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2年,是
晋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联合秦、齐、宋等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城西南)大败楚国及其盟国的一次经典战役。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发展,诸侯国逐渐强盛,
周代衰弱,
齐桓公率先创立霸业,齐桓公死后楚国欲取而代之。
晋文公救援周王室后与之争霸。因此,晋楚之间产生矛盾。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晋楚两军在城濮展开一场战车大会战。晋军对楚军采取先攻其翼侧、再攻其中军的作战方针。晋下军佐将
胥臣率部队以马匹蒙上虎皮为掩护,攻击楚军右翼,陈、蔡军被突袭后迅速崩溃,楚右翼被歼灭。随后,晋军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迷惑楚军左翼。然而,楚军统帅子玉并未察觉异常,下令左翼追击。晋军迅速回军夹攻,将楚军左翼歼灭。在城濮决战中,晋军采取主动退避三舍的策略,旨在避开楚军的锋芒,同时贯彻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伺机歼敌的作战方针。这一策略最终帮助晋军获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晋国击败荆楚势力,恢复中原稳定,确立霸主地位。楚国北进受挫,中原诸侯脱离楚国,加入中原集团,听从晋国领导。晋国举办“
践土之盟”,
周襄王策命
晋文公为“侯伯”,晋拥有代表
周代行使征伐大权的“
尚方宝剑”。
战争背景
公元前634年,随着社会发展,各诸侯国逐渐强盛,而周王朝逐渐衰弱,无法有效地控制整个局势,以往“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被打破。诸侯国之间为争当霸主,不断发生战争。公元前651年,
晋献公逝世,晋国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列国。他到楚国时,受到
楚成王的厚待。之后重耳将返回晋国时,楚成王设宴为他饯行,席间询问重耳将来会怎么报答他。重耳表示珍禽异兽、金银珠宝这些楚成王都有很多,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如果将来两国刀兵相对,自己将会让晋国军队后退三十里,以此报答楚成王的恩情。
齐桓公死后,楚国势力强盛,欲称霸中原,企图北上。之后,楚成王联合陈、蔡、郑等国攻打
宋国,后宋国战败。
宋襄公因股伤而死,而
宋成公被迫屈服于楚国,但宋成公始终以中原上国的身份侍奉楚蛮为辱,并且其父宋襄公之死也是楚国造成。他在看到
晋文公重耳回国后励精图治,使得晋国势力逐渐强大。又因晋文公流亡经过宋国时,宋成公的父亲宋襄公以礼相待,且两国臣子互有私交,随即宋成公向晋国求救,并于公元前634年背楚归晋。此时的晋文公因不甘长期局限于
黄河以西一带,便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公元前632年,晋、楚为争夺对
宋国的掌控权,双方在城濮之战展开决战。
战前形势
两国内部
晋国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在援宋和对待子玉等重大问题上,晋文公虚怀若谷,倾听他人意见,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决策不出现错误,能以“德政”高涨士气。楚军内部矛盾众多,互相制肘。在与晋军交战的问题上,楚王采取“知己知彼,知难而退”的作战策略。子玉主动请战,盲目进攻,楚王与子玉意见对立。子玉为私欲而主动请求出战,楚王同子玉的意见相左,但自觉楚军势力占优而心存侥幸。最终因楚国君臣不和导致战局转优为劣。
战前外交
晋文公听取将领先的意见,通过
宋国联系到齐、秦两国,并通过两国让楚国退军。为安抚宋国,则将曹、卫两国的一部分土地赠送宋国,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
楚成王看到盟友曹、卫两国土地被宋国占领,便拒绝调停,这种行为激怒齐、秦两国,促使他们出兵加入战争,使晋楚双方势力发生改变。
楚成王见晋、楚、齐三国联合,便率军退到楚国申地(今属
南阳市),并告诫其他楚军应当谨慎,并率军回撤。子玉为寻找决战借口,派遣使者
宛春告知
晋文公,如果能释放卫侯、
曹伯阳,那么楚军就会解除对
宋国的包围。但这个计谋,被
先轸识破。晋文公采纳先轸意见,暗地里同卫、曹两国君主达成一致,使两国倒向
晋国,并扣留宛春以激怒楚国。双方开战后,晋文公即为避免楚军锋芒,又为实现自己当初的诺言,让晋军主动后撤三舍。晋军的行为,获得政治上的主动,使楚国阵营进一步被削弱。
双方兵力
关于城濮之战中晋、楚两国之间的兵力,据《左传》记载,
晋绥军临战时,
兵车700乘。书中叙述晋军从出征到参战是三军齐出。楚军战车1500乘,兵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楚成王撤离宋之围时留给子玉的兵力,另一部分是子玉请战时楚成王支援的兵力。
湘军分为左、中、右三军,中军作为主力部队,由子玉率军,左军由
子西率领,右军为陈、蔡联军,由子上率领。
晋国军队兵分三路,上军主将
狐毛,下军主将
栾枝、佐将
胥臣,中军主将
先轸、佐将郤臻。
战争经过
退避三舍
齐秦两国放弃中立立场导致晋楚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楚成王在考虑到晋、齐、秦三大国结成联盟后的形势不利于己,随即下令撤军到楚国的申地(今
南阳市),并命令戍守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
齐国,要求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冲突并告诫子玉
晋文公非等闲之辈要量力而行。但子玉骄傲自负,坚决要求与晋军决战并请求
楚成王派兵增援。楚成王虽同意子玉的请求,但只派了西广、东宫和若敖之六卒等少量兵力前往增援。子玉得到楚成王的兵力支持后便发动与晋军的决战,为寻找决战借口,他派遣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休战”的条件:晋军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撤离
宋国。晋文公将计就计,以曹、卫同楚国绝交为前提条件,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同时,扣留了楚国的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前来寻战。子玉见使者被扣,曹、卫也背叛归附
晋国,顿时大怒,逼军寻求战略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以避开楚军的锋芒,诱敌深入,后发制人,遂下令主动“退避三舍”,撤到预定的战场城濮(今河南濮阳)一带。
两军交战
公元前632年4月4日,晋楚两军于城濮展开一场战车大会战。在决战中,晋君针对楚中军较强、左右两翼薄弱的部署态势,以及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等弱点,采取先攻击其翼侧,再攻击其中军的作战方针,有的放矢地进攻。晋下军佐将
胥臣把驾车的马匹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向楚军战力最差的右军——陈蔡军率先发起猛攻。陈、蔡军因遭受突袭,顿时溃不成军,楚右翼被歼灭。
晋军随即采用了一种“展示虚假迹象以迷惑敌人”的策略,旨在诱使楚军的左翼出击。晋军的上军主将
狐毛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假装成撤退的样子。同时,晋军的下军主将
栾枝也在阵后拖曳树枝,制造出地面尘土飞扬的假象,让楚军以为晋军正在撤退。子玉被这些假象所迷惑,下令左翼军追击。然而,晋军的中军主将
先轸和佐将郤臻却看穿了楚军的行动。他们迅速指挥最精锐的中军对楚军的左翼进行横击。与此同时,晋军的上军主将狐毛和佐将狐偃也趁机回军夹攻。由于楚军的左翼中了晋军的计策,盲目出击,导致他们的退路被切断,完全陷入了晋军的包围之中。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楚军的左翼被歼灭。
事件分析
胜败原因
晋军胜利
学者吴敏文认为
晋文公十分重视运用政治谋略。晋文公即位后对内改良吏治,选用
谋士。在对外政策上,准确抓住
周襄王处于危难中的契机,出兵勤王,一举把“尊王”旗号牢牢掌握,奠定了团结中原诸侯的政治资本。同时把握机遇,出兵抗楚救宋,从而举起“攘夷”这面大旗。于是,晋文公成功树立自己继承
齐桓公“尊王攘夷”事业的诸侯之伯的形象。
晋文公采取有力的经济和军事步骤。
晋国在统一内部后几十年中,厉兵马,整军经武,大力发展经济和军力。此外,
晋文公采用“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省用足财”等举措,教民“知义”“知信”“知礼”,成为“可用”之民,在城濮之战前,建立起一支涵盖
三军的强军。
晋文公在外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增大己方实力,削弱楚国势力。他巧施“喜赂怒顽”之计,利用楚国同秦、齐两国之间的矛盾,使二国支持晋国。之后又“私许复曹卫”,让楚国原本的盟友曹、卫暗中倒向晋国,并扣留楚国使者,以激怒楚军。战争开始时,晋文公采取克制态度,对楚履行若言,先“退三舍”,后发制人,使自己处于理直地位,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更使楚国陷入众叛亲离的被动局面。
楚军失败
学者吴敏文认为楚军狂妄轻战,导致了败局无可避免。楚国在
泓水之战获胜后,俨然中原霸主。但是楚国不善运用政治谋略,未能处理好政治与军事的关系,一味仰仗军事力量和征服手段,企图以武力压制,导致在政治上将自身陷入孤立之境。
楚国在答应出兵伐齐救鲁时没有集中兵力对付
齐国,而是半途而废对付
宋国,导致楚国提前与强国交锋,陷于被动。在晋已攻占曹、卫并取得齐、秦出兵相助之际,楚国应退,但楚军前敌统帅子玉不顾大局,不听训令,刚愎自用,骄傲轻敌。
楚成王决心退兵却心存侥幸未及时阻止子玉也不增派援兵,是楚国战败的原因之一。
楚军的作战缺乏机动灵活性,子玉被敌方“退避三舍”的策略所迷惑,大举追敌,既劳师动众,又失道亏理。在战场,楚军固守一般战法,无法洞悉战场出现的异常情况,既未识破对方的企图,又未采取灵活的对策,被对方的诡道战术所骗,让自身陷于困境。当楚左右两军遭遇攻击时,主力中军按兵不动,未及时策应导致相继被灭,最终战败。
战略决策
城濮之战是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霸主之位而发生的战争。
晋绥军娴熟运用伐谋、伐交、伐兵,而胜利奠定基础。《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学者吴敏文认为,晋军城濮之战的取胜是伐谋、伐兵、伐交综合运用的结果。
城濮之战初期,楚国在兵力上强于晋国。但
晋文公洞悉战机,虚心采纳
先轸和狐偃等人的建议。他们选择曹、卫两个邻近晋国的楚国属国作为突破口,采取了先击败弱敌,调动楚军北上,为
宋国解围的作战方针。随着战局的发展,楚军并未如预期迅速北上,解围的目的也未达到。晋文公没有被这种情况所困扰,他根据新的形势,审时度势,及时采取策略,争取了齐、秦两个大国的支持,与之结成统一战线。同时,晋文公准确把握了楚军主将子玉的骄傲轻敌心理。他采取了激怒的策略,使子玉失去理智,作出鲁莽的决定。这一策略的成功运用,让晋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主动权,为最终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态势。
在城濮决战中,晋军采取主动退避三舍的策略,旨在避开楚军的锋芒,同时贯彻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伺机歼敌的作战方针。这一决策起到了诱敌冒险深入、己方伺机决战的效果。晋军在赢得齐、秦、宋各国军队在战略上的支持后,给敌人以精神上的压力。同时,晋军在集中兵力、鼓舞士气的基础上,针对敌人的作战部署,利用敌人内部的不团结和兵力部署上的过失,灵活机智地选择主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先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这一策略达到了击破一点、带动全局、扩大战果、将敌各个击破的作战效果。最终,晋军获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相关争议
位置争议
关于城濮之战的地理位置,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存在不同见解。学者吴敏文在期刊《退避三舍与晋楚城濮之战》中写道,城濮在
濮阳市一带。但学者王宇在期刊《城濮之战》中指出:城濮在山东鄄城。
人数争议
关于城濮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说法,学者刘锡娥在其发表的期刊中对晋、楚两国的兵力进行分析,表示无论从整体或是局部参战情况,认为“城濮之战”对于晋国是一次以小国胜大国、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学者宋立恒认为,城濮之战不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他从古籍中推断,楚国军队分两部分参与战争的军队分两部分,其一为
楚成王留给子玉的军队,其二是子玉请战时,楚成王拨给他的军队,因此楚国的军队人数未必超过晋国军队人数。楚国的盟军势力,有
陈国、
蔡国参与,但晋国方面则有
宋国、
齐国、
秦国军队加入。在盟军势力方面,楚国的这些也不如晋国。
战争影响
晋国
晋国击破了弥漫中原荆楚入侵势力,压迫其退回原有之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使中原复呈安定之象,确立了其作为长期的霸主地位。之后,
晋国举办“
”。此次盟会,
策命
为“侯伯”,并给了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王慝”的任务,晋拥有了代表
行使征伐大权的“
”。
楚国
楚国的北进策略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中原诸侯之逼于威势而附楚者,鲁、曹、卫、陈、郑等国皆脱离楚国复回至中原集团,听从晋国之领导。
相关评价
学者刘锡娥认为“城濮之战”对于晋国是一次以小国胜大国、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
学者
余同元从晋楚双方的局势分析,认为“城濮之战的胜负,并非强弱易势,而是历史的必然”。
《
中国历代文选》中,评价“城濮之战规模大,参战国多,矛盾复杂”。
学者吴敏文评价,晋楚城濮之战中,
晋绥军“退避三舍”而取胜,是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相关作品
书籍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