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八曲是
沪剧名家
杨飞飞创造的“杨派”唱腔形式。1951年,由
刘谦根据电影《铁窗红莲》整理改名的沪剧舞台作品《妓女泪》上演,沪剧名家杨飞飞吸收
越剧、南方
歌剧、评弹等姐妹剧种精华,在“金媛独叹”这一段戏里,使用八种不同曲调对戏份中的八个不同层次场景进行演唱,这种曲调被称为“杨八曲”。“杨八曲”奠定了杨飞飞在
沪剧界的地位,成了杨飞飞的代名词。
第一曲以“凤凰头”起腔,“四面一片是荒凉,回想往事太凄凉。”紧接一句“长三送”,唱得委婉动情,舒展流畅,体现了杨派送腔韵味别具的特点。然后用基本调中板作为这一曲的收尾。
第二第三曲先用中板平稳的节奏回想新婚平安度日的短暂幸福,再以快板慢唱烘托战乱造成的灾难。其中丈夫双目被镪瞎的事实,用满腔悲愤冲口而出,再在节奏上来个大停顿,以强调厄运由此开始,然后节奏缓慢,表现人物无可奈何,冷漠地忍受的境遇,收腔又糯又软。
第四曲用“反阴阳”唱“孤岛
上海市多罪恶……”杨派反阴阳与
丁是娥的丁派不同,丁派绮美多变,音域偏高,杨派节奏稳重,运腔低婉;丁派华丽,杨派凝重,各领风骚。在
沪剧界明星大会串演出《
沪剧雷雨》时,
杨飞飞饰四凤,丁是娥饰繁漪,两人同唱反阴阳,可以珠联璧合,几个来回就迷住了沪剧观众。从此这段“盘凤”成为后人争相学唱的名段。
第五曲是大段的三角板。沪剧的三角板几乎没有音乐,只在每句词的最后靠简单的
鼓板烘托,唱得好坏全凭演员自己的功力。
第六段道情调是赵春芳从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沪后建议增加的。为了使这个唱段更加完整更加丰富,提出在这里加上一段本来属于男腔的道情调,夫妇俩边唱边哼,一遍又一遍尝试,这段腔越唱越有味,起腔的“伤人命、罪难当”,
杨飞飞唱来抑扬顿挫音量很厚,在回旋的调子里抒发了金媛追悔莫及,怨恨交加的复杂心情。
第七段用“迷魂调”,杨飞飞唱得柔肠百结、凄惨悲伤,把金媛北上寻子,千里迢迢、贫困交加的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段金媛已气息奄奄,风餐露宿,筋疲力尽。杨飞飞用长腔,长腔唱来字正腔圆,哀怨动人。在角色濒临绝境却又思子心切的悲剧境遇,用杨派特色鲜明的甩腔,造成观众感觉上的定格。一曲告终,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从此杨飞飞的“杨八曲”成为
沪剧演出中久演不衰的保留曲目,沪剧杨派艺术也永葆青春,久传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