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2012年成立的二级学院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是为充分发挥相关资源与学科优势,推进统筹城乡建设研究和实践,为承接丰富的历史资源与文化影响,强化乡村建设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扩大中国乡村建设的国际国内影响,提升西南大学的国际性和知名度而建设的学院,挂靠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并引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担任院长。
成立背景
副校长周常勇和温铁军教授出席会议,学校党办、校办、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国际合作处、财务处、国资处、校地合作处、教育学部以及卢作孚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会议由科技处肖亚成处长主持。
周常勇副校长首先介绍了“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设立的初衷与定位,以及目前乡建院各项工作进展,希望乡建院深入思考学院发展规划,积极与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对接,推动学院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温铁军教授介绍了乡建院已有优势资源,以及通过乡建院提升西南大学国际化水平的工作思路。
参会人员围绕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揭牌仪式、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经费管理与使用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初步商定,揭牌仪式与“可持续实践与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今秋适当时候同步举行。
建设背景
1.乡建文化是北碚区独有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被称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三杰”。卢作孚在重庆北推行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享誉海内外,为今天的北碚成为国家综合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战期间,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汇聚北碚办学,进行乡村建设,并留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勉仁书院、育才学校、重庆市兼善中学等遗址。这是一笔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
2.“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历史沿革。
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由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创建于1940年,地址在北碚歇马乡大磨滩(当时属巴县地界),原名“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晏阳初任院长,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培养乡村人才的高等学校,1945年改名“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51年该院被接管,改名为“川东教育学院”,翌年院系调整,并入西南师范学院等校。
建设意义
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落实国家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需要(乡建学院着重于中国乡村建设文化研究、传承与创新);是服务于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我校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与乡建学院建设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改革,将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新思路、拓展新平台。
办学宗旨
秉承先贤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着力开展中国乡村建设文化,以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探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标定位
把乡村建设学院建设成为一个研究机构,重点开展研究工作和研究生培养。
正式揭牌
2012年12月8日,可持续实践与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隆重开幕,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也在开幕式上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由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担任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担任执行院长,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常勇担任常务副院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钊担任副院长。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三位中国乡建运动先驱的后人卢国纪梁培宽、晏鸿国担任名誉院长,卢国纶、卢晓钟、邓文媛、卢国模、梁培恕、黄光祖、卢晓蓉等担任顾问。
中国乡建学院将尝试通过农村区域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等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西南大学地处民国乡村建设遗址群的地理优势、已有乡村建设历史资料整理研究的资源优势、拥有包括教育及农科在内的各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当代乡村建设研究。同时,结合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实验区的特点,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城乡结合、乡村建设实践的工作方法。
主要工作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工作主要包括:整理海内外乡村建设的多样化实践经验,开展生态文明相关的理论研究及推进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开展乡村建设与三农研究领域的海内外人才培养,以及相关教材与专著的整理、编撰出版;结合历史与当代研究,深化乡村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践工作;贯彻高校服务于地方发展需求的职能,发掘北碚区地区自然、历史与人文资源,推动乡村建设文化发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成立背景
建设背景
建设意义
办学宗旨
目标定位
正式揭牌
主要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