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冯·卡拉扬
希腊裔奥地利指挥家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著名指挥家、音乐家、歌剧导演,被称为“欧洲首席音乐总监”。
卡拉扬从小就展现出优异的音乐才华,对钢琴有着极高天赋,5岁便能公开进行演出。1916年,卡拉扬就读莫扎特音乐学校,在1928年首次登台指挥。1929年,卡拉扬担任乌尔姆城剧院的职业指挥,得到大量锻炼机会,同时还担任客座指挥。为加强在音乐领域地位,1933年,卡拉扬加入纳粹党。1934年,卡拉扬离开城剧院,就职亚琛歌剧院,次年成为剧院新的音乐总指挥。卡拉扬还与知名导演合作制作歌剧,被称为德国最年轻的音乐总导演。而后受邀与柏林爱乐乐团等知名乐团合作演出。1939年,被任命为柏林国立歌剧院的指挥家,但受到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敌视,被排挤出柏林爱乐乐团。接着他因为纳粹身份卷入政治阴谋,陷入事业低谷,在1942年开始流浪生活。1946年,卡拉扬又被身份审查,禁止演出,直到1947年他的纳粹身份得到澄清,才被允许公开演出。之后卡拉扬音乐工作恢复正常,再次受到人们支持。1950年,卡拉扬被任命为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5年后,又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终身首席指挥。卡拉扬的事业逐渐走向巅峰,他创办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成立基金会,创立柏林爱乐乐团学院管弦乐团,举办音乐会。晚年时期,卡拉扬开始大量录制唱片,在1989年7月16日,因病去世。
卡拉扬以其独特的指挥风格,在音乐领域里获得极高成就,推动柏林爱乐乐团成为世界一流乐团。他热衷于录音和录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音像资料,包括大量的管弦乐、录音和歌剧电影,涵盖了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欧洲作曲家以及部分现代乐派的作品。他录制的唱片销量超过3.5亿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古典音乐唱片艺术家之一。卡拉扬还推动了录音技术的发展,从立体声到光盘,他致力于通过现代技术将古典音乐带给更多人。他帮助年轻演奏家,为他们提供新的机会,为乐团和古典音乐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1908年4月5日,赫伯特·冯·卡拉扬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他的祖先可追溯到一位名叫乔治·约翰·卡拉扬尼斯的人,是希腊与马其顿的混血。当时正处奥匈帝国兴盛的时期,萨尔茨堡既是省会,也是一大要塞,他的父亲因被任命为地区医院外科医生,而后举家迁往萨尔茨堡。卡拉扬的父亲爱好吹奏单簧管,经常在莫扎特音乐学校的管弦乐队中演奏,而母亲是理查德·瓦格纳的乐迷,受父母的影响和家庭音乐环境的熏陶,卡拉扬从很小便显露出了极为出众的音乐才华,对钢琴有着极大的天赋。四岁时上了著名教师、主持人弗朗茨·莱德温卡(Franz Ledwinka)的第一堂钢琴课,并在五岁时首次在一场慈善音乐会上公开表演。在六岁时,卡拉扬在去往集市途中遇到一支福林斯林(Flinserin)表演队伍,他首次见到了于格·冯·霍夫曼斯塔尔、阿瑟·施尼茨勒、西格蒙·弗洛伊德、理查德·施特劳斯等音乐名家,更加确定了他要从事音乐行业。之后卡拉扬接二连三在公开场合演奏钢琴,当时的音乐评论家们对他的音乐天赋和感受力颇具赞赏。1916年,卡拉扬就读于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师从弗朗茨·莱德温卡、弗朗茨·绍尔和伯恩哈德·鲍姆加特纳,学习音律、钢琴和作曲。在第一共和国时期,卡拉扬离开学校,前往维也纳科技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但他对音乐的热情并没有减退,经常利用他叔父歌剧院高级管理员的身份去免费看歌剧。之后又进入维也纳的音乐学院学习,并获得了指挥资格。
初露锋芒
1928年,卡拉扬首次登台指挥,是在他老师亚历山大·温德勒(Alexander Wunderer)所主办的一次学生音乐会上。1929年,卡拉扬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指挥《莎乐美》,这是他首次以指挥家的身份公开露面。同年,卡拉扬在德国南部的一家乌尔姆城剧院首次担任职业指挥家,《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那指挥的第一部歌剧。这家剧院的音乐主管奥托·舒尔曼欣赏卡拉扬的才华,经常给他指派任务,为他提供了个性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大量锻炼机会。同时卡拉扬还负责莫扎特国际基金会的暑期指挥课程和维也纳交响乐团客座指挥。但每年夏天他都要回到萨尔茨堡参加音乐节,向莅临的音乐大师们学习,在伯恩哈德·鲍恩加特那的引荐下,卡拉扬得以与马克斯·赖恩哈特这位音乐大师见面。在1933年,卡拉扬成为了拉恩哈特在费森林舒尔(Felsenreintschule)剧院执导的名剧《浮士德》的音乐导演,还在这里指挥了女歌唱家格卢克主演的歌剧《Orfeo ed Euridice》。
声名鹊起
1934年,乌尔姆城剧院经纪人欧文·迪特雷赫认为卡拉扬非常有才华,但乌尔姆城是个小地方,被邀请当客座指挥的机会很少,因此他建议卡拉扬离开剧院,以便更好发挥才能。当时的卡拉扬并未意识到欧文对他的好意,他带着无奈、忧虑离开了乌尔姆。卡拉扬只身来到柏林,找了三个月的工作,终于6月底见到了亚琛歌剧院的经纪人,希望得到一个指挥的机会。卡拉扬凭借自己的精湛技艺,得到了亚琛赏识,他们签订了为期6年的演出合同。卡拉扬在亚琛真正开始音乐生涯,三个月后,卡拉扬成为亚琛歌剧院的音乐总监,1935年,他又取代原指挥成为了新的音乐总指挥。在亚琛歌剧院所遇到音乐家和歌唱家陪伴了卡拉扬艺术生涯的大部分时光,他与知名导演费尔森斯丁(Felsenstein)合作,出演的歌剧吸引了国家媒体的目光,卡拉扬被称为德国最年轻的音乐总导演。在他的领导下,他的管弦乐队声名鹊起,合唱队也被认为是全欧洲最好的合唱队之一。
此后卡拉扬逐渐被各大乐团知晓,1937年,卡拉扬首次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次年,卡拉扬首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在费德里奥柏林国立歌剧院首演,引起轰动,被欧洲音乐评论家埃德温范·德·努尔评价为“一颗新星终于出现”“神奇的卡拉扬”“伟大的指挥家”。之后又和德意志留声机公司签订了第一份合同,与柏林国家管弦乐团合作出版首张唱片,《魔笛序曲》。1939年,卡拉扬又被任命为柏林国家歌剧院的指挥家,与普鲁士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指挥交响音乐会。
事业低谷
在当时战争的背景下,奥托·克莱姆佩勒(Otto Klemperer)和布鲁诺·沃尔特(Bruno Walter)等著名的犹太指挥家被迫流亡,而卡拉扬也受到了德国纳粹政府侵害。当时即将成为亚琛歌剧院的音乐总监的卡拉扬无任何政治倾向,但亚琛的纳粹组织负责人认为音乐总监如果不是纳粹成员是难以被批准身份的,卡拉扬为了加强自己在音乐领域的地位,1933年5月1日加入了纳粹党。纳粹的身份带给卡拉扬许多权力与保障,可以在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获得收入。但随着时势的发展,卡拉扬纳粹的身份开始危及他的事业,音乐因为政治而变得复杂。1938年,卡拉扬接受柏林爱乐乐团的邀请担任客座指挥。演出的强大反响引起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的恐慌,在卡拉扬1939年再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后,富特文格勒将卡拉扬排挤出乐团。当时的富特文格勒代表着犹太音乐家在乐团效力,为了打破其垄断地位,作为纳粹的普鲁士国家剧院经纪人亨茨·蒂尔迪选择利用与弗特瓦格勒有矛盾的卡拉扬。蒂尔迪将一部给卡拉扬的歌剧给了富特文格勒,卡拉扬陷入他们的政治阴谋。又由于频繁缺席剧团的演出,卡拉扬被撤销了亚琛音乐总监的职务。1942年,卡拉扬与具有四分之一犹太血统的安妮塔·居特曼结婚,陷入了更大冲突中,他开始了流浪生活。1946年,他的纳粹身份又使他成为了抨击的目标,战后首场在维也纳的音乐节被俄罗斯占领当局禁止进行演出,他们需要审查卡拉扬的纳粹身份。到1947年10月,卡拉扬的历史问题终于得到澄清,被允许可以公开演出。
走向巅峰
卡拉扬在维也纳的音乐生活恢复正常,但仍受到的敌视与排挤。卡拉扬无可奈何,便离开维也纳爱乐乐团与维也纳交响乐乐团合作。维也纳交响乐乐团在卡拉扬的领导下成为世界一流乐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不相上下。1950年,卡拉扬被任命为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此时卡拉扬开始了繁忙的工作。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卡拉扬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消失。1955年,柏林爱乐乐团任命卡拉扬为终身首席指挥,并与DGG签订了唱片合同。两年后,卡拉扬接管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重新举办萨尔茨堡音乐节,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967年,卡拉扬又创办了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他同时兼任伦敦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的指挥,并包揽萨尔茨堡音乐节、琉森音乐节等音乐节的艺术指导,被誉为“欧洲音乐总指导”。1968年,卡拉扬被萨尔茨堡授予一枚戒指和荣誉市民称号,被德国留声机协会授予“金留声机”奖,以示钦佩和感激。又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大学名誉参议员。之后卡拉扬在柏林成立“赫伯特·冯·卡拉扬基金会”,以鼓励传播音乐科学工作,该基金会还组织了年轻指挥家的比赛。1970年,他创立了“柏林爱乐乐团学院管弦乐团”,旨在帮助年轻的演奏家。
卡拉扬在此时期演奏了许多标准歌剧曲目和19世纪的经典作品,以及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沃尔夫冈·莫扎特弗朗茨·海顿的音乐。此外,他还定期编排一系列20世纪的作品,其中包括贝拉·巴托克的管弦乐队协奏曲和弦乐、打击乐和钢琴曲,如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和《诗篇交响曲》、霍内格的《第三交响曲》、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五交响曲》、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西贝柳斯后期的交响曲等。
晚年活动
1970年,卡拉扬与汉堡的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和伦敦的电气音乐工业有限公司(EMI)重新签订合同。1973年,又在萨尔茨堡创办圣灵降临节音乐会。1979年,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首次到中国演出,并想在故宫指导摄制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的《图兰朵公主》,但由于身体原因难以实现。在卡拉扬访华之后,他所录制的唱片开始在中国热销。1980年,卡拉扬发行了第一张数字唱片,沃尔夫冈·莫扎特的《魔笛》。之后卡拉扬根据 19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录音汇编成了28张唱片,包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莫扎特、费利克斯·巴托尔迪罗伯特·舒曼彼得·柴可夫斯基的乐曲,被授予了一等西里尔和美多迪乌斯勋章,以表彰他与保加利亚艺术家合作提供的杰出服务。1982年,赫伯特·冯·卡拉扬基金会在萨尔茨堡举办的第一场音乐会,是自1976年以来首次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进行的美国巡演。同年,卡拉扬首次录制贾科莫·普契尼的《图兰朵》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进行展示,萨尔茨堡总督威尔弗里德·哈斯劳尔博士向卡拉扬颁发了纪念牌匾,以庆祝乐团25年来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艺术参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卡拉扬不断进行录制唱片工作,对全新的音乐制作技术做出了极大贡献,并且仍然与乐团在维也纳巴黎、伦敦、纽约等地举行巡演。1988年,卡拉扬在柏林完成了最后一场音乐会,录制了最后一张彼得·柴可夫斯基唱片。1989年7月16日,卡拉扬因病去世。在逝世的前一天,他说:“任何能够与音乐相伴终身的人都已经得到了上帝所能给予的最大恩赐。生命只存在于使艺术成为可能或者创造艺术的过程中……”
主要作品
指挥作品
唱片
歌剧作品
仅列举部分作品,以上资料来源
指挥特点
指挥动作
卡拉扬的指挥动作干练、简约,不会随意摆动身体。并且具有明显的矛盾特征,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他的演绎具有向前推进的推动力和清晰的线条感,演奏没有停顿,即使遇到休止符也不会显得突兀,与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的风格类似,但更强调抒情性,有时甚至表现出充满活力与慵懒的感觉。
卡拉扬总是闭着眼睛指挥,动作非常张扬,这来自他对音乐创作实践方面的敏锐把握,是靠直觉的指挥者。爱乐乐团长期首席长笛演奏家加雷斯·莫里斯(Gareth Morris)曾评价:“闭着眼睛,双手勉强抬高到胸前,卡拉扬用一根手指给我们敲打,即使那根手指也几乎没有动过。随着手的每一次轻微抬起,紧张感变得更加强烈。在作品结束时,双手举过头顶。而最后高潮的力量绝对是巨大的。”
指挥技巧
卡拉扬认为乐谱会阻隔指挥和音乐的交流,他曾说过:“在我要记住一个乐谱后,我就要极力忘却我所看到的。因为听和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我对乐谱有一种连续的感觉:当我尚在一部歌剧的中间部分时,我已提前听到了还未演奏部分的音响。这就是为什么我只指挥演奏那些已渗入我身、无需思考就能自如指挥的作品。”因此卡拉扬有独特的指挥技巧——背谱。他经过长时间摸索、苦练,才逐渐能记住音乐,掌握音乐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技巧使他在指挥乐队时克服了只顾看乐谱,而不能听乐队演奏的弊端。
赋予情感
卡拉扬认为指挥不是简单地照谱指挥,而是对乐谱融会贯通,将自己的情感、理解赋予其中,然后再传达给乐队的过程。他认为既然要有指挥,那么音乐的诠释就是指挥消化总谱后的情感表现,而不是原谱上不动的音符,这样,音乐才拥有神韵。卡拉扬将自己的情感、理解投注到音符当中,使其包含丰富内涵,乐队面对那些黑白相间的谱子,就会领会指挥的意图,融进卡拉扬要求的情感和理解,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因此卡拉扬还会让乐团主动演绎作品,他认为一场演出中,指挥确实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乐团成员发出的声音。卡拉扬不是让乐手完全按照自己的指挥,而是让乐手抒发自我,用自己的理解去演奏。
人物成就与影响
卡拉扬被称为“欧洲首席音乐总监”,在古典音乐领域担任关键的职位。他在伦敦组建爱乐乐团,于1955年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首席指挥。同时,他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固定指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带领乐团进行世界巡演,还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总监和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艺术总监。
卡拉扬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音乐家之一。他致力于录制自己的音频和视频,留下大量音乐遗产。目前卡拉扬研究所拥有卡拉扬2,300多份录音和录像,其中有500多首不同的古典音乐作品,这让他的唱片为古典音乐爱好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来源。数据统计,卡拉扬在Spotify、Apple Music和Amazon Music\u0026Co.上的唱片销量超过3.5亿张,比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和皇后乐队(Queen combined)的总和还要多。
卡拉扬是音乐技术和商业的远见者,迷恋技术创新。他是录音技术的先驱,从早期的立体声,到多声道录音,再到光盘的开发和推广,卡拉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10月,卡拉扬邀请了共同开发 CD 的四家公司来到萨尔茨堡,向世界展示这项新技术。此外,他录制的《阿尔卑斯交响曲》是有史以来最早发行的CD之一。他还邀请电影导演与他一起制作古典音乐电影,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电影类型,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Telemondial”。卡拉扬设想通过现代技术将古典音乐带给更多的观众。他曾说过:“不幸的是,我早了10年,因此将错过许多尚未到来的技术进步。”
卡拉扬感兴趣于音乐对人体身心的影响,因此他提供资金和资源来资助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还将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通过卡拉扬的建议和倡议,萨尔茨堡的科学研究研讨会创立了神经科学音乐研究领域。
卡拉扬是众多年轻音乐家的导师,为与他一起演出的乐器演奏家提供了新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十几岁时就开始音乐职业生涯,例如,安妮·穆特和叶夫根尼·基辛。在1970年,他发起了“柏林爱乐乐团学院管弦乐团”,这是一个以年轻乐器演奏家为主要成员的乐团,它于2017年正式命名为“卡拉扬学院”。卡拉扬不仅自己教授年轻演奏家,还会通过自己的人脉和设立享有盛誉的指挥家奖来帮助他们,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青年指挥家奖”就是他成立的。当今许多著名的指挥家,如马里斯·扬颂斯、瓦列里·捷杰耶夫、小泽征尔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等都得到过卡拉扬的支持。
以上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正面
“很明显,我不是故意做这些事情的。它们超出了我自己的意愿,仅仅是因为卡拉扬的存在,这在我身上打开了一些隐藏的潜力。”——俄罗斯钢琴家叶夫根尼·基辛
“他非常内敛,几乎害羞,非常善良。他是魅力的化身。”——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穆特
“我们是卡拉扬的孩子。他塑造了我们。他爱我们。当然,他在排练中给我们施加了压力。这种对他个人的尊重......但在音乐会或舞台上,他只是最好的‘Kapellmeister(乐团指挥)’。”——希腊歌手艾格尼丝·巴尔萨
“永远不要忘记你今晚在这里听到的。永远不要忘记,管弦乐队可以演奏出如此统一、如此微妙、如此华丽的音色。你可能再也听不到这样的演奏了,但现在你知道这是可以做到的。我们会记住的。卡拉扬树立了标准。”——评论家蒂姆·佩奇
负面
“卡拉扬似乎将音乐视为一系列独立的情节,他以清晰的细节、严格计算的节奏和动态的专横组织来进行表达,像俯冲的轰炸机一般无情准确移动,意图攻击猎物。”——英国政治哲学家以赛亚·伯林
“即使是最伟大的天才,如果把一根头发的宽度推到错误的方向,最终也会看起来像是对自己的模仿:疯狂的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笨拙的克莱姆佩勒,吉尔古德的吟唱,奥利维尔的咆哮。卡拉扬的致命弱点是过于精致和过度光滑的倾向,这是他高度修养的艺术的缺点。”——爱尔兰政客查德·奥斯本
“卡拉扬时代也许能令人销魂夺魄,但丝毫无意义。它消耗了大量的金钱,但对精神的东西却无所追求。”——奥地利国家戏剧管理局维克特·瑞蒙
后世纪念
卡拉扬广场
最初,该广场称为斯皮塔尔(Spitalplatz),因为卡拉扬在1967年创立了萨尔茨堡复活节和在1973年创立了萨尔茨堡圣灵降临节,为纪念他,1991年,萨尔茨堡议会决定将广场改名为赫伯特·冯·卡拉扬广场(Herbert von Karajan Square)。该广场位于萨尔茨堡的老城区。
纪念雕像
在卡拉扬的家乡萨尔茨堡里有许多他的纪念雕像,其中Raiffeisen大楼前花园中有一座真人大小的卡拉扬青铜雕像,也是卡拉扬的纪念碑。
卡拉扬研究所
埃利埃特和赫伯特·冯·卡拉扬研究所是由埃利埃特·冯·卡拉扬创立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95年。卡拉扬研究所记录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事,致力于保护他的遗产、作品和音乐诠释,点燃下一代对古典音乐的热情,并通过技术和创新塑造音乐的未来。
卡拉扬档案馆
卡拉扬档案馆是全球古典音乐家最大、最全面的电子档案。包含与赫伯特·冯·卡拉扬的生活和作品有关的文件,例如他的信件、他的录音和电影的副本以及关于他的评论、书籍和文章。其中有卡拉扬的2200多张录音(现场和录音室)的信息,包含750多首古典作品,3300多场音乐会和3000多张照片。卡拉扬档案馆向公众开放,对记者、电影制片人和音乐研究人员以及普通观众的工作发挥着核心作用。此外,卡拉扬档案馆还支持授权合作伙伴的新产品创作,如德意志留声机、柏林爱乐乐团等。
卡拉扬研究所
卡拉扬研究所发起、开展和支持对赫伯特·冯·卡拉扬的生平和作品以及音乐对人类身心的影响的研究,在奥地利欧洲及其他地区拥有庞大的研究人员网络。卡拉扬研究所发起并完成了一项由奥地利科学基金(FWF)资助的关于赫伯特·冯·卡拉扬表演的多年研究项目。作为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EIT)的附属机构,研究所与欧洲研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研究所正在积极寻求“音乐与痴呆症(Music and Dementia)”领域的资助和研究项目。
卡拉扬音乐技术会议
为了延续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的音乐技术,卡拉扬学院创立了卡拉扬音乐技术会议等一系列活动。卡拉扬音乐技术会议是在萨尔茨堡复活节期间举行的年度会议,其主要目标是展示音乐技术的最新发展,将初创企业、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起,并支持音乐创新者社区。除了在萨尔茨堡举行的主要活动外,该研究所还与其他参与者合作,将卡拉扬音乐技术会议带到国外,例如,与合作伙伴大众汽车在北京和底特律举办了活动。
纪念活动
2008年,是卡拉扬的百年诞辰,DG、EMI集团索尼等唱片公司纷纷推出以“Karajan100”或“Karajan2008”为主题的系列录音和录像专辑。包括DG公司发行的《卡拉扬DG录音全集》240CD;EMI发行的《卡拉扬EMI录音》160CD,囊括了卡拉扬1946年至1984年所有在EMI的录音;SONY出版的卡拉扬大师诞辰100周年DVD珍贵套装;以及发行了《赫伯特·冯·卡拉扬100周年纪念专辑》(Herbert von Karajan 100th Anniversary Edition),其中收录了卡拉扬指挥爱乐管弦乐团的珍贵录音。
维也纳音乐厅,还举办了“纪念卡拉扬诞辰百周年”音乐会,由小泽征尔亲自执棒,安妮·穆特也在其中,两位都是卡拉扬的学生。
衍生作品
人物关系
个人生活
卡拉扬拥有三段婚姻。1938年7月26日,卡拉扬与轻歌剧歌手埃尔米·霍尔格洛夫(Elmy Holgerloef)在亚琛结婚。但后来卡拉扬为了更好的发展,去往柏林,而埃米尔留在亚琛,职业规划不同的两人渐行渐远,最终离婚。
其实在1940年,卡拉扬还未离婚时就在柏林就遇到了安妮塔·居特曼(Anita Gütermann),两人坠入爱河。但当安妮塔·艾克伯格发现卡拉扬已经结婚后与他分手,后来卡拉扬离婚,他们又重新在一起,于1942年结婚。安妮塔对卡拉扬的职业生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着纳粹身份的卡拉扬被禁止参加演出,是他有着犹太人身份的岳父保罗·居特曼 (Paul Gütermann) ,协助他“去纳粹化进程”,卡拉扬这才在1947年被允许演出。
但卡拉扬在遇到18岁的法国模特埃列特·穆雷(Eliette Mouret)时,与安妮塔离婚,在1958年进入了第三次婚姻。埃利埃特陪伴了卡拉扬后半段人生,生下了两个女儿,分别是伊莎贝尔·卡拉扬(Isabel Karajan)和阿拉贝尔·卡拉扬(Arabel Karajan)。
人物争议
尽管卡拉扬在20世纪所有主要指挥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许多评论家和他的许多同事都不认为他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听众普遍尊重卡拉扬的技术技巧,但对其的演绎持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卡拉扬是一位天赋异禀但十分肤浅的指挥棒演奏家。
193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拉扬加入德国纳粹党,并在政府官方活动中进行表演。人们认为卡拉扬的审美受到政治的毒害,拥有无情的个人权力意志,在本质上是一个“纳粹艺术家”。在卡拉扬去世后,一份英国讣告将他描述为“一个坏人,归根结底也是一个坏指挥家”,并且英国政治哲学家以赛亚·柏林爵士也巧妙地评价他虽然是“genius(天才)”,但他身上存在“a whiff of sulphur(一丝硫磺味)”,讽刺卡拉扬无情的个人权力意志。
人物轶事
卡拉扬的父系先祖原籍希腊,是纺织品商人,移居奥地利后,因有功于神圣罗马帝国而受封为爵士。卡拉扬全名中的“冯”(Von)字,就是其贵族出身的标志。
有一则古典音乐笑话是关于卡拉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接到奥地利售票员,司机问:“去哪儿,先生?”售票员回答:“去哪里都行,许多地方的人都想向我购买卡拉扬的演出门票。”这则笑话反映出当时卡拉扬的闻名程度,事实上,从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1989年卡拉扬去世的几十年时间里,他与柏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卡拉扬为它们指挥了大量表演和交响音乐会。
卡拉扬原本应该与指挥家玛丽亚·卡拉斯-理查德·塔克一起录制威尔第的《阿依达》,但身为犹太人的塔克因为卡拉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纳粹有联系, 拒绝与他合作,因此卡拉扬被意大利著名指挥家图利奥·塞拉芬所取代, 失去了录制《阿依达》的机会。
卡拉扬除了热爱音乐,对机械工程也有极大兴趣。这体现在他萨尔茨堡高中的毕业论文是有关热力学内燃机,并且在大学里进修了 3 个学期的机械专业。卡拉扬还酷爱赛车,是忠实的保时捷车迷,他曾驾驶过保时捷 356 Speedster、550 A Spyder、2 辆 959 和多辆 911。卡拉扬青睐的首席中提琴威尔弗里德·斯特雷勒(Wilfried Strehle)曾回忆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保时捷最新的车款所征服,一见倾心,崇拜得像一群小男孩。卡拉扬本身就有一种偶像的气质和风采,我们自然而然地追随于他。”1974 年,卡拉扬定制了保时捷新款 930 ,他要求定制款要比量产车更加轻巧,运动性更强,且车重不能超过 1,000 公斤,单位功率重量要远远低于 4 公斤每马力。在当时量产车功率为 260 马力,车重为 1,140 公斤的情况下,要达到卡拉扬的要求并不容易,但当时的董事长埃恩斯特·富尔曼(Ernst Fuhrmann)最终满足了卡拉扬的所有要求。卡拉扬十分爱护这辆定制车,在他 1980 年出售它时,里程表上仅显示着 3,000 公里。因为卡拉扬享誉世界的指挥家身份,使这辆保时捷目前的估计价值超过 300 万欧元。
参考资料
Herbert von Karajan.Britannica.2023-10-30
赫伯特·冯·卡拉扬.karajan.2023-11-05
discoverkarajan.karajan.2023-11-05
赫伯特·冯·卡拉扬.豆瓣音乐.2023-11-30
Arturo Toscanini.Britannica.2023-11-05
The Trouble with Karajan.Commentary Magazine.2023-11-01
1964年格莱美奖得主.grammy.com.2023-11-30
1969年格莱美奖得主.grammy.com.2023-11-30
1978年格莱美奖得主.grammy.com.2023-11-30
Karajan-Platz & Pferdeschwemme.萨尔茨堡.2023-11-30
关于卡拉扬研究所.karajan.2023-10-31
卡拉扬档案馆.karajan.2023-11-05
伊莎贝尔·卡拉扬.IMDB.2023-11-30
“小提琴女神”穆特.中国新闻网.2023-10-30
Herbert von Karajan.IMDb.2023-10-3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初露锋芒
声名鹊起
事业低谷
走向巅峰
晚年活动
主要作品
指挥作品
唱片
歌剧作品
指挥特点
指挥动作
指挥技巧
赋予情感
人物成就与影响
人物评价
正面
负面
后世纪念
卡拉扬广场
纪念雕像
卡拉扬研究所
卡拉扬档案馆
卡拉扬研究所
卡拉扬音乐技术会议
纪念活动
衍生作品
人物关系
个人生活
人物争议
人物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