆点和反复使用重复图像是因为她的精神疾病,而这样的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也几乎伴她一生。
她在10岁左右就展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开始运用非对称的设计,创作了一系列独特的毛衣,其中一款以红色半身和白色半身相间的袖子引人注目。不仅如此,她的所有服装都是由自己精心设计的,展现了她对艺术创作的极高才华。
成名
1955年,26岁的草间弥生在旧书店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并被其深深触动。在一位懂英文的堂兄的帮助下,她写信给乔志亚欧姬芙寻求帮助。“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你为我指路……”深受感动的女画家回信给草间弥生,表示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
1957年,和母亲决裂之后的草间弥生带着自己的2000多幅作品来到了美国。1959年,在抵达纽约18个月之后,草间弥生的5张巨型作品参加了第十街布拉塔美术馆的一次年轻艺术家群展。这些作品每幅都像由无数白漆小环组成的巨大网络。草间弥生称它们为《无限的网》。当时的艺术评论家将这些网誉为新一代艺术的转变。
1966年,草间弥生迎来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转折点。她所惯用的圆点从绘画上转移到拼贴和装置艺术当中。草间弥生用了6面镜子装饰整个封闭的房间,观众只能通过房间的两个窗户观看。房间的天花板上布满了彩灯,通过镜子的成像,闪烁的彩灯无穷无尽地充满了整个房间。这种视觉效果通过有限的空间,将观众卷入一个巨大而密不透风的、有无数发光体的、无限延伸的空间当中。这件名为《无限的爱》的作品成了当时最轰动的视觉迷幻作品,也可以说是草间弥生的成名之作。因为该作品,草间弥生于同年6月受邀参加第33届威尼斯共和国双年展,成为第一位单独代表日本参加该展的女性艺术家。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她创作了一件富有争议的装置作品《那喀索斯的花园》。1500个金色镜球被放在户外展场上,草间弥生本人赤脚穿着金色和服端坐其中。在四面镜墙的交叉映照下,所有闯入这个装置的人,都会与满地和悬挂于半空中的银色亮球同时化为无尽的倒影。虽然作品旁边的立牌上说明了一个金球的价格是两美元,以表达她认为艺术可销售的观念,但这个作品更多还是表现这个万花筒般的幻象世界,反映出艺术家对自我与影像的一种偏执的迷恋。这件作品立即引起了整个艺术界的争议,当时日本甚至还为此表示,草间弥生的这件作品不但破坏了双年展,而且是日本艺术界的耻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美国波普艺术的兴盛期。草间弥生式的疯狂也使得一个日本人,而且是一个日本女人的名字被写入西方波普艺术史。同时,草间弥生也因为大胆的艺术表现方式开始有了“前卫女王”的称号。
在纽约的这段时间,草间弥生除了艺术创作,还参与了大量的反战活动。当然,她最大的收获还是在此期间邂逅了美国著名艺术家、雕塑家和实验电影先锋人物约瑟夫·科内尔。两人一直相伴,直至1972年约瑟夫 柯内尔去世。
回归
1973年,备受失去伴侣打击的草间弥生从纽约回到日本。1977年,草间弥生自愿住进一家精神病疗养院。那里的艺术治疗为草间弥生重建生活和艺术实践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纽约艺术界称这段时间为草间弥生的“销声匿迹”时期。在住院期间,她开始了写作,出版了十多部半自传体的书籍,同时继续创作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草间弥生总是把自己置身于强迫性的环境,并且试图借助创作从精神创伤中逃离。通过这些无边无际的波点和无限的镜像世界,她把观者带入自己眼中的世界。
1993年,草间弥生再次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为了表示对草间弥生的尊崇,日本政府在威尼斯双年展中设立了一个主题馆。在此次双年展上,草间弥生将真人大小的南瓜摆满了整个镜屋,再次获得了人们的肯定。与她之前的作品《无限的网》一样,这种带有圆点的南瓜很快便成了一种代表草间弥生个性的特殊艺术形式。对于草间弥生来说,南瓜有着特别的意义:它能唤起自己童年的记忆一家里种了很多南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几乎以吃南瓜度日。
草间弥生在本国以及国际上的艺术地位得以重新确认,她的艺术生涯进入了又一个高峰。1993年以后,她便大量生产巨型的、带有波普艺术特点的黄地黑点南瓜。现在日本直岛的本尼斯艺术基金会的濑户内海岸边就有一个这种巨型的户外南瓜雕塑。2006年,草间弥生得到了日本最负盛名的奖项-高松市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华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女性。泰特美术馆的草间弥生个人回顾展,展示了其诸多代表作品,被视为其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的一个展览。为了这次回顾展,草间弥生第一次离开了她居住了几十年的疗养院。她还是那身标志性的装扮:红色的假发、充满活力的红色嘴唇,当然,还有她的波点服装。
2014年,她的作品《White No.28》拍出了710万美元的价格。她为Louis Vitton设计建筑装饰,各路奢侈品大牌都与她竞相合作,她的展览《无限镜屋》,吸引16万人排队参观,每人仅有45秒参观时间,只为与她的作品合一张影。
外滩画报接受专访,谈及其他国际性大师艺术家时,她说:“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有才华。我一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艺术上,并且把我最原始的意念和想法全部用到了代表草间弥生的作品上。”
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巴勃罗·毕加索保罗·塞尚名列第一、第二,日本有4位艺术家上榜,分别为村上隆、草间弥生、杉本博司野口勇。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艺术家,80岁的“怪婆婆”草间弥生比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
人物关系
人物作品
代表作品
书籍作品
创作特点
符号表达—“波尔卡圆点”
“波尔卡圆点”是由相同颜色的大小一致的圆点组成的图案​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波点从一个时代的流行转变成了今日的经典。“波尔卡”这个名字源于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类音乐的唱片封面套壳都以波点图案为主,所以波点被称为“波尔卡”。
在大众眼中,精神性视听障碍是上天给草间弥生带来的一份磨难,但是这也像上天的馈赠,让她能够用一种超越常人的方式去感受和领悟世界。在草间弥生看来,“地球也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而圆点就像细胞、分子一样构成整个世界,“圆点是来自宇宙的信号”。因此,在艺术创作中,她刻意用这些圆点来改变物体固有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无限延伸的视觉迷幻效果。从马匹到人体,从衣服到云朵,从猫咪到混凝土,草间弥生的圆点遍布世间万物。草间弥生的作品通常体现出一种冲劲,她不断地重复使用波点这种纯粹的符号,就像获得新生一般,在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体验时,吸引观众去她的精神世界里一窥究竟。在草间弥生创造的宇宙中,波点如α粒子,而她赋予了波点无限的能量,使她的艺术作品鲜活起来,充满生命力。
草间弥生将波点彻底融入了她的生命里,几乎将波点运用到了她所有的作品中。《无限的网》是草间弥生1958年在纽约的第一部作品,这幅作品如同它的名字-在一张约10米长的画布上布满圆点,通过互相之间的排列组合形成一张巨大的网,形式简单却深。在这个只剩下波点的平面中,没有焦点,波点杂而不散。紧密的圆点营造出一种碎片感,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美感。“波点拥有太阳的形状,这是世界和生活力量的象征;它也有着月亮的形状,这意味着宁静。圆形、柔软、色彩斑斓、无知无觉、不可捉摸,波点成了一种运动。波点是通往无限的方式。”因为作品常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圆点,而且几十年来一直不断重复,草间弥生被冠以“圆点女王”的名号,而这些圆点也几乎成了她的“注册商标”和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记。实际上,即使是第一次见到草间弥生作品的人,注视着她那些标志性的圆点构成的画面,也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足见其符号价值和影响力。
空间表达—无限延伸
草间弥生在空间的表达上好像一位诗人,游走于虚实的幻境​。在她的装置艺术《无限镜屋--满载生命光辉》中,她近乎偏执地通过不断重复的点制造一种无垠的空间感。当观众进入这个空间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处于昏暗的类似箱子一样的空间中。​草间弥生创建的这个小世界中充满了五颜六色、悬浮在空中的光亮,墙上的镜子和地而的水一起创造出了这个虚幻的世界,通过不断的反射,现实与非现实主义之间的界限在消融​。观众在这样的空间中会感到自我的迷失,身体也成为空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占地只有5平方米的空间摇身一变,成为浩瀚无边的宇宙银河系。光线主宰着整个空间,让观众开始冥想,碌碌一世,人只是无垠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罢了。消融,就是从“自我”到“无我”。草间弥生追求一种“无我”的境界,她希望大众与她创造的世界可以融为一体。她通过作品向大众表达“自我消融”的精神。绝对的空间感不断旋转,人变得渺小且微不足道​草间弥生将她对于世界的感知通过艺术作品输出给观众​。
色彩表达—鲜艳浓烈
色彩表达是一件艺术品的灵魂色彩有她自己的味道,她极爱使用纯度高、对比强烈的颜色,并且善于将这些缤纷的颜色和波点花纹搭配。
草间弥生有一个很有名的互动装置,名叫《消逝屋》。草间弥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纯白色的房间​,墙壁、天花板、地板、家具都是纯粹的白色,然后给每一位进入空间的观众发放彩色的波点贴纸,观众可以在空间中随意地张贴彩纸,原先的白色房间被彩色圆点吞噬,色彩在房间中像是绽放的烟花,不断蔓延开来,无情地占领观众的视野,整个房间充满了童趣。原本纯白色的屋子肃穆而萧瑟,但浓烈大胆的混色冲破原来的枷锁,给房间带来了强烈的动感。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在产生一种混乱感的同时又保持和谐,别具一格。2018年草间弥生在维多利亚美术馆又展出了她的新作《对花的着迷》。这个作品和《消逝屋》类似,只是将缤纷的圆点换成了红色花朵贴纸,观众可以将花朵贴在房间的任何一个角落。整个房间变成了红色的海洋,强色彩饱和度的红色蔓延在整个室内,显得热情美好。《消逝屋》和《对花的着迷》这两个互动装置设计形式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色彩,一个杂乱,一个单一,但是色彩都是浓烈的,纯度极高,可以说色彩是永远的主角。
鲜艳、浓烈、夺目是草间弥生作品的代名词,但这背后更多的是静默。草间弥生用疯狂的色彩营造极致的宁静,通过这些缤纷的色彩可以看到背后那个只属于她的温馨的世界。​
 
获得荣誉
1968年创作短片“消灭自己”(草间の自己消灭)得到了比利时第四届国际短片大奖与第二届日本联合树下电影节(アン・アーバー映画祭)的银奖。
青年时的绘画作品《彷徨的梦》(Zanmu)获得日本第二届创作奖入选。
1983年新小说《克里斯多夫男娼窟》(クリストファー男娼窟)获得日本第10届野性时代新人文学奖。
1998年出版的草间弥生作品集,收录了她在1958年到1968年间的当代艺术作品1951年,青年时的绘画作品《彷徨的梦》获得日本第二届创作奖入选。
2001年获得日本朝日奖旭金属工业株式会社Prize。
2003年获法国文化部颁发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Chevalierdel'ordredesartsetdes人文科学概论)。
2020年1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上海国拍·胡润全球艺术榜》,草间弥生排名第7位。
人物评价
草间弥生的精神疾病主治医生西丸四方评草间弥生:这个女孩子身上会轮流出现不同的精神状态,有时候她饱受精神衰弱所苦,有时她像要宣泄般拼命画画,有时她又充满了能量,想方设法地发表与宣传画作。当她出现精神官能症时,身体里各种异像发了狂似的出现,让她饱受幻觉折磨。等到这个时期过去了之后,她便会把这些怪异的身体感受画下来,成为她独特的抽象画。”
艺术评论家阿部信步(Abe Nobuo)评草间弥生:虽然幻觉可以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但艺术家仅仅复制幻觉体验是不够的:艺术家需要将自己的幻觉体验与特定的艺术意图联系起来,让那幅画成为艺术作品。Yayoi Kusama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她抓住了从无意识的黑暗中冒出来的邪恶的恶意,并把它变成了艺术。
主持人蔡康永在一篇博文中评价她:“草间弥生不知是在哪面墙上钻了一个洞,窥黑蚱造物者的某个手势或背影,她从此寄居于这面墙上,在两个世界间来回顾盼。”
弗朗西斯·莫里斯评价草间弥生:她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她本身的存在,没有一个伟大艺术家可以被划入单一的框架里。他们全都置身于风潮之外,是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没办法用风格或主义来简单地定义他们。以草间来说,她虽然是波普艺术的重要人物,可是没有人称她为波普艺术家吧,也就是说,她同时跨越在领域内外。草间弥生最重要的才华,便是她永无止尽的好奇心。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于她使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无论是在水彩画中高密度描绘着的、颇具幻觉性的细微形象时,还是被布满镜子的房间里那些无限反复的、色彩鲜艳的巨大圆点包围时,感觉都是相同的。让观众完全沉浸于她的艺术世界之中,可以将自己从日常繁琐中解脱出来,这才是艺术家给与观众最好的礼物。
独立策展人及“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回顾展联合策展人吉竹美香评价草间弥生道:“草间弥生一直对于“性”有一种恐惧感,也对于食品,尤其是“消费社会”有自己的担忧,在美国的很多人食用罐头食品,摄入了太多的食物。她觉得用艺术创作来强调和创作出更多她的恐惧源,就能更好得对抗自己内心的恐惧。
《永远的爱:草间弥生,1958-68》(1998)的策展人林恩·泽莱万斯基(Lynn Zelevansky)评价草间弥生的人生:总的来说,她的创伤使她退缩了,但艺术她一直在做的事情,她总是把这个过程做得非常好。草间弥生有一种管理上的疯狂,它是如此的理智。她利用自己的创伤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富有成效的目的。
人物轶事
1958年是草间弥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转变与发展时期,作为一名前卫艺术家,她不再仅仅止步于美术这一种单一的题材,而是试图用更直接、更多元化的活动来进行自我表现,这些表现活动的起点就是“乍现”。乍现是以群众本身为主角,得到的回响立即又直接随兴。草间弥生的乍现活动经常是基于裸体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原点或许是基于其童年时期的经历。年少时期的草间弥生酷爱爬树,像个野丫头,只要一到暑假,就会和亲戚家的表兄弟妹们聚集在房间的角落一起跳裸舞,并且是两手挥舞着黄色的扇子,全裸着疯狂的舞蹈着。草间弥生的全裸舞蹈在邻居家的男生之间相当热门,她会邀请亲戚帮助自己收取一定的观赏费用,当时的草间弥生切身的感受到,男人这种生物对于女性的身体到底有多么向往。草间弥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使得她具有违背世俗眼光的勇气和魄力,大胆而执着的做出这些常人难以接受的艺术表演。她反叛并对抗,受童年时期家庭关系的影响,对性厌恶到了极致,因此,在纽约的乍现活动是她通过对抗的方式缓解自身内心的恐惧与厌恶。同时,在美国越南战争的背景下,性压抑扭曲了人的本来面目,成为将人类驱赶到战场上的一个间接原因,为了把被禁欲压迫的人们拯救出来,从而消除战争,她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以“性”为主题的各项事业与运动之中,其回归人性、反抗现实的主张、抵抗战争的创作主题与嬉皮士的思想不谋而合,她的裸体乍现艺术得到了嬉皮士们的强烈支持。因此,草间弥生不断用自己前卫的艺术眼光去进行艺术表现,传达自己的艺术观念,这可以看作是草间弥生性困扰的升华表现。1967年,草间弥生在纽约第五大道知名的圣派崔克教堂前进行了一场名为《人体彩绘祭奠》的乍现活动,青年男女在众多的围观群众面前全裸,并燃烧六十面星条旗,将征兵制度圣经一同扔进了火焰。这场乍现活动明确展示了草间弥生抗拒越南战争的发生,有力地表达了反战和反暴力思想。活动结束之后,这些嬉皮士依旧在一起相拥接吻,所有的观众为之震惊,最终以警察的出现结束了这场乍现表演,草间弥生因这场活动在美国艺术界名声大震。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起点
成名
回归
人物关系
人物作品
代表作品
书籍作品
创作特点
符号表达—“波尔卡圆点”
空间表达—无限延伸
色彩表达—鲜艳浓烈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人物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