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模(1907年2月-1945年10月15日),原名鸿生,又名李范、李坚,江苏
常熟市梅李人,毕业于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共上海地下党早期成员,曾任中共常熟县委书记、江南财经处处长、新四军第六师供给部部长等职。
1907年2月,出生于江苏
常熟市梅李镇的一个普通家庭,14岁时进入陆同福布庄当学徒。1930年毕业于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1933年,成立“进社”,投入抗日救亡活动。次年,随“进社”成员转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上海地下党早期成员。1936年7月在苏州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入狱,一年后被释放出狱。1938年2月,创建
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李建模历任中共常熟县委书记、中共江南特委宣传部长、江南南财政经济处处长、新四军六师供给部部长、苏浙皖边区财经委员会主等职。1945年10月15日,李建模与同船干部战士八百余人渡江时,不幸遇难。
李建模建立了最早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工商管理制度与现代经营管理理论,被誉为党在江南地区的“财经战线红管家”。2009年,被江苏省评为“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建模原名鸿生,又名李范、李坚。1907年2月,出生于江苏
常熟市梅李镇的一个普通家庭,14岁时进入陆同福布庄当学徒。 1928年,李建模为了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会计技能,进入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就读。1930年8月,李建模学成毕业。次年,李建模同立信毕业生组织成立了立信同学会。
1931年,李建模晋升为陆同福布庄上海分庄经理,每年要去浙江、福建等地收帐。李建模目睹偏远农村经济凋敝,在福建浦城、赣东北亲闻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给他以极大的影响。
投身抗日
1933年,李建模在上海参与发起建立进步组织“进社”,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4年,随“进社”成员转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简称“武卫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上海地下党早期成员。李建模在梅李、浒浦等地发展进步团体,组织艺丝社,出版《艺丝》周刊,宣传革命思想。1935年,任武卫会上海分会主席。同年8月,又任武卫会总会党团成员、总会秘书长,还在家乡成立“武卫会”常熟分会,并建立了中共支部。1936年7月在苏州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入狱,一年后被释放出狱。
1938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派杨浩庐与李建模一起到
常熟市领导抗日斗争,创建
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1938年5月起,李建模任新成立的中共常熟县委书记。1938年10月任中共江南特委宣传部长兼常熟县委书记。1939年底兼任常熟县财委会主任。
红色管家
1940年4月,谭震林来东路主持抗日的全面工作,把常熟县财委会扩建为东路经委会,李建模任东路经委会主任。李建模除继续参与地方党务和政权建设的领导工作外,把主要精力放在财经工作上。李建模在理财方面的出色工作,受到组织上的重视。
1941年开始,李建模专职从事财经工作,任江南财政处长,新四军六师供给部长。在这期间,他在继续抓好田赋及税收的同时,领导各地组织各种类型的消费和生产合作社,开展劳资协商,扶持工农业生产,并建立工商管理制度,进行粮食调节等,使东路地区抗战财政自给有余。
1942年春,李建模调西路
茅山根据地工作,先后担任江南财经处处长兼惠农银行行长、新四军六师十六旅供给部长、苏南行政公署行政委员兼财经处长等职。当时敌人实行经济封锁,为了保证军政供给,改善人民生活,李建模领导财经处广辟财源,发行货币,并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对西路财经工作建立了系统的条例、章程,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遇难逝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新四军根据《
双十协定》撤往苏北。同年10月15日,李建模随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乘中安轮渡江时,因沉船与800多干部战士同时遇难,时年38岁。
个人生活
李建模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1943年,李建模写给母亲的一封家书中这样写道:“物价日涨,定必艰难,时觉不安”。 该家书曾于2020年6月赴京,参加《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抗日根据地创建与发展》专题展览。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作为财经干部,李建模经常布袋装金条、肩膀背现钞,经手的现金时常几万乃至上百万,可谓“腰缠万贯”。游击区资金监管很大程度靠干部个人觉悟,可是在家信中,李建模除了表达家境困难、未在经济上接济母亲的歉疚,没有丝毫利用职务之便补贴家用的想法,反映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无私风骨。
衍生作品
李建模是著名革命现代京剧《
沙家浜》中的主角郭建光的原型之一,郭建光是从三位
新四军战士郭曦晨、李建模和夏光姓名中,各取一字合成。
2021年6月16日,李建模母校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首演原创音乐话剧《永不停息的算盘声》,把李建模拿算盘当武器的革命故事搬上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