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国际多媒体,简称“霹雳”,是
台湾省著名的电视布袋戏企业。主要从事节目录制,电影拍摄,书藉出版,边精品,音乐编制,国内、外业务推广及开发,国际影展的参与,
卫星电视台等多项。
正文
霹雳国际多媒体,简称“霹雳”,是台湾著名的电视布袋戏企业。霹雳董事长
黄强华、总经理
黄文择兄弟继承父亲──台湾布袋戏大师
黄俊雄在云洲大儒侠
史艳文的基础上,从1980年代后半期开创霹雳系列剧集,获得录像带出租市场与年轻
族群好评,而逐步发展成今日的规模。
公司简介
该公司代表作为
九千胜系列作品,此外还曾发行《黑河战记》 、《天子传奇之开周纪》、《
火爆球王》等电视布袋戏,并曾于2000年推出布袋戏电影《圣石传说》。其他著名公演纪录则包括:1996年在
台北市皇冠小剧场演出《霹雳狂刀》、1998年于两厅院演出舞台剧《狼城疑云》、2008年于大甲镇澜宫演出《神州风云录》等。
霹雳位居
台湾省最大的电视布袋戏产业,在总产与出片速度上均领先
黄文耀《天宇》、
黄俊雄/
黄立纲《金光布袋戏》、萧建平《神魔》等系列布袋戏。该公司除以长篇作品霹雳系列吸引广大出租消费者与电视观众外,各种周边商品如:木偶、剧集原声带、单机游戏、线上游戏及其他人物商品,也为霹雳带来相当商机。荣誉则包括:2005年《
霹雳九皇座》导演王嘉祥获得九十四年度电视
中国音乐金钟奖戏剧类导演奖、2006年
九千胜夺得台湾
意象票选比赛第一名等。
沿革发展
1970年,在
台湾电视公司(台视)编审组组长罗朝梁引介之下,以云州大儒侠史艳文系列布袋戏登上电视舞台,于
台湾电视台连演583集,一度创下97%的高收视率。然而到了1973年,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新闻局以“妨害农工作息”为由禁演电视布袋戏,造成1975年~1982年间布袋戏于台湾电视频道绝迹。1982年后,布袋戏虽解禁,但
黄俊雄布袋戏收视率大不如前,遂转战新兴的录像带界。然而当时录像带代理商将版权费压得过低,尽管黄俊雄布袋戏出租率不恶,但其实是赔本出售。
黄俊雄长子
黄强华、次子
黄文择于是年接手黄俊雄电视布袋戏团之后,先借着一定的出租占有率为筹码,对代理商调涨版权费,将债务清偿完毕;之后创立大霹雳节目录制有限公司进入录像带市场。此外,大霹雳在霹雳系列剧情中逐步淘汰旧有的
史艳文、
藏镜人、
独眼龙等角色,并于1988年《
霹雳金光》剧集之后陆续带出
素还真、
谈无欲……等新人物,之后则于《
霹雳至尊》、《
霹雳异数》先后引出
叶小钗、一页书两名经典人物,从此获得市场好评,并逐渐在有线电视频道播放
九千胜节目。
1995年,有线电视频道U52的经营者由于无法偿还与霹雳的债务,遂将电视台转卖给霹雳。霹雳买下该电视台后,将其改名为“霹雳卫星电视台”进军有线电视市场,一方面于自有频道播放旧剧,一方面成立“霹雳会”集合观众群,并发行会刊、原声带。之后,霹雳陆续透过异业结盟,如与
智冠科技合制游戏《霹雳幽灵箭》、和城邦出版集团旗下出版社霹雳新潮社
Inc.共同发行书籍、与
黄玉郎的
玉皇朝集团有限公司及
郑问合作发售漫画《
大霹雳》……等,扩大社会可见度与在年轻
族群间的影响力。2000年,霹雳发行电影《
圣石传说》,创下打败《
玩具总动员2》在台票房的纪录。
2000年,“大霹雳节目录制有限公司”改名为“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下辖制作部、霹雳卫星电视台、开发部、海外部、“巨邦国际行销股份有限公司”与“创世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E-PILINetworks)。截至2008年,霹雳国际多媒体已于云林虎尾总公司设有规模逾万坪的片场,也设有台北办公室。
摄制团队
编剧部份
早期(约《霹雳异数》以前)由本名
文章的
黄强华主导;到1993年的作品《霹雳狂刀》之前,为王瑞碧、杨月卿等人所编写。之后分工愈趋细腻,设立有专属的编剧组负责撰写剧情,由
黄强华总审、指导,并维持这样的编制至今。
其他曾参与编剧工作,和仍在职的成员包括:邱继汉、林奎协、
庄雅婷、席还真、罗绫、欧阳莹、苏雅雪、
三弦琴、周郎、廖明治等人。
配音方面
所有的角色台词都承袭传统布袋戏的方式,一人配音,由号称「
八音才子」的
黄文择担纲演出;至今唯一的例外,为2000年的电影《圣石传说》中,邀请
李宗盛、
王伟忠、
萧蔷、
柯一正等名人为汉语版配音。
拍摄部分
从早期
黄俊雄时代的美地坞广播电视录制有限公司发展至如今的霹雳国际多媒体。该公司在云林虎尾拥有占地逾万坪的片厂。每天四班24小时拍摄。编剧群之一的
三弦曾于个人部落格表示,片厂拍摄进度比出租进度领先半年以上。
配乐部分
早期
知识产权不发达时,设有灰姑娘音乐工作室,专司选用各种
罐头音乐与现成的音乐名家作品进行配乐。随着知识产权的发达与时代进步,从1998年之后成立无非文化、2002年之后亦与动脉音乐合作,制作布袋戏配乐并发行各种原声带。著名的创作者与演唱者包括:孙敬凡、
阿轮、
屠颖、洪信杰、
吴骏毅、艾玛、
章世和、
荒山亮、
黄妃等。
营利方式
影音出租
将最新出的剧情录制成DVD(早期是录像带、VCD),分送至出租店出租。维持每周五发行两集新剧集的进度,代理商则为巨邦国际行销
Inc.。
电视播映
较旧的剧情于霹雳台湾台播出,
九千胜新旧剧情之间大约差六个月的时间。
外围商品
与无非文化、动脉音乐、霹雳
新潮社等合作,并设立霹雳精品店,销售书籍、杂志、木偶、玩具、海报、影音DVD、剧集原声带、马克杯、纪念品......等商品。
作品概述
霹雳布袋戏
该系列电视布袋戏是霹雳国际多媒体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也是该公司最主要的出租营利来源。主要角色
素还真的剪影则成了霹雳
卫星电视台的
标志。
霹雳于1994年推出的作品;叙述黑河流域的武林故事,共30集。此剧集使用坑道
布景的新技术,而成为之后电影作品圣石传说的技术基础。曾获得
中原地区1995年
金龙奖。
《狼城疑云》
霹雳于1998年演出的舞台剧,叙述
素还真在「狼城」解破盗剑风波与城主被杀疑团的故事。
《圣石传说》
霹雳于2000年推出的布袋戏电影,曾创下打败同期上映好莱坞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2》在台票房的纪录。
火爆球王》"\u003e
《火爆球王》
霹雳于2001年推出的汉语时装布袋戏。叙述未来世界里一群死囚之间的爱恨情仇。编剧为欧阳莹。限于技术问题,本系列仅发行10集即告终。
《天子传奇开周记》
霹雳于2001年推出的古装布袋戏;剧情改编自
香港特别行政区漫画家
黄玉郎的《
天子传奇》,叙述商末
纣王无道,
姬发与
姜子牙如何开周立国的故事。
作品特点
剧情不同于《云州大儒侠》时代标榜正直好人
史艳文的风格,而以诡谲多变的权谋斗智和江湖争霸为主轴。剧情编排和谋略运用,也较金光布袋戏缜密长远。然而重视正义与道德的普世价值观仍能在剧中见到。例如:主角
素还真的温文儒雅与智勇双全、侠客叶小钗的
禅定修行与侠义作风、圣僧一页书的果决能断与菩萨心肠、正道群侠牺牲小我以弭平战祸......等,皆是人性光明面的反映。
另外,剧情的重心也从外向内推展。从史艳文时期堆砌大量武戏与许多角色快速出、退场的风格,演进为更重视不同立场人物在矛盾中的心路历程。人物的思考和抉择也更臻复杂。例如:正道领导者素还真在面对世人质疑下,依然不辞劳苦奔波奉献、
江南第一才女风采铃在感情与任务间挣扎的痛苦、侠客
崎路人愿意为正道牺牲的自我追寻、风月幽楼二楼主
慕容婵在爱情与世仇之间的犹豫、东瀛黑流派宗主
普生大师对故国和中原的认同矛盾、武痴传人蜀道行的
角色冲突、反派智者寂寞侯童年创伤对人格的影响、混血杀手月漩涡对自我身分的认同......等,皆以人性刻画为重点。
天马行空的时代设定、故事发展
其剧情的特色,在于除了传统布袋戏中剑侠戏的基调,以及文戏里诗词文采和诙谐搞笑的特色之外,更发展出许多天马行空的剧情,包括回到过去的「时空圣战」、日本忍者、妖魔鬼怪、异次元世界(如灭境、集境、苦境、道境)、
ET(叶口月人)、
吸血鬼(西蒙等人)、机器人(
紫霹雳)、人造人(诡龄长生殿精华作品
无名)、生化人(奈落之夜.宵),以及许多类似现代科技的武器、道具(例如飞船九霄铁龙帆、潜舰瀛幡御龙艇)等等。
海外市场
2001年,霹雳与
南非的DistantHorizon公司负责人AnantSinght签下500小时播映权的合约,同意对方以每集一万美元的价格取得霹雳当年作品《
霹雳英雄榜之争王记》的
美国有线电视播映权。但根据双方说法指出,DistantHorizon在剧本、配乐部分并未取得霹雳的授权。
该公司在重新研究与解读情节内容后,耗费四年时间进行剧情改编与重新剪接、配音、配乐,将原本30集、每集60分钟的作品浓缩成共13集、每集30分钟以内的作品。新的作品被更名为《武林战士》(Wu-linWarriors),影集副标题也更改为简单易懂的《七星传奇》(TheLegendOfSevenStars),并于2006年02月05日首度在美国卡通频道(
卡通频道)播出,每周六晚间八点播出半小时。
《武林战士》(Wu-linWarriors)剧中对白皆以英文呈现,音乐也是
美国黑人的流行音乐改编,剧情与
人物设计则与原始的《争王记》内容大相庭。例如:霹雳剧中最受敬仰的哑巴侠客叶小钗,在该公司改编后变成心浮气躁、满嘴英语俚语的刀剑少年"Scar"(刀疤客);又如原始作品中聪颖自信的角色非凡公子被改编为任性吵闹的"Crybaby"、正道支柱
素还真变成二线配角"Healer"……等等,令不少
台湾省霹雳戏迷大为跳脚。根据台湾媒体引述报导,该公司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剧中的武打动作能吸引
美国观众,因此打斗情节将是表现重点,相对的也就把许多剧中人的对话删除。(郭春辉,2006年02月03日,中国时报)。然而本剧播出后并未受到好评,草草播出数集即遭停播,之后沉寂一段时间,方移至
美国在线公司(AmericanOnline)的儿童频道(KOL)重新播出。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1.魏培贤(1998)《霹雳通鉴》
台北市城邦出版。
2.张轩豪(2004).本土
文化产业的全球化─以
九千胜为例。
台湾交通大学传播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3.刘德臣(2007).地方文化产业全球化:以霹雳布袋戏为例。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4.《台湾壹周刊》掌中乾坤风华百年──黄海岱家族(目录)
5.《台湾壹周刊》掌中乾坤风华百年──黄海岱家族(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