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珍(1873—1942),生于河北
涞水县。年幼时丧父,靠吃
百家饭长大,村里人看他可怜,把他送入戏班,为他找了条出路。于是,他入“永胜和”科班习梆子旦角,与程永龙、
刘永奎、李永利等为师兄弟,16岁即搭班演出,改艺名为“十六红”,后改为“毛毛旦”。1942年,宋永珍突发
心肌梗死病逝.。
宋永珍,这位在中国戏曲史上熠熠生辉的河北梆子演员,他的传奇故事如同一部动人的戏曲,引人入胜。他出生于河北涞水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家族以糊纸灯笼为生,手艺代代相传,然而生活却并不富裕。宋永珍的童年充满了不幸。五岁那年,他失去了挚爱的母亲,七岁时,父亲也离他而去。年幼的他,失去了家庭的
庇护,只能依靠乡亲们的接济和施舍度日,吃
百家饭长大。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击垮他,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更加坚强。
宋永珍天生眉清目秀、活泼可爱,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热爱戏曲,渴望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幸运的是,他的天赋和热情被“永胜和”科班的老师所发现,于是他被送进了科班,开始学习
梆子旦角。在这里,他与程永龙、刘永奎、李永利等人结为师兄弟,一同在师傅的严格教导下苦练技艺。由于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宋永珍很快就崭露头角。他能够主演《
金水桥》《
双锁山》等剧目,表现出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16岁时,他便开始独立搭班演出,艺名“十六红”,名噪一时。然而,宋永珍的性格直爽,爱管闲事,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他曾两次因为仗义执言而被权势之人送进县衙,导致“十六红”的名声在外,各个戏班都对他敬而远之。面对困境,宋永珍没有选择妥协,而是一气之下改艺名为“毛毛旦”,继续他的演艺生涯。
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宋永珍只身闯荡
山西省、
河北省等地。在
张家口市,他遇到了戏曲大师
侯俊山,并拜其为师深造。在侯俊山的悉心指导下,宋永珍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红梅阁》《紫霞宫》《大劈棺》等剧目成为他的拿手杰作。侯俊山对宋永珍的才华赞不绝口,举荐他进京投奔
田际云。在“玉成班”,宋永珍与
黄月山结为莫逆之交,一同在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他的《
红梅阁》一剧在京城引起了轰动,因其能戏颇多、戏路极广而备受赞誉。他还曾被选入
升平署为宫廷演出,然而却因一次不慎偷摘葫芦而被主管太监发现,遭受了毒打并被革去了宫里的差事。
离开“玉成班”后,宋永珍并未放弃他的演艺事业。他来到关外搭班演出,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底蕴红遍了
东北地区。然而,在他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贤妻的离世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情绪消沉
无心演戏,以赌博排解愁烦。幸运的是,在友人的劝告和
吉林省富绅
牛子厚的邀请下,他计划再度出山重返舞台。
宋永珍膝下有四男两女,每一个都是梨园中的佼佼者。长子宋紫君,作为一位琴师,常年辅佐四弟
宋宝罗,兄弟之间在舞台上配合默契,共同演绎出许多经典剧目。他的琴艺精湛,能够准确捕捉到演员的情感变化,为演出增添了不少色彩。次子益俊,文武老生,自幼便进入“群益社”学习戏曲。他勤奋好学,技艺全面,后来拜
李洪春为师,并易名为
宋遇春。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他的演技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成为了梨园界的一颗璀璨新星。三子宋益增,专攻丑行,同样也是在“群益社”坐科。他拜
梆子四大名丑之一的刘义增为师,学习丑角的表演技巧。为了怀念恩师,他易名为义增,将刘义增的艺术精髓传承下来。他的表演幽默风趣,深受观众喜爱。四子
宋宝罗,主攻老生行当。他在戏曲界的表现同样出色,继承了父亲的艺术风格,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他的演出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长女宋紫萍,专攻青衣行当。她扮相俊俏、嗓音甜美、表演细腻,被誉为梨园中的一颗明珠。然而,在她正值享誉之时,却不幸在上海
泰山公寓被姚祖舜杀害,年仅30岁。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梨园界,人们为她的离世感到惋惜和悲痛。次女宋紫珊,专攻花旦行当。她的表演风格活泼可爱、清新自然,深受观众喜爱。她曾得到
荀慧生的赏识并收为弟子,辗转各地演出颇受欢迎。然而,她在44岁时却因病在
青岛市过早地离世,荀慧生闻之甚为悲痛。
如今,宋家已是四代梨园世家。他们不仅传承了父辈的艺术精髓,还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为中国戏曲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宋永珍的子女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宋家赢得了无尽的荣誉和尊重。
1942年,正当其四子两女均已享誉舞台之时,他却因
心肌梗死而突然病逝,享年70岁。宋风云正同子女由津欲赴沪演出,得此噩耗立即返回京城,但次子遇春因演出合同未满,又无合适替换人选,不能立即返京奔丧。宋氏灵柩停放延寿寺(今已拆除)内,前往灵前吊唁的戏曲界名家及生前友好,连日来络绎不绝,
尚小云亲率
荣春社部分弟子前往灵前叩拜,
宋遇春返回后,由其师
李洪春等出面,由当时外二区警界一位文书前面开道引路,灵柩竟从繁华的大栅栏街道穿行,沿路两旁均设有茶桌,这在当时是极为稀少的场面,又绕道迂回樱桃斜街的“梨园公会”,送往
陶然亭公园松柏庵梨园义地安葬。后因
沈玉斌于该地建立“艺培戏曲学校”,迁坟至南苑集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