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春(1899-1990年4月9日),原名李春才,祖籍
江苏省南京市,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洪春7岁入长春科班,拜在小生
陆华云名下。11岁时,科班解散,便在北京搭班演戏。他初学小生、武生,常演《雅观楼》的
李存孝、《
乾元山》的哪叱,后又受教于
刘春喜、
姚增禄、陈春元、丁连升等人。1919年,李洪春跟随
王鸿寿学习
关羽戏。1981年,李洪春还根据《三国评话》编写一出武戏《张飞战古城》。1986年,他参加为残疾人福利会筹款义演,出演《古城会》《刮骨疗毒》的关羽。1990年4月9日,李洪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李洪春1899年出生于武术世家。祖父李友明到北京后为
程长庚的“三庆班”做武术教员。父亲
李春福幼年在山东曲阜衍圣公府办的科班坐科,与
李连仲、
路三宝等同科,后到北京,曾搭
谭鑫培的同庆社唱老生。
李洪春7岁入长春科班,拜在小生
陆华云名下。1907年,因陆华云逝世“
长春班”解散,李洪春则回家随父学习武戏。1908年,光绪、
慈禧相继病逝,在所谓“国服”期间,北京照例不准唱戏,为生活计,始改名李洪春随父去
保定市、
天津市、
山东省、
山西省、
河南省等地演出。十四岁时,拜
刘春喜(谭鑫培弟子)为师学“谭派”戏,同时也向丁连升、赵春瑞等学习“黄(月山)派”武生戏。他初学小生、武生,常演《雅观楼》的
李存孝、《
乾元山》的哪叱,后又受教于
刘春喜、
姚增禄、陈春元等人。之后李洪春曾南下河南,拜入名武生葛文玉门墙。此时期,他饰演了《
雪拥蓝关》的
韩愈、《表功》的
秦琼、《截江夺斗》的
赵云。
1919年,他在湖北遇见了
王鸿寿。王鸿寿的
关羽戏,使他倾慕异常,由湖北追随到了
扬州市,王鸿寿见他求教甚殷,便收作弟子。之后李洪春不仅王鸿寿创演的“关羽戏”,他都完全继承下来,其它如
连台本戏《洪杨传》全部《岳传》戏以及《扫松》《夸才》等王鸿寿的代表作,也都得其亲传。李洪春在王鸿寿全部的36出关羽戏之外,根据历史传说和《三国评话》又编演了《
白猿教刀》《阅军教刀》《收姚斌》《破羌兵》《教子观鱼》等,发展为40余出,进一步丰富了“关戏”剧目。
1965年,李洪春正式退休。1981年,李洪春根据《三国评话》编写一出武戏《张飞战古城》。1984年,以86岁高龄在北京
中山公园登台演出《训弟》。1986年,李洪春参加为残疾人福利会筹款义演,出演《古城会》《刮骨疗毒》的
关羽。1990年4月9日,李洪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在关羽戏的唱法上,李洪春善于运用
昆曲、
吹腔、梅花板、
拨片、西皮、
二簧、
唢呐二簧等曲牌、板腔的唱法,因戏设腔。例如他演《
单刀会》的关羽,江东赴会一场,在船上唱[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乘西风小舟一叶”接〔喜迁莺〕到[刮地风]“恰便似虎入羊群何惧尔曹”一套曲子,虽宗
南音,按
苏音发声吐字,却也间用徽音,并且糅进一些拨子的唱法,不仅唱得韵味醇厚,尤其显出关羽叱咤风云、大勇大智的英雄气概。对
关羽戏的念白,他既不按老派红生念法,也不是红净的念法,而是撷取了文武老生的庄重沉实、武生的刚毅和花脸的粗犷朴实的念法综合起来化为别具一格的“红生”念白。
李洪春演关羽戏,打破了把关羽作为“关圣”或“神”的
迷信思想,并且突破关羽是“关夫子”要“儒雅”的传统:他注重从“威镇
中原地区"的威猛上来表现关羽这员“五虎上将”,注重演“人”。他允文允武而侧重在以武取胜,因而在做工身段以及刀式、趟马等武舞动作上,不受旧传统的拘束,有较全面地发展创新。他演
关羽戏的武打,突破所谓“关公未遇三合之将”因而只用举刀、戳刀、托刀几个招式的传统演法。他要“
青龙偃月刀”是根据“关王十三刀”式演化为“劈、砍、抹、剁、横、撩、扫、推、涮、闪、攻、挡、展翅”13 招,又把这13招,为每招各分3式,在各式中又着重于功架造型的优美。其姿势传神入画,而且有儒雅隶穆的气概。他演出的关羽戏,是继承南派--
王鸿寿,兼收北派--
谭鑫培、
王凤卿和
河南省派--葛文玉之长,从剧目到唱、念、做、武、舞艺术,都有比较全面的发展创新。他在40年代即被同业称为“红净宗师”。
李洪春曾先后在国剧研究社、
斌庆社、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荣春社、鸣春社、上海戏校、西北戏校和中国戏曲学校任教,培育出许多京剧演员。其弟子有:
李万春宋遇春、
王金璐、
李和曾、
曹艺斌、
袁金凯等及其子李金声、李玉声、李润声、李世声等,都兼演
关羽戏。此外,
奚啸伯、
高盛麟、
李少春、傅德威、
姜铁麟、
茹元俊、齐和昌、米玉文、
马长礼等,也都曾执弟子礼向他学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