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殿始建
宋朝,当时名为新店,位于峨眉大山之麓的七里坡下,海拔2540米,原为接待香客食宿之所。
明朝万历年间,接引殿重建,供奉接引佛,改名为“接引庵”,又称朝阳阁,明末殿宇朽败。
清代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蜀人赵皇捐钱重建,闻达和尚重修佛殿,再塑金身,改名“接引殿”,
康熙,寺僧再建。
乾隆,铸有铜铁
十八罗汉。1916年,接引殿被火烧毁,1919年,再次重建,因工程浩大,于1927年再次修建完成。建成后的接引殿殿宇崇宏,佛像庄严,法器华贵。1953年,接引殿又经大火,后仅恢复一殿。该寺原址在1982年用于修建索下站,1995年在距原址100米外重新恢复,1997年落成,同年举行了开光法会。截至2022年,接引殿是金顶景区有5座寺庙之一。
从
峨眉山金顶的日照霞光四射,到山下接引殿冰雪覆盖,这就是峨眉山.一个奇特的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988年在接引殿侧新建的直达金顶的客运索道。全长1168米,它由海拔2540米的接引殿直达海拔3048米的
卧云庵,人坐索道车厢中,俯看众山烟云缥渺,翠岚重叠,幻化奇纱。金顶索道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单跨最长、坡度最大、设备好、安全舒适的客运索道之一。来历
接引一词为佛教用语,是引导,教导的意思.根据佛教传说,在释迦牟尼未出世前,世间已有佛的出现,这个佛就是"接引道人",便是释迦牟尼前的
如来佛祖,此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据无量寿经卷上记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
接引佛.在此离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传说中是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又称"接引佛".
接引殿是
峨眉山主要寺院之一,始建于宋朝名为新殿,明朝扩建为寺,称接引殿,也称朝阳阁,明末殿宇毁,佛像倒卧荒草丛中,清
顺治,
河北省一80余岁老人朝山至此,其心不忍,发誓七日不食,露坐雪中,向游人募化。老僧已饿六日,恰遇川人赵翊凰登山,大为感动,回
成都市劝说
总督李卓捐金修复,由闻达和尚办理。
1917年毁于火,现仅存一
罗汉堂,后来圣钦和尚继续扩建,筑殿三重,成为山中主要寺庙之一。庙内有接引殿,供
接引佛塑像,
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塑像,两旁供
摩诃迦叶和
阿难陀.
寺中建筑,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接引殿一年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被冰雪覆盖,在接引殿的周围长有很多长青的
松柏,显得整个殿宇更加庄严肃穆,而这些一年四季本该长青的树木,在冰雪的覆盖包裹之下有一种雪树
银花的美。现在
峨眉山佛教协会正在抓紧恢复此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