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安道
高丽王朝后期大臣
崔安道(1294年—1340年),高丽后期大臣,蒙古名那海,意为狗。他曾在高丽忠宣、忠肃、忠惠三代君主的朝中任职,是高丽王朝后期的一位重要大臣,官至同知密直司事,并在元朝担任太府监太监。崔安道因其受宠幸而被《高丽史》列入“嬖幸传”。
人物生平
崔安道,原籍海州,后定居于龙州(今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他的家族有深厚的军事背景,曾祖父崔光是龙州副户长,祖父崔大富和父亲崔玄都担任武官。崔安道的母亲淑嘉皇贵妃曾是高丽宫廷的宫女,因此他自幼便在元大都王璋服务,并掌握了蒙古语和汉语。
崔安道在十五岁时从散员晋升为郎将,后成为王焘的亲信,与元朝官员李宜风一同受到忠肃王的宠幸。在延祐四年(1317年),他被任命为护军、太常大夫,并获得金紫服饰的赏赐。然而,由于他偏袒许庆而与曹頔产生争执,曹頔是忠宣王的人,因此他遭到曹頔的怂恿而被忠宣王治罪,经历杖责后被流放至海岛,但不久后被赦免,并继续受到忠肃王的宠信。
至治年间,当忠肃王被元大都扣留时,崔安道始终陪伴在旁。泰定初年,元朝曾计划废除高丽,改为直辖行省,但崔安道与金怡等人利用在元廷的关系成功阻止了这一计划。因此,在泰定三年(1326年)和泰定四年(1327年),他两度被王焘封为一等功臣,并获得田地和奴婢的赏赐,官位也相应提升。
然而,在忠肃王神狙宫中不理朝政的时期,崔安道与其他官员一起掌握了权力,他们滥用职权,被台谏弹劾。在致和元年(1328年),由于沈王王暠一派向元朝攻击忠肃王,元朝派买驴去高丽调查,崔安道担心被降罪,但买驴并未查出问题便回国。同年,崔安道因私吞赠送给买驴的财物而被忠肃王流放海岛。然而,他在平州滞留并四处游玩,甚至对当地官员施加鞭挞,最终在天历二年(1329年)被王焘召回。
至顺元年(1330年),崔安道被高丽忠惠王任命为密直副使,并随后担任监察大夫,之后还调任同知密直司事,并获得“协谋同德功臣”的称号。他的儿子崔璟(后改名崔源)在十余岁时便成功登科,尽管当时并无学问,且因崔安道的行为而遭到台谏的反对。崔安道在元朝也获得了高官厚禄,历任征东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中尚监丞、奉议大夫、太府监少监朝请大夫和太府监太监、中议大夫等职位。然而,在至元六年(1340年),当他准备回国时却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官职升迁
延祐四年(1317年)拜护军、太常大夫,赐服金紫。
泰定三年(1326年)、泰定四年(1327年)两次被忠肃王策为一等功臣,先后获赐田400结、奴婢40口,官位也升为鹰扬上护军、军簿判书。
至顺元年(1330年)被高丽忠惠王任命为密直副使,次年二月拜监察大夫,不久调任同知密直司事,获赐“协谋同德功臣”之号。
至元二年(1336年),转太府监少监朝请大夫
至元六年(1340年)又转太府监太监、中议大夫。
人物成就
政治与外交
阻止元朝废除高丽计划:在泰定初年,元朝打算废除高丽国,改为直辖行省。崔安道与金怡等人在元廷动用各种关系,极力阻止这一计划的实施。他们成功地说服了元朝高层,最终使这一计划未能执行,保住了高丽的独立地位。
出仕元朝,维护两国关系:崔安道不仅在高丽王朝担任要职,还出仕元朝,官至太府监太监。他在元朝的职位使他能够更直接地影响两国关系,为两国之间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维护国内稳定:在高丽王朝内部,崔安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通过政治手段,稳定了国内的局势,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军事成就
军事才能与贡献:崔安道在军事上也有所建树。他通晓蒙古语和汉语,这为他与元朝的军事交流提供了便利。他曾在多个战役中表现出色,为高丽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人物关系
曾祖父崔光(龙州副户长)
祖父:崔大富(武官)
父亲:崔玄(武官)
母亲:金氏(赠大兴县君)
妻子:具氏(具艺之女,封博陵郡君,其兄具荣俭是朝鲜王朝重臣具致宽的高祖父)
儿子:崔濡、崔源、崔淑臣、崔文丘(后二子中有一子改名有龙)
女儿:四女,前三女嫁印珰、金有温、林熙载,最后一女不详
人物争议
滥用职权
卖官鬻爵:在忠肃王时期,崔安道与金之镜、申时用、僧祖伦等人擅权柄,利用职权卖官鬻爵以谋私利。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朝廷的纲纪,也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阻碍改革:王焘十二年改革旨在加强王权,侧重于政治改革。然而,崔安道等人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卖官鬻爵、紊乱纲纪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改革的顺利推行。
鞭挞当地官员:崔安道因罪被忠肃王流放海岛。然而,在流放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前往海岛,而是在杨广道到处游山玩水,甚至对当地官员任意鞭挞。这种行为显示了他对权力的滥用和对法律的漠视。
滞留不前:崔安道在平州滞留十多天才出发,也不去岛上,而是在杨广道到处游山玩水。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流放的规定,也显示了他对王焘命令的轻慢和无视。
人物评价
崔安道在政治上颇受宠幸,但也被指与金之镜等擅权柄,卖官鬻狱,阻碍改革的顺利推行。
他的一生与高丽元朝的关系紧密,其政治生涯充斥了起伏和争议。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官职升迁
人物成就
政治与外交
军事成就
人物关系
人物争议
滥用职权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