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蝾螈(
学名:Cynops orphicus)是
蝾螈科蝾螈属的一种
两栖纲。它的体长约为7-9厘米,背部和体侧呈黑色。潮汕蝾螈主要栖息在海拔1400-1600米的沼泽地。它以
捕食蚯蚓、
甲壳亚门、
欧洲尘螨、昆虫及其
美国白灯蛾为食。潮汕蝾螈分布于中国
潮州市地区,被列为中国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之一。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汕头。
成体:全长74毫米,头体长46毫米左右,体长为头长(吻至肛)的3.25倍,头扁平,前部圆,吻端钝圆,突出下唇,吻棱明显,颊部甚倾斜;上唇两侧有唇褶,延伸到口角;上、下颌具细齿,犁骨齿在内鼻孔前缘汇合,中段
分叉形成“∧”形;舌前部短,远窄于口腔的宽度;眼小,略倾斜,眼径小于鼻孔至眼的距离或鼻间距;耳后腺弱,后端略弯曲且具斜沟;头背面光滑,平坦,略凹,头后部有“∨”形隆起,与背中央脊线相连,背脊略凹,在尾基部前隆起。
四肢短小,前肢略长于后肢,粗为后肢的1/2;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或达对方掌、部;指、趾较细,逐渐变细,端部尖出;掌、蹠突略显或明显;指长顺序为3、2、4、1,趾长顺序为3、4、2、5、1;第五趾基部具蹼。尾长与头体长
相等或略大于头体长,特别是
雌性尾较长;背、腹
尾鳍褶适度高,在尾基部的背、腹鳍褶边缘相平行,末端窄至尖出。肛孔边缘肥肿状隆起明显,
肛裂长大于肛部隆起的高度,后部分开,肛缘具细横沟。
皮肤光滑,背面有小疣粒或呈
植物病原线虫状;腹面具小疣粒;体侧几无缝纹,有肋沟14条左右,但不太清晰或在背侧部位清晰;颏部和咽喉部几乎无纵纹或横沟。生活时体背面黑褐或浅黑色;体腹面鲜橘红色,其黑斑点多少和形状变异颇大,咽喉部有4个大斑或为不规则的橘红色大斑,体腹侧有不规则黑斑点,彼此相连或不连,在腹部中央形成1条不规则相当宽的纵行橘红色带,有的个体纵带纹不明显。前、后肢基部腹面和掌、蹠部各有一橘红色斑块;肛边缘为橘红色,后部黑色。尾部腹鳍褶基部3/4为鲜橘红色;尾后部1/2为浅橘黄色,背、腹鳍褶具有黑色斑点。液浸标本背面浅褐色,腹面浅黄色(生活时为橘红色)。
潮汕蝾螈生活于海拔640~1600米的山区。繁殖期成螈多在静水塘和沼泽地内活动,常栖于水深1米左右水草较多的水塘内,塘底
腐殖质厚。曾在野外见到一群
蝾螈在水底争吃一条蚯蚓;在室内饲养时,该螈可吞食一条长65毫米左右的蚯蚓。也可喂食小鱼、小虾和昆虫等。
潮汕蝾螈,进行非抱对的
体内受精。当
雄性个体感知到周围有
配种机会时,迅速地逼近
雌性,来到雌性头部前方,通过吻触的机械刺激方式与雌性进行交流,吸引雌性的注意力。雌性在追随过程中其泄殖腔在通过精子囊上方时将精子囊纳入体内。当雄性确认雌性纳入精子囊后,转身将雌性的腹部咬住,使雌性身体出现一定时间的僵直不动,以保证雌性纳入的精子被完整储存。储存在泄殖腔区的精子将在雌性排卵时对卵进行
受精卵。
日本有剑尾蝾螈(Cynops ensicauda)和红腹蝾螈(Cynops pyrrhogaster)两种。
蓝尾蝾螈(Cynops cyanurus)有两个亚种,
指名亚种(Cynops cyanurus cyanurus)见于贵州水城,
蓝尾蝾螈楚雄亚种(Cynops cyanurus chenggongensis)见于
云南省中部;
潮汕蝾螈(cynops orrphicus)分布于中国
潮州市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
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1年2月,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该螈栖息地的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
种群数量很少。
胡淑琴等《福建省两栖动物查调报告》(1978)一文记载,在福建省德化海拔1400~1660米的山区采到
东方蝾螈(
蝾螈属 短头怪蝠蚤东方亚种)标本167尾。经费梁和叶昌媛对该地标本的进一步研究,并对比研究了保存在巴黎自然博物馆的潮汕蝾螈(Cynops orphicus)的副模标本MNHNP1980-4096和4098号以及江建平采于广东潮州的标本,同时还核查了浙江的东方蝾螈地模标本。结果认为原记载福建德化地区的“东方蝾螈”标本体腹面黑色斑点或多或少连缀,橘红色在腹中线形成纵条纹,此特征与潮汕蝾螈
一次文献记述的特征相符合,而与东方蝾螈
浙江省的地模标本体腹面黑斑少而分散、橘红色在腹中线不形成纵条纹等特征明显有别。因此,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建议将
福建省德化地区的原载名为“
东方蝾螈”的标本改订为潮汕蝾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