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登菲尔德会战
1631年爆发于罗马帝国的战役
布莱登菲尔德会战(The Battle of Breitenfeld),或称布莱登菲尔德战役,又译布赖滕费尔德战役,是公元1631年9月17日爆发于神圣罗马境内的布莱登菲尔德地区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德意志三十年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的决定性战役。在此次战役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所率领的瑞典和萨克森公国联军击败了由神圣罗马帝国老将约翰·塞尔克拉斯所率领的帝国军队,带领新教势力取得了德意志帝国三十年战争初期以来被系统性地击败后的第一次重大的胜利,极大增强了新教联盟信心,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封建势力,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故有「改变世界之战」之称。
战役背景
早在公元1628年4月,为神圣罗马皇帝所雇用的波希米亚贵族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所率领的雇佣军,先后击败了攻入波希米亚西部的英军曼斯菲尔德部和由丹麦与新教联盟领兵,获得英、法、荷三国的背后支持的新教联军,并控制了萨克森公国选帝候,在这种形势下,丹麦被迫于次年五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定《吕贝克和约》,并保证不再插手德意志帝国事务,德意志三十年战争战争第二阶段——丹麦阶段落下帷幕,新教势力惨败,神圣罗马帝国势力伸延至波罗的海
志得意满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已经开始裁撤掉他的大部分军队并顺手解职了名将瓦伦斯坦的职务。
多年来,坐镇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一直使用德意志地区成熟的雇佣兵系统与将领,击败敢于挑战自己与天主教威权的新教诸侯势力。当易怒的波西米亚起义者与富国强兵的丹麦,接连失败。中欧的局势,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的复兴,触动了周围所有对其霸权忌惮不已的国家。无论是独立的新教共和国荷兰,还是在实际上偏向天主教威权的法国英国,都决心以自己的力量,扶持一位新的反天主教威权领袖。志在建立环波罗的海霸业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成为了他们的惟一选择。
年轻的瑞典国王,多年来一直为加强瑞典的实力,四处作战。少年时期,他便投身于同丹麦争夺挪威地区的战争。此后,又带着瑞典军队深入波兰地区,争夺波兰的王位所属权。因而,虽然年纪不大,他已经是当时欧洲高级贵族中,战争履历最为丰富的一位。他不仅支持有助于国力增涨的政策,还积极投身军队改组与武器革新等方面。这使他在加入欧陆大战前,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厚的资本。
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曾计划在波罗的海内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而这引起了长期称雄北欧的瑞典的忧虑,瑞典王国害怕一旦神圣罗马真的拥有这样一支强大舰队,瑞典王国将丧失在波罗的海地区长期以来的优势地位,并将会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直接威胁。
早在1628年,帝国军总司令华伦斯坦率领10万帝国军围攻港口城市特拉尔松。他就出手援助,使特拉尔松市免遭残暴的雇佣军劫掠,令帝国军减员1.2万人后无功而返。不过他没有立即入侵德意志帝国,因为瑞典当时仍未结束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战争。
两年后,古斯塔夫二世波兰国王缔结了停战条约后,决定正式入侵德意志。在1628年至1629年的两年时间里,瑞典全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他们通过出口巨额的铜换取黄金,支付组建新军团的费用。谷物和发射药的储备,则以部分强制征收的方式完成。大量民用船只和军舰,也被调集到瑞典南方的港口待命。
1630年春天,瑞典备战工作基本完成。除了本国部队,大量来自德意志北部、苏格兰英格兰共和国、利沃尼亚和芬兰的雇佣军,云集到他麾下。这年的6月,古斯塔夫和他1.5万军队乘坐200艘运输船,在30艘军舰的护航下登陆波拉美尼亚公国。让哈布斯堡帝国颤抖的北方雄狮,正式降临。
强大的瑞典军队登陆后,原本负责看守当地新教诸侯的帝国驻军,自动撤走。这让瑞典人轻而易举地获得在德意志沿海的两个立足点。接着,一些不堪忍受帝国军虐待的德国新教诸侯,也公开投入瑞典的怀抱。比如波拉美尼亚公爵,就把领内要冲施泰廷交到瑞典军队手中,让赶来试图制止的帝国军吃了一鼻子灰。
哈布斯堡家族德意志帝国天主教同盟,在北德部署的军队有8万之众。但他们零散地分布在奥德河左岸与但泽之间的广袤地区里。所以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达姆、斯塔尔歌德、卡明、沃尔加斯特等处的帝国军,就被气势汹汹的瑞典人撵跑了。梅克伦堡和波拉美尼亚两个北德重要公国落入古斯塔夫手里。
在登陆的初期,古斯塔夫二世还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对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估计过高,在他给首相奥克森斯滕的信里,曾经提到过在德国招募新兵,组成十万大军,分五路南下横扫德意志的计划。但是很快,他发现形势远没有那么乐观。
新教的两大选帝侯,勃兰登堡州萨克森公国,都拒绝给他任何支持,甚至拒绝其军队过境,而一定程度之上,萨克森选帝侯甚至把他看作是外国侵略者,因此以萨克森选帝侯为首,一些德意志帝国诸侯想在旧教的皇帝和新教的入侵者瑞典国王之间,找寻一条「中间道路」。如果这时哈布斯堡家族能够迅速取得和这些诸侯和解,那么等待古斯塔夫的无疑是一片黯淡。
当时,瑞典军队本身只有不到两万人,而他们所面对的帝国军队,却是拥有十万之众的得胜之师。面对强大的对手和不合作的友邦,古斯塔夫二世很快调整了战略,一改其大胆果敢的进攻方式,转而采取了稳扎稳打、缓慢推进的谨慎作战策略,全力巩固海岸地区作为稳固的后方,然后再一步一步沿奥德河上溯,向德意志纵深深入。因此在瑞典军登陆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没有什么向德意志腹地进军的大动作,基本上是沿着奥德河流域慢慢前进,占领一个一个堡垒,从瑞典接受援军,也收编其他国籍的雇佣军来壮大力量。
古斯塔夫的担忧没有实现。新教诸侯源源不断地向维也纳派出使节,恳求皇帝陛下停止宗教迫害,以便团结整个德意志帝国区去共同击退瑞典入侵。但顽固的皇帝斐迪南,却傲慢地拒绝了这一合理建议。他一面开始派人抓捕与瑞典眉来眼去的诸侯,一面让帝国的另一位名将提利伯爵备战。皇帝的无情,使得更多新教诸侯带着领国和士兵投靠了古斯塔夫二世,瑞典人的力量大大增强。
约翰·塞尔克拉斯在古斯塔夫扩大势力时,也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满足于屯兵易北河流域,静观古斯塔夫在奥德河流域下游的进展,阻止瑞典向易北河和奥德河上游进一步扩张。同年夏末,易北河中游的战略要地马格德堡市,新教徒市民举行起义,反抗神圣罗马的统治,并准备迎接古斯塔夫二世大军。这是古斯塔夫二世向德国纵深进军的一个天赐良机。但是马格德堡处于易北河畔,是为帝国军队的腹地,古斯塔夫二世鞭长莫及,无法立即给予支援。蒂利伯爵的大军立即向马格德堡集结,围困这座城市,马格德堡市民开始了与帝国军的旷日持久的斗争。同年冬,古斯塔夫二世率领的瑞典军和约翰·塞尔克拉斯的帝国军在加兹进行了一场小规模战役,瑞典军队击败帝国军的前锋。
战役经过
战役前奏
公元1631年3月,蒂利伯爵的帝国军队在经过旷日持久的包围战后,向着马格德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蒂利伯爵的帝国军队有两万两千万人,而守城的瑞军仅数千人,由法尔肯贝格指挥。此时得知消息的古斯塔夫二世心急如焚,他不想失去马格德堡这个战略要地,很想发兵驰援马格德堡,但是新教的两大选帝侯,勃兰登堡州萨克森公国仍然拒绝瑞典大军过境,尤其是萨克森选帝侯,拥兵四万之众,由华伦施泰因的前副手阿尼姆任司令,他们从中立倒向任何一方都是举足轻重的,古斯塔夫二世也不敢逼人太甚。况且就算强行过境,古斯塔夫二世也怕这两个选帝侯的军队哪一天突然变卦,断其归路,所以对马格德堡的形势只能干着急。
他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率领一部分兵力向其他方向进军,企图把约翰·塞尔克拉斯的主力从马格德堡城下引开。一开始蒂利伯爵果然留下副将巴本海姆的一部兵力监视马格德堡,亲率主力前来,但是过了几天,谨慎的蒂利伯爵又改变了主意,退回马格德堡继续他的围城战。此时,古斯塔夫二世的后方波罗的海沿岸已经稳固,见蒂利伯爵按兵不动,索性加大动作的力度,率全军突击占领了奥德河上游纵深腹地的屈斯特林和法兰克福两大要塞,一时全德震动。这次,蒂利伯爵又是率军出发,半途折回马格德堡
公元1631年5月9日,马格德堡终於在古斯塔夫二世赶来解围之前被攻陷。破城之后即行屠城,而且一把火把马格德堡烧为平地,全城三万居民几乎无一幸免。伯爵向质疑者表示:这是士兵们冒生命危险所应得的!
就在马格德堡惨案正在进行时,志在掀翻哈布斯堡霸权的法国人出手了。出任首相的红衣主教黎塞留,与瑞典人结盟。法国每年将向瑞典支付40万塔勒的资金,用于瑞典对奥地利作战的经费。
一些原本还有顾虑的新教诸侯,也在屠杀后直接倒向了古斯塔夫一边。黑森选帝侯带来了1万人马,萨克森公国选帝侯也带领的1.8万军队加入。他们的出现,让古斯塔夫二世麾下的兵力膨胀到4.2万人。全军直接南下,寻找帝国军主力决战。
马格德堡陷落以后,约翰·塞尔克拉斯大军因为补给不足,也无法在这个地区立足,转而进攻另一个与瑞典合作的德意志帝国新教诸侯黑森卡塞尔,期间,他得到了一支从南方开来的哈布斯堡援军增强,数量达到了3.5万人。
古斯塔夫二世则干脆打消顾虑,用武力威胁勃兰登堡州选帝侯屈服与他合作,然后攻击蒂利伯爵手下的巴本海姆,逼迫蒂利伯爵应战,在伯格施道附近以骑兵消灭了帝国军的前锋。蒂利伯爵则集中全军兵力进攻古斯塔夫二世据守的维尔本营地,结果在坚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总共死伤六千人。
公元1631年9月15日,约翰·塞尔克拉斯神圣罗马皇帝菲迪南二世的谕令逼迫之下,犯了最大的一个战略性错误,他举兵进攻保持中立的萨克森公国选帝侯,把他的领地变为一片废墟,并占领萨克森的莱比锡市。菲迪南二世的本意,是要消灭这个新教选侯的势力,免得他以后帮助古斯塔夫二世,但如此却就逼着萨克森和他的几万大军再也无法走第三条道路,不得不与古斯塔夫合兵作战,反而增强了古斯塔夫二世的力量。萨克森即于当日倒向瑞典一方,并与瑞典组成联军进攻莱比锡。次日,军队双方在莱比锡以北八公里的布莱登菲尔德地区遭遇。
战役过程
公元1631年9月17日,在神圣罗马的布莱登菲尔德地区的清晨的薄雾中,德意志帝国三十年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的决定性战役——布莱登菲尔德会战正式开始。
作为老将的提利伯爵,在此前独立指挥的战斗中,未尝败绩。他的天主教联军,是典型的德意志雇佣军部队。部队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不少人从三十年战争开始时,便跟随提利征战。军队中的不少军官,也是提利的老部下,军事履历可从镇压荷兰独立的荷兰独立战争算起。
根据当时一位英国军事历史学家的记载,在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中,交战双方的兵力如下:约翰·塞尔克拉斯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大约在三万两千至四万人之间,而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军队则有两万六千人,其中包括一万九千步兵和七千骑兵,而阿尼姆指挥下的萨克森公国军队则大约一万九千人,古斯塔夫二世一方兵力合计四万五千 人左右。
而交战双方的作战部署则是瑞典军战线中央由古斯塔夫二世亲自坐镇,右翼巴纳尔元帅,左派是霍恩元帅,炮兵部署在中央和右翼前方,炮兵司令托尔斯滕森。阿尼姆指挥的萨克森军展开在霍恩元帅的左边。联军战线基本上是瑞典军在中央和右侧,萨克森军在左侧。瑞典军的步兵和骑兵是混编的。
瑞典军4个步兵团以前后两队的方式,位于第一线位置。剩下的3个步兵团在第二线担任预备队。他们根据古斯塔夫二世亲自制定的新式军队编组训练,纵深远远不如帝国的西班牙方阵,却可以通过拉长正面宽度,同时覆盖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这样一来,更多士兵可以在身后担任独立运作的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
萨克森公国军队也采用了荷兰名将莫里斯亲王开创的荷兰步兵战术,同样在部队正面宽度上胜于西班牙方阵。为了弥补纵深厚度的不足,10个营以楔形布阵方式,逐步投入战场。他们的两翼也有类似帝国军的精锐骑兵,并在阵前筑起了炮兵阵地。
帝国军队战线中央是蒂利伯爵元帅亲自指挥的十七个步兵大方阵(西班牙方阵),以前后交错的方式,在高处一字排开;左右两翼摆开骑兵,其中左派,正对着瑞典军右翼巴纳尔元帅的,是巴本海姆统领的五千精锐黑甲轻骑兵;只留下一部骑兵作为提利本人执掌的预备队。大部分火炮被集中在步兵部队前的阵地内据守。
帝国军队人数虽然较少,但是顺风背向日光,占有天时之便;以逸待劳的他们,占领布莱登菲尔德附近的一处高地,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约翰·塞尔克拉斯骑一匹纯白色战马,由他的瓦隆亲兵簇拥着出现于战线中央,接受帝国全军发自内心的欢呼。
在开战后最初的那一段时间,交战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谁也不敢贸然发动全线进攻,主要以密集的炮火互相轰击,间以小规模的骑兵冲突,试探对方的薄弱环节。激烈的炮战打了两个半小时之久,提利只有二十六门大炮瑞典的火炮稍多,关键是瑞典炮兵的素质优势充分发挥了作用,他们的射速和火力密度几乎是帝国炮兵的三倍,帝国阵线中几乎每打一发炮弹,都要遭受三发瑞典炮弹的回击。双方的步兵骑兵阵线都被打出许多的缺口,但是士兵门都镇静地保持队列,默默忍受伤亡。
终于,帝国军队左派的骁将巴本海姆按捺不住了,他在没有接到统帅命令的情况下,一马当先,擅自率领自己的胸甲骑兵向巴纳尔发起冲锋。但是古斯塔夫二世预先在右翼骑兵中间安插了数支小股火枪步兵,他们成功打乱了敌军骑兵的冲锋,在反骑兵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帝国骑兵的手枪火力远远不是严阵以待的瑞典长枪火力的对手,第一次冲锋被击退,冲在最前面的巴本海姆本人也受伤。但是骁勇的巴本海姆也够硬气,一连发动了数次冲锋,都在巴纳尔的火力网中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一次,巴纳尔见时机已成熟,索性发动一次反攻,把溃不成军的帝国骑兵驱出战场。至此,瑞典右派,帝国军队左派的形势对古斯塔夫二世极为有利。
有勇无谋的巴本海姆擅自发动第一次冲锋的时候,敏锐的古斯塔夫二世和约翰·塞尔克拉斯同时都已经意识到这个举动的愚蠢。据说蒂利伯爵气得在马上大叫「我的荣誉和威名都被你夺去了!」
随后,战场所在的平原上,刮起了一阵大风。从新耕作的干涸田野上,吹起了大量尘土,加上激烈炮战产生的巨大浓烟,遮蔽了新教联军的阵线。古斯塔夫趁此机会,带着他的部队悄然向北转移,试图迂回到帝国军后面。
居高临下的提利,没有及时察觉这一情况。一直到负责外围侦查的克罗地亚轻骑兵来报告,他的17个营已经没有时间向左调整了。将计就计之下,他下令全军开始以经典的右翼斜线战术进攻。希望在对手完成机动前,就将之彻底击溃。
位于帝国军左派的帕本海姆伯爵,指挥他5000名帝国骑兵,立即扑向了完成迂回的瑞典骑兵。他的任务是阻止瑞典右派的迂回,保护整个帝国军的左翼。他们大都身披较好的全套胸甲与头盔,排着整齐而紧凑的队列,快速前进。在抵达瑞典人跟前时,拔出早已准备好的转轮手枪射击。每一排骑兵完成射击后,都会迅速转向队伍的后方,让下一排队友继续射击。按照当时常用的惯例,这些帝国胸甲骑兵,经常以这种旋转射击战术,消磨对手的实力。
赶来阻止他们的瑞典骑兵,在装备上大大弱于帝国同行。不仅马匹矮小症瘦弱,胸甲质量较差,很多人连头盔都没有装备。这也是瑞典作为一个北方国家,没有足够的马场培育的恶果。帝国骑兵们几乎都装备了3-4把手枪,而瑞典骑兵却只有区区两把。这意味着,除非他们去后方重新填装,否则只能有对手一半的火力输出。
但在古斯塔夫二世推行的军事改革中,瑞典的每排骑兵,都在中速前进中发射了手里的两把手枪。随后在敌人出乎意料之际,以一个短促的加速,发起冲锋肉搏。
由于此前没有遭遇过这样的对手,人高马大的帝国骑兵,一下子被瑞典人打懵。但素质极高的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帕本海姆本人就是一位出版过多本剑术手册的技击高手,他们队伍里的骑兵也大都出生中小贵族家庭,在儿时的训练后对近身战毫不陌生。他们装备上的优势,却确保了瑞典骑兵无法依靠投机取巧来战胜他们。
但在这次进攻中,战役发生了一个对帝国军队极为有利的变化。原来就在帝国右派骑兵对联军左派萨克森公国军队发起冲击之后,衣甲鲜明的萨克森军竟然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银样蜡枪头。
经验丰富的帝国骑兵,首先冲锋击溃了对手的骑兵部队。接着,他们的火枪手在对射中,压制了萨克森人新兵的火力。大纵深方阵的集体冲锋,迅速摧毁了后者士兵的士气。
萨克森人没有经过任何严肃的抵抗就一哄而散,溃不成军,大部分部队被迅速击溃后,帝选侯本人跑的比谁都快,策马狂奔到远方的艾伦堡避难。败退下来的萨克森军队竟然还抢劫了瑞典军后方营盘的重。
但营盘的留守部队,原本不是瑞典人,也是德意志帝国各邦的雇佣兵,这时也迅速溃败而去。这样一来,开战不久,古斯塔夫二世一下子就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从兵力优势变成了劣势,更糟糕的是,他的左派完全赤裸,帝国可以从左翼的空隙卷击瑞典全军。约翰·塞尔克拉斯本人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个机会,于是下令从战线中央调主力向突破口移动,准备一举击溃敌方战线。但是帝国军队没有预备队,蒂利伯爵必须把中央的方阵步兵集结起来投入突破口。
此时,提利伯爵的帝国军仿佛已经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古斯塔夫麾下五分之二兵力逃离了战场,瑞典军队的侧肋向帝国军右翼敞开。大喜过望的士兵们高呼胜利,一些军官开始命令各营向左重新列队。负责将捷报传到慕尼黑和维亚纳的信使,也开始准备穿戴整齐。
但在萨克森公国人遗弃的阵地附近,依然有几个营在坚持战斗。这些在荷兰步兵战术设计下保留的预备队,发挥了他们原本应有的作用。而在荷兰战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瑞典军队,拥有远胜于他们的精干士兵。
在这个危机时刻,瑞典军队在体制和士兵素质上的优越性完全体现出来了。古斯塔夫二世对危机的反应极快,马上命令霍恩元帅把左派兵力向侧面旋转呈直角,面对突破的帝国军,形成一道新的防线掩护中央,同时他本人亲率部分中央二线兵力2个步兵团驰援左翼。瑞典军完成整个部署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
等到帝国军右派开始进行缓慢的包抄,2个瑞典步兵团已经严严实实地挡住他们的去路。原本使用荷兰式6排轮射的步兵,在军官号令下,将队列急速合并为3排。第一排士兵蹲下,第二排士兵半蹲,第三排士兵站立。三排火枪手,同时向对面的帝国军射击。伴随硝烟吹起,大批没有心理准备的帝国雇佣兵在密集弹幕下倒地,整个帝国军右翼的攻势被瞬间遏制。这种革命性的火力密集战术,就此被称瑞典的敌人们称为“古斯塔夫二世的雷霆”。
更让帝国军意料不到的是,恢复常规队形的瑞典火枪手,又迅速开始轮射。这些大都来自瑞典乡村的农民和乡绅子弟,在自己的家乡就一直接受定期的军事训练。在被招募到远征海外的军团后,成为了拿军饷的职业化军队。这样的出生,远非入伍后才集中突击训练的萨克森人所能比拟。之后的几小时内,正是这些瑞典士兵,死死顶住了帝国军方阵的数次攻击。原本位于第一线左侧的1个步兵团,也顺势左转,成为了第二条战线的右派。如果不是训练有素,这样的在重压下的战场机动,根本无从谈起。
这时的帝国军精锐骑兵,还在帕本海姆的指挥下,同瑞典人周旋。虽然他们在近身战中压制了装备简陋的瑞典骑兵,却也在追击中遭到迎头痛击。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改革后的瑞典骑兵中队,都配属了火绳枪排。这些火枪手在交战前,躲避在骑兵身后。等到骑兵后撤,他们就从占据各队骑兵间的空隙位置,以连绵的轮射火力打击帝国骑兵。被火力遏制的帕本海姆,很快又遭遇了重组后的瑞典骑兵反击。
在整场战役中,帕本海姆的骑兵一共发起了7次冲锋,却都被不断交替重组的瑞典骑兵打了回去。位于第二线位置的瑞典骑兵预备队,则在一线部队与敌人缠斗时,适时的从两翼迂回。帝国骑兵必须同时面对敌人从正面三个方向的攻击。当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亲率的最后一支预备队杀到,素有强悍之名的帕本海姆,也只能带着骑兵队撤离战场。
正是瑞典右翼骑兵的努力,帮助他们在一线的三个步兵团,顺利完成了向左前进的战场机动。他们在第二线部队顽抗帝国右翼时,也顺势形成了对提利部队的左派包抄。他们依然以后者所无法想象的素质,迅速完成整队,投入战斗。
帝国军的一些部队,可以利用纵深厚度,在肉搏中击溃当面的敌人。但瑞典每个步兵团都是以两线布置,身后还有骑马机动的龙骑兵协助。所以,总有足够的预备队来填补空缺。他们的火枪手已经将子弹和每次发射所需的发射药,统一装在一个个纸质的弹药包内,填装速度大大提升,火力延续性完胜手忙脚乱的德意志帝国雇佣军。甚至于每个营还专门配备了4门小型火炮,以便以更猛烈的火力来打击大纵深的帝国军。
经过数小时的厮杀,胜利的曙光终于在最后时刻垂青了更努力的瑞典人。他们不仅在步兵交战中,压制了经验丰富的帝国军步兵。炮兵们也及时建立了新的阵地,开始向西班牙方阵们,猛烈射击。
击溃帕本海姆的古斯塔夫二世,亲自率领麾下的骑兵队,夹击提利步兵的左派。另一支骑兵部队,迂回攻击了依然留在原先位置上的帝国军炮兵阵地。守军原本以为战斗已经结束,在疏于防范中被迅速驱逐。瑞典人在夺取了他们的大炮后,马上调转方向,射击山下帝国军的步兵方阵。
一直位于最后方位置的提利伯爵,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全军的控制。在看到炮兵阵地被夺取后,这位老将意识到大势已去,下令全军撤退。虽然不甘心失败,但也是无力回天。在他与自己的骑兵亲卫队离开时,十几个营的帝国步兵营,依然在瑞典人的交叉火力中,损失惨重。最后利用后者的精疲力尽,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噩运。
令古斯塔夫钦佩的是,尽管帝国军队败局早定,但是其中的四个老兵军团依旧沉稳冷静。他们久经沙场,拒绝溃逃,边战边撤,居然依靠惊人的战斗力从瑞典军队的正面冲挤过去,维持阵型一步步撤到战场边缘的森林,因为那里能够依靠植被降低被子弹射中的概率又可以降低侧翼的危险性,他们又重新组织抵抗,苦战至夜晚,只剩下600人幸存。
战役结果
至此,这场规模宏大、震惊世界的布莱登菲尔德会战终于结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二世所率领的瑞典王国与萨克森公国王国的联军取得了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即使加上不中用的萨克森军的损失在内,仅伤亡也不过三千人(实际伤亡为二千七百人,其中萨克森军队伤亡约两千人),而由约翰·塞尔克拉斯所率领的神圣罗马的帝国军队则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帝国军队仅伤亡就有八千人,还有约五千人受伤被俘,所有大炮和九面军旗被缴获,蒂利伯爵本人和巴本海姆也都受伤。在这次战役中,双方的左派各自都被击溃,但是瑞典军队的机动性和纪律性更胜一筹,统帅古斯塔夫的应变能力也强,弥补了友军崩溃的后果。本来如果换了其他的军队,这场战役也就以失败告终了。可以说,这次会战,是瑞典军事体制的机动性和火力,对西班牙体制的重量和动能的胜利。
战役影响
布莱登菲尔德会战之后,约翰·塞尔克拉斯的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军队主力遭到决定性挫败,蒂利伯爵本人退入德意志帝国纵深休整。因为那时德国大地已经满目疮,要招募无家可归的人从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没过多久,蒂利伯爵的实力又已经恢复到三万人左右。但是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和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中那支久经战阵的得胜之师,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因此,德意志整个纵深地带,都敞开在古斯塔夫二世面前。
战役后续
古斯塔夫二世此时的威望如日中天,所有的诸侯,包括皇帝的宫廷在内,听到他的名字都要颤栗。新教诸侯都欢迎他,而旧教诸侯也不敢公然反抗而得罪他。古斯塔夫二世接下来的抉择,是下一步何去何从。法国首相黎塞留和古斯塔夫手下的霍恩元帅都建议直捣黄龙,突击皇帝的宫廷维也纳,但是没有被古斯塔夫二世所采纳,古斯塔夫二世最终制定了萨克森公国军和瑞典军兵分两路进攻的策略,其中萨克森军向东打捷克,攻入皇帝的波希米亚王国领地,恢复那里的新教势力。而瑞典军队向西,进军莱茵、美因河流域的图林根州美因茨诸邦。此时的约翰·塞尔克拉斯所部,实力迅速恢复到三万人左右,又与巴本海姆会合,向北方机动,希望引诱古斯塔夫二世来追。但是古斯塔夫没有上当。蒂利伯爵率部退保巴伐利亚州本土,古斯塔夫二世占领了既定目标之后,也挥军指向巴伐利亚这个天主教联盟的支柱。
公元1632年4月,两军隔列克河对峙,提利的阵地三面环水,一面是堡垒,非常坚固,只是他这侧的河岸比较低,暴露在对岸炮火下。古斯塔夫二世对自己的战场作战能力充满信心,作出了一个在那个时代鲜见的大胆决策:在一支人数和自己差不多的敌军面前强渡河流天险,并进攻要塞。结果在同年四月十五日的列克河战役,瑞典军队在炮火和烟幕的掩护下强渡成功(瑞典军的战斗工兵在当时欧洲军队中是绝无仅有的),击溃敌军,老将约翰·塞尔克拉斯本人也在这次会战中被炮弹削断腿。古斯塔夫二世曾经为提利派去自己的宫廷私人医生,也无法挽救,两周以后蒂利伯爵死去。
历史评价
布莱登菲尔德战役被称为一个「改变世界之战」。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带领下,新教势力在三十年战争初被系统性地击败后第一次取得重大胜利。同时古斯塔夫被尊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统帅之一,并拥有「大王」之称。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主要的结果是它保证了德意志帝国诸侯不会被迫改宗为天主教,或者经受罗马教庭的宗教裁判。对于军事学兴趣来说,古斯塔夫二世完全催毁了一支天主教陆军(直到那时百年未败),击败了一个比他经验多两倍的常胜将军。两百年后,一个为古斯塔夫而起的记念碑在古战场上树立了起来,因为他的胜利保证了欧洲宗教自由的基础。虽然布拉格和约建立的制度(国教制)创造了持续的冲突,而且个人的宗教自由直到拿破仑·波拿巴时期才有所改善,但古斯塔夫的胜利迈出了达到宗教和平和稳定的第一步。在古斯塔夫的塑像下写着:「全世界信仰自由」,这次胜利证明了古斯塔夫为一位伟大的战术师,致使了许多新教德意志诸侯同盟瑞典一起对抗由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二世所令导的德意志天主教联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战役背景
战役经过
战役前奏
战役过程
战役结果
战役影响
战役后续
历史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