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图
南宋李嵩创作纸本水墨画
《西湖图》是传为南宋李嵩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藏上海博物馆
《西湖图》以纸本水墨图绘西湖全景,画中心突出明净湖水,四围群山环绕,雷峰塔孤山、双峰插云、断桥诸名胜皆隐现于烟锁雾迷之中,画风上于马远夏圭之外,自出机杼。全图工笔和写意兼用,墨色清淡洗炼,并充分发挥渲染功能,使湖上晨霭晓雾和旖旎春光跃然纸上。
画作内容
图卷引首,沈周书“湖山佳趣”,卷后有秀水吴瑶七绝,赞美画家描写西湖春景之清秀,嘉禾金礼七律,点出画上“晓山”,“春水”,“人生行乐处也”。该图上部写湖西山峦起伏,南北两高峰对峙,苏堤横卧,六桥隐约可辨,而湖水占了全卷一半。下部为湖东,是全图最近处,却不写细节,只露出几座高耸的城楼,自左向右一字排开,形断势连。
画幅右角“仇远”白文方印。画幅左右两角各钤“两山”半截不同朱文印。画幅还钤有谓谢淞洲收藏印“淞洲”、“希之”等朱文印。画幅上部和骑缝处还有十一个不同大小及形状的乾隆印:“古稀天子”、“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石渠定孺”、“太上皇帝”、“中心止水静”、“三希堂精鉴玺”等朱文印,“乾隆鉴赏”、“宝笈重编”、“寿”、“宜子孙”等白文印。
画幅引首为沈周所书:“湖山佳处”,款识:“石田”。钤:“南”、“山石翁”、“煮石亭”等印。边角钤有:“莱臣心赏”、“于腾之印”。
引首与画幅之间隔水有爱新觉罗·弘历弘历题诗:“境即图中图更披,湖山印证契神姿,六年寤寐遐不谓,一勺清冷宛若斯,每惬崇情将妙理,宁关急管与繁丝,秘珍近远如何答,塔是雷峰好在时。丁丑二月题于西湖行宫御笔。”钤:“乾隆宸翰”、“水月两潋明”等朱文印。
画幅与跋之间隔水有八方印:“八微念之宝”、“于腾私印”、“飞卿珍玩”、“青笠绿蓑斋藏”、“林哪隐居”、“臣庞元济恭减”、“庞莱睁珍藏来元真迹”、“虚斋鉴定”等。
画卷后跋有两题:1:“江山湖山春最秀,江水湖水春最清,买舟南游作胜览,此行绝似登蓬赢。秀水灵潘。”钤:“鸡瓮啦天”朱文印。2:“锦缆牙作胜游,天涯好景落扁舟。吟看一路晓山碧,卧听满汀春水流。诗洒有墙寻李杜,乾坤何处访曹刘。人生得意须行乐,花待萧萧两鬓秋。嘉禾金礼。”跋尾备三方收藏印:“庞莱臣珍赏印”、“行父”、“受私印”等。
引首浙隔水及题跋后隔水还有四方庞莱臣收藏印:“得修鑫”、“是兴陇氏珍藏”、“虚斋墨缘”、“得修鑫主人珍藏图书”等。
创作背景
两湖的园林建筑兴起于南宋时期,当时南宋的封建统治阶级向北方女真贵族屈辱投降,换取了暂时相对稳定的局面。赵宋王朝无意收复北方失地,偏安一隅,沉醉于声色犬马,尽情纵乐的腐朽生活之中,统治者把临安区杭州市)作为国都,大肆营造。同时,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也需要对西湖进行开发和美化,两者的紧密配合,促使园林建筑的应运繁华,成为当时达官贵族和一般市民游览享乐的优美胜地。也为后人留下了旅游胜景,成为人们常喻的佳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称,《西湖图》卷,就是在这种社会现实情况下创作的。
画幅尾部有一极小款识:“李嵩”。此画款识,颇有争议,它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市担婴戏图》页中有年款“嘉定庚午(1210年)李嵩画”作比较,笔性有很大差异,《市担婴戏幽》款识用笔尖而细,《西湖图》款识用笔工而实。故有人认为:《西湖图》中的“李嵩”款识为后添款,当属南宋无款。上海博物馆亦定此画为宋佚名作品。
艺术鉴赏
构图
此画为横式画卷,展开画卷,只见画面上炯云迷茫,水波粼粼,气势旷远,呈现一派临安风光。这是画家采用全景式构图法,将西湖中诸多名胜奇境尽收眼底。再鸟瞰远眺,又将个别景致略加调整,求得构图韵致的更加合理。画幅正中央远景,是群山环抱的外湖,亦是经意留出的空白作湖面,湖水宽阔,碧波荡漾,扁舟点点,来回穿梭,河岸两旁雷峰塔、保仿塔遥遥相对:近景,湖滨上用界画笔法勾出楼亭,高耸的楼阁,有的在丛树中隐现或露出屋顶,或隐约可见,在临湖处却见倒影,白左向右一字排开,形断势连。画的左边,为连绵山脉,山势平缓,林木丛生,形成郁郁葱葱的一片绿茵,在树丛之上雷峰塔高耸地屹立其间,群楼屋宇栉比,时断时续地连成一片;湖的右边,跨过断桥为白堤,是孤山景色。从孤山隔湖右望,为一幢幢楼阁水,排列有序,其后山林掩映,后面是里湖及保仿塔,湖上波平如镜,毫无波纹。保仿塔屹立,十分壮观。中间空白是湖面,湖上风催涟漪,浪遏飞舟。整个西湖周边有宝塔庙宇,舟桥堤,远近山峦、楼台水榭及环湖的群峦等自然景物及人工建筑共同点缀。如此庞大的场景繁而不乱,而且虚实处理相当精到。
技法
画家如是勾描意在以此挽住湖水,使其显出回旋之势。右为湖北,前面孤山横卧,白堤斜出,后面是里湖及宝石山与保傲塔。左为湖南省雷峰塔形体特大,而且界画相当工整,与全卷的意笔不相称,这也许是因为“雷峰夕照”在西湖十景中特别著称,更有传诵一时的尹廷高七绝:“烟光山色淡溟漾,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在画家的笔下,融会了远近的景物,连绵重深与豁然开朗相辉映。山温水柔,波平如镜,一片优雅秀美,而一切都出于水墨,更为难能可贵。
作者摒弃院体山水的笔笔工整、富丽堂皇,强调法或勾勒填色,而采取洗练、清淡的水墨,写出近景与远景,并充分发挥渲晕的功能,使湖上晨霭晓雾,苍翠欲滴的风光跃然纸上。画家还善于运用留白当黑的手法,空白的湖水占了很大面积,既没有水纹,也不加渲染,而小舟点点,寓动于静,别具生意,给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既写实又概括的动人笔墨,表现了画家长期观察、苦心经营、多方探索而又不拘一格的技法水平。尤其是在远处、细处的画面的有限空间,将楼阁参差、屋宇栉比、人物动作、器物形状等等,描绘得十分真实,毫不觉得局促牵强。
名家点评
朱元璋:“朕闻杭州市西湖,今古以为美赏,人皆称之,我亦听闻,未见。一日阅李嵩之画,见西湖图一幅,其上皴山染水,界画楼台,写人形而驾舟舫,举棹擎桡,飞帆布网,抛纶掷钓,歌者音,舞者旋,管弦者则有笙瘠,其为湖也,汪洋汗漫,致景者若是,可不乐乎。”(厉鹗《南宋院画录》卷五引)
后世影响
《西湖图》是所传最早的杭州西湖图像,这幅图像未必是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笔法最精湛的画卷,似却是最能展现南宋西湖全貌的作品,现已成为西湖宣传的重要名片之一。
重要展览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于2019年4月13日起恢复开放,《西湖图》在该馆中恢复展出。
作者简介
李嵩(1166—1243),宋代画家。杭州市(今浙江杭州)人,少为木工。后为李从训养子,并随之习画。历任光、宁、理三朝(1190~1264)画院待诏。工面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又长于界画,台榭亭阁主次分明,繁面有致。其《骷髅幻戏图》,骷髅似人,表情丰富,用细劲之线,设谈之色。刻丽精细。《花篮图》的花卉各异,深戈反正,清雅明丽,生意勃勃。另有作品《西湖图》《南宋李嵩月夜看潮图》《清溪渔隐图》《货郎图》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艺术鉴赏
构图
技法
名家点评
后世影响
重要展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