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海蛟龙》是一本由陈新创作的纪实文学著作,由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本书讲述了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进行海洋深潜实验的真实故事,全书共19万字。这是我国首部关于蛟龙号深潜海试的纪实文学作品,以
唐嘉陵为人物主线,通过精彩的连缀讲述了人类海洋深潜探索的发展史以及我国海洋深潜科考事业的曲折历程。
《探海蛟龙》以高远的海洋梦想、神话传说和深海探秘情怀为切入点,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神秘的“桃花源”。书中以时间为序,讲述了蛟龙号海洋深潜器在深海潜水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科考的艰辛和深海世界令人惊叹的“异星风情”。此外,书中还展示了世界各科技强国进行海洋探索的科技博弈。
《探海蛟龙》内容宏大,妙趣横生,悬念迭起,人物故事扣人心弦。本书最大的特点和亮点在于将科技与情感励志高度融合,让读者从磅礴的气势中感受到温馨和留连。因此,《探海蛟龙》被誉为中国版《
海底两万里》、海洋版《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部不容错过、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
作者介绍
陈新,《
知音》杂志首席编辑,青年编剧、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
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先后在《
人民文学》《中国作家》《
青年文学》《
北京文学》《
儿童文学》《
海燕》《
萌芽》《中国故事》《知音》《家庭》以及《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00多万字。
有题为《
江凡》的散文入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全国小学《语文》教材课本,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继郭沫若、巴金、
流沙河、魏明伦之后,第五位文学作品进入全国《语文》教材的
四川省作家。
内容简介
上世纪60年代,一代伟人毛泽东重上
井冈山市,曾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言壮语,这既是毛泽东的大胆想象,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谁能想到,仅仅过了数十年,中国人就难以置信地将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先是
神舟飞船成功登天,紧接着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潜航试验一步步突破深海,令国人振奋,也令世界震惊。
关于“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但关于“
蛟龙”如何探海,至今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还只是个谜。
《探海蛟龙》一书为读者揭开了这个谜底,揭秘了大海深处那深不可测令人震惊的神奇世界,场面宏大,妙趣横生,且在宏大的场面中悬念迭出,人物故事扣人心弦……
《探海蛟龙》以国宝级潜航员
唐嘉陵为人物主线,以串珠般的漂亮连缀,讲述了唐嘉陵伴随着“蛟龙”深潜实验成长的励志过程,并以情感线为载体,将人类海洋深潜探索的发展史,以及我国海洋深潜科考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巧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稿从人类悠久的文明中深远的海洋梦想、神话传说,及拂之不去却又无可奈何的深海探秘情怀切入,以精彩的故事引领读者渐进未知深海的“桃花源”;然后以时间为序,在读者面前展现“蛟龙”号海洋深潜器进行深海潜水探索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科研科考的艰辛、深海世界令人匪夷所思、眼花缭乱的“异星风情”,还有世界各科技强国进行海洋探索你追我赶的科技博弈……
《探海蛟龙》一书最大的亮点,便是架构虽是硬朗的尖端科技,但内容却又被感人之情所浸淫,能让读者从磅礴的气势中读得温馨连连。
著作目录
① 也是贴心“棉袄”
② 谁是弟弟
④ 五十米级探海
⑤ 突然返航
第五章 三千米海底插上五星红旗
① 找到了原因
③ 泥雾笼罩
④ 啊!五星红旗
⑤ 智斗海参王
第六章 五千米级凯旋
① 国宝儿子
② 殷殷母爱
③ 五千米破纪录
第七章 七千米的辉煌
① 首潜
② 看遍海底风景
④ 再创七千米纪录
⑤ “蛟龙”号有惊无险
⑥ 任重而道远
第八章“蛟龙”潜向未来
①“蛟龙”名震家乡
③ 首位“深海出租车司机”
④ 成就深海“巾帼英雄”
⑤“蛟龙”潜向未来
附录“蛟龙”号纪事
内容亮点
《探海蛟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蛟龙”号海洋深潜实验的纪实文学作品。
《探海蛟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海洋文学著作,是中国版的《
海底两万里》;
《探海蛟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科技与情感励志高度融合的海洋文学力作;
《探海蛟龙》是中国第一部融海洋传说与当代前沿科技于一体的海洋文学;
《探海蛟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揭秘如异星球般神秘深海海底之谜的著作;
《探海蛟龙》是中国第一部揭秘深海探测、保护及深海资源开发前景的著作;
《探海蛟龙》也是中国第一部海洋高科技版的《哥德巴赫猜想》。
《探海蛟龙》虽是一部纪实文学著作,但揭秘、探险、传奇、惊悸、励志、亲情、“异星”风景、科技预测等元素一样都不少。擅写家国重大题材的该书作者、青年实力作家陈新,用传奇小说悬念迭出的写法,来写世界科技强国在深海深潜尖端科技方面的精彩且令人纠结的博弈;用散文动情的细腻来写潜航员吃尽苦头却又笑到最后励志的成长过程;用诗歌隽永的意韵来写深海海底如异星球般的风景,以及奇幻神秘的视觉盛筵……
著作背景
上世纪60年代,一代伟人毛泽东重上
井冈山市,曾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
壮语,这既是毛泽东的大胆想象,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谁能想到,仅仅过了数十年,中国人就难以置信地将原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先是
神舟飞船成功升天,紧接着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潜航试验一步步突破深海,令国人振奋,也令世界震惊。关于“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但关于“
蛟龙”如何探海,至今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还只是个谜。
《探海蛟龙》一书为读者揭开了这个谜底,揭秘了大海深处那深不可测令人震惊的神奇世界,场面宏大,妙趣横生,且在宏大的场面中悬念迭出,人物故事扣人心弦……
《探海蛟龙》以国宝级潜航员
唐嘉陵为人物主线,以串珠般的漂亮连缀,讲述了唐嘉陵伴随着“蛟龙”深潜实验成长的励志过程,并以情感线为载体,将人类海洋深潜探索的发展史,以及我国海洋深潜科考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巧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稿从人类悠久的文明中深远的海洋梦想、神话传说,及拂之不去却又无可奈何的深海探秘情怀切入,以精彩的故事引领读者渐进未知深海的“桃花源”;然后以时间为序,在读者面前展现“蛟龙”号海洋深潜器进行深海潜水探索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科研科考的艰辛、深海世界令人匪夷所思、眼花缭乱的“异星风情”,还有世界各科技强国进行海洋探索你追我赶的科技博弈……
《探海蛟龙》一书最大的亮点,便是架构虽是硬朗的尖端科技,但内容却又被感人之情所浸淫,能让读者从磅礴的气势中读得温馨连连。
创作经过
《探海蛟龙》作者
陈新,是我国青年实力作家,从事文学创作20多年来,先后在《
人民文学》、《中国作家》《
青年文学》、《
北京文学》《
儿童文学》、《
萌芽》、《青春》、《春风》、《中国故事》《
知音》、《家庭》等杂志发表各类作品300多万字。
除此以外,陈新特别热爱儿童文学创作,先后有儿童文学作品被《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散文卷》、《文溪流萤》、《中国最佳儿童文学》等书籍收录。还有题为《
江凡》的散文入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全国小学《语文》教材课本,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继郭沫若、巴金、
流沙河、魏明伦之后,第五位文学作品进入全国《语文》教材的四川作家,《
四川日报》曾做专题报道。
陈新擅写国家重大题材,行文洋溢家国情怀。仅以2013年6月为例,他不仅在《中国作家》2013年第6期上发表了芦山地震报告文学《废墟上绽放的不屈之花》,还与人合著了国内首部芦山地震纪实文学《爱,与你同在——芦山地震中的感动》一书,该书由
人民出版社出版后,
新华出版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便在第一时间为该书发布了隆重的书讯。
陈新自2009年以来,一直高度关注“蛟龙”号深潜器探海的进程,高度关注四川籍国宝潜航员
唐嘉陵的成长,曾多次采访唐嘉陵及其母亲杨秋云,多次采访唐嘉陵所在单位,并熬更受夜三年余,写就此部作品。
媒体推介
《探海蛟龙》成稿后,文学名刊《
北京文学》摘录了其中4万字,刊发于2013年第7期。与
陈新同期发表作品者,还有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
周大新;以及《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梁衡等大家,但陈新的《探海蛟龙》,是该期的头条。文学圈内人士对此称赞说:“殊为不易!”
之后,《
光明日报》、《
北京日报》、《
今晚报》、《
深圳特区报》、《
青岛日报》等几十家纸媒对《探海蛟龙》在《北京文学》上所发表的内容进行了文摘及宣传,其中《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还用整版宣传及介绍;同时,
新华网、光明网、
凤凰网、
新浪、网易、四川作家网等数千家网络媒体也对该作品予以了报道。
继而,全国有数家出版社先后与
陈新联系该书出版事宜,希望取得出版授权,有不少出版社甚至在首印数、版税、后期宣传费等方面开出了十分诱人的优厚条件。
《探海蛟龙》书稿大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海洋文学著作,是中国版的《
海底两万里》;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科技与情感励志高度融合的海洋文学力作;是中国第一部融古代海洋传说与当代最前沿科技于一体的海洋文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揭秘如异星球般神秘的深海海底之谜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揭秘深海探测、保护以及深海资源开发前景的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真诚写给读者们,尤其是青少年阅读的海洋版《
哥德巴赫猜想》。《探海蛟龙》虽是一部纪实文学著作,但揭秘、探险、传奇、惊悸、励志、亲情、“异星”风景、科技预测等元素一样都不少。
经过慎重遴选,陈新选择了与在全国出版界类型出版社中连续十年排名第一、每年码洋近5亿元的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出版。
2013年10月26日上午,在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会场、
福建省厦门科技馆,举办了《探海蛟龙》新书首发会。首发会上,陈新讲述了自己关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探海的4年多里,对该书的采访和创作经过,以及“蛟龙”的构造、海底的神秘、“蛟龙”探海的过程,海底异星球般的神秘等内容,并与数百名读者就“蛟龙”号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有奖互动和签名售书。
2013年11月19日,《
人民日报》对该书进行了重点推介。
同时
新华出版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新闻社、《
光明日报》、《
四川日报》、《
浙江日报》《
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
新华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
新浪、网易、
搜狐、凤凰等数百家报刊、电视台、网站对作者陈新,以及《探海蛟龙》一书进行了宣传报道。
社会影响
1、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2013年中国优秀文学精选》一书;
2、被
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日报》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点评;
3、被《
北京文学》杂志社和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推荐参评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并成功入围;
4、被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市青保委、团市委共同主办,
杨浦区教育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绿色悦读 书香伴我成长”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评选进上海市中学生好书推荐榜,成为十本被推荐的中外好书之一;
5、《
人民日报》发表一次作品介绍;《
光明日报》发表两次推介,其中一次整版介绍,一次是
图书评论;《
北京日报》发表整版推介;《
文艺报》《
中国国门时报》《
四川日报》《
浙江日报》《
中国建材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了关于此书的评论文章;
6、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
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出品的《中国文情报告(2013~2014)》蓝皮书点评。
相关介绍
好莱坞著名电影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是一个海洋深潜迷,他所拍《
泰坦尼克号》、《深渊幽灵》和《重返俾斯麦战舰》等电影,都借助了海洋深潜器来完成拍摄。之后,觉得自己下潜的海洋深度不够深,不够满足好奇心,于是2012年3月26日,他又再次乘坐海洋深潜器,前往海底探秘,成了世界上唯一单独到1万多米深的
马里亚纳海沟“旅游”的人。
此次的马里亚纳海沟深潜探险,卡梅隆得到了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和
劳力士的资助,在这次探险之前,卡梅隆已进行过72次深海潜水,其中33次是到
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地点,他本人的单人潜航最深纪录是在
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的
太平洋海域下潜的8200米。
詹姆斯·卡梅隆还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超级粉丝,他在“蛟龙”号创造7062米的自由深潜纪录时,还特地给“蛟龙”号海试团队发了贺信。
当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团队荣获大奖时,卡梅隆自称“蛟龙号”超级粉丝 现场视频送祝贺。
而《探海蛟龙》一书中,专门有一章讲了《卡梅隆的故事》。
相关评价
受到高度评价
翔实的文字、珍贵的照片,带你走向七千米深海。
系统揭秘如异星球般神秘的深海海底之谜;
现代科技与情感励志高度融合的海洋文学力作;
2012年6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洋深潜器实现了7062米深潜,为中国海底深潜创造了新纪录,并使中国海洋载人深潜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本书以国宝级潜航员
唐嘉陵的成长历程为经,以海洋深潜实验为纬,是与“蛟龙”号相关的第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现代科技与情感励志高度融合的海洋文学力作。
《探海蛟龙》发表与出版以来,受到文学界内外的高度关注,好评不断。《
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
文艺报》《
四川日报》《
中国国门时报》《
江西日报》《
雅安日报》等先后发表了文学评论,高度评价该著作。
《光明日报》继2013年7月12日15版整版报道陈新的报告文学作品《探海蛟龙》之后,又于2014年6月23日15版,再次评论《探海蛟龙》:”陈新的报告文学作品《探海蛟龙》以深宽广的视野、朴实凝练的文笔、收放适度的描写、意蕴悠长的抒情,热情洋溢地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深海潜航事业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业绩,难怪有读者把这部作品比喻为中国版的《
海底两万里》、海洋版的《
哥德巴赫猜想》……“
《
四川日报》以《陈新妙手写“蛟龙”》为题发表了评论,评论说:”陈新是一位创作实力厚实、业绩颇为丰厚的作者。“”该书以国宝级潜航员
唐嘉陵为人物主线,讲述了主人公伴随着“
蛟龙”深潜实验,人格在历练中渐渐成熟起来的励志过程。同时,以新一代潜航人的情感线条为载体,将人类海洋深潜探索的发展史,以及我国海洋深潜科考事业发展的曲折过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整个故事跌宕起伏耐人寻味,读者既可以当成传奇小说来读,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篇纵横转圜的叙事散文,而很少有一般报告文学作品的枯燥。“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理论评论部主任
李朝全也对《探海蛟龙》予以了高度评价。他于2014年5月9日在《
文艺报》撰写题为《
陈新《探海蛟龙》:富于感染力的科普纪实》的评论文章说:“陈新的报告文学新著《探海蛟龙》以文学手法,娓娓讲述了深海探潜者、四川遂宁出生的
唐嘉陵的成长历程以及我国研发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潜水探测器的艰难过程,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纪实,同时又是一部生动有趣的科普作品。深海探潜,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它是全人类的一个梦想。”“
这部作品最令人动容的,无疑是描写唐嘉陵和母亲杨秋云母子情深的内容与主题。唐嘉陵从小父母离异,后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善良贤淑的母亲给了他最大的影响,也是他做人的楷模。在少儿时代,唐嘉陵得到了母亲和老师们不断的鼓励;长大后,母亲又以自己的方式不停地给予儿子源源不断的支持的能量,使其健康成长。作者特别擅长运用感人的情节和细节来表现母亲的教育和母子终身不渝的深情。他用唐嘉陵亲眼目睹卖香串串的母亲遭到城管的驱赶,母亲把被城管扔到垃圾桶里的生菜捡回家洗净了煮给儿子吃,以此来揭示一位少年心底痛切的波澜,并自然引出母亲对儿子的教诲:“现在挣钱不容易,你要好好学习!”母亲每天给读高三的儿子送好菜自己却舍不得吃,后被唐嘉陵发现,硬逼着母亲与自己分享,以此情节来表现母子相互体谅、互相爱护、相依为命的深情。
为了供孩子上大学,母亲瞒着他毅然将家里惟一的住房卖掉;当
唐嘉陵毕业后,挣到了钱,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母亲挑了一套中意的新房。母亲卖房后首先就帮自己的好友李芳梅还上了偷拿的5000元钱,这也表现了母亲待人至诚、用心至仁。母亲卖房有了钱马上就去街道办要求给自己取消低保;当唐嘉陵得到了大学奖给他为校争光的3000元奖金后,他便婉言谢绝了学校赞助他赔偿违约金的好意。母亲生日时,唐嘉陵和同学一起点燃蜡烛通过手机为母亲庆贺;他生日时母亲也以同样的方式为远方的他庆贺……众多类似“互文”式的、前后呼应的生动情节,大多感人肺腑,同时又真切自然,都很好地表现了母亲的大爱与儿子的至孝,也彰显了母贤子孝、诚信友爱等中华传统道德主题,对于我们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
李朝全还在《
中国建材报》撰写题为《富于感染力的报告文学力作——陈新《探海蛟龙》读评》的文学评论。文章说:“报告文学是一种对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尤其敏感的文体,报告文学作者几乎拥有同新闻记者相同的敏锐观察力和题材把握力。这也造就了很多新闻记者容易转向报告文学创作。2013年,有两篇由记者创作的报告文学备受关注。一是《
光明日报》王国平记述已故北川原县委书记兰辉事迹的短篇报告《一枚铺路的石子》,一是
四川省记者陈新创作的《探海蛟龙》。
陈新的这篇作品最早发表在《
北京文学》第7期上,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后来被收入笔者主编的《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之中。10月,《探海蛟龙》单行本由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我认为,这是本年度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在陈新本人的创作历程上亦具有特殊的意义。”
“《探海蛟龙》从事实出发,讲述了海底世界的神奇,如“海雪”,海底“瀑布”、“浮云”、“风暴”等,介绍了人类探海的历程,既有美丽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我们身边活生生的生动形象的人物。作者借助探海者、主人公
唐嘉陵的视角,为读者揭开了海底尤其是深海的神秘面纱,带给读者许多新奇的事物和感受。特别是在介绍“蛟龙号”这个高精尖科技新成果时,更是如数家珍,让读者仿如亲临其境,耳闻目睹。因此《探海蛟龙》可谓是一部深海探潜的科普报告文学佳作。”
获得荣誉
《探海蛟龙》在文学名刊 《
北京文学》2013年第7期头条刊发。同期作者有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
周大新;以及《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梁衡等大家。
之后,《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北京日报》《
今晚报》、《深圳特区报》《
青岛日报》《
四川日报》《
华西都市报》等几十家纸媒对《探海蛟龙》在《北京文学》上所发表的内容进行了文摘及宣传,其中《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还用整版宣传及介绍;同时,
中国中央电视台、
新华网、光明网、
凤凰网、
新浪网、网易、四川作家网等数千家网络媒体也对该作品予以了报道。
继而,《探海蛟龙》又入选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选编的 《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一书,成为荣幸入选该书的16篇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之一,与
陈启文、丁燕、
李春雷、
阿来、卞芳、
陈希米等共享此殊誉;
《探海蛟龙》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的“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 《2013报告文学》一书,成为荣幸入选该书的14篇2013年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之一,与李春雷、
北北、王国平、
董保存、
丁一鹤等人共享此殊誉;
被中国作家协会和《
人民日报》联合发布的整版文章 《2013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重点点评;
《探海蛟龙》被中国社科院和
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出版的“文学蓝皮书” 《中国文情报告(2013-2014年)》卷重点点评; 《探海蛟龙》 入围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作品;
《探海蛟龙》不仅叫好,而且叫座。
在取得以上殊誉的同时,又于2014年被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市青保委、团市委共同主办,杨浦区教育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绿色悦读 书香伴我成长”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评选进上海市中学生好书推荐榜,成为十本被推荐的中外好书之一。
《探海蛟龙》被
福建省永安市教育局推荐为该书 初中学生2014年暑期学生必读的十本好书之一。
《探海蛟龙》入编《2014年第三次大联考浙江卷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