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最终创立了以
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
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名词介绍
舜时,设庠为教,分下庠,上庠,七岁入下庠,庶老为师,十五岁入上庠,国老为师。
先秦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春秋时期,
孔子办学,开启了私学教育。
夏商时期的教育萌芽
相传在
夏朝,国家就设立了以“序”为形式的官方学校,到了商代中华文明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积累,并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新的学校形式“宗”。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发现当时的学校还被称为:大学、右学等,教育的对象主要面及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乐舞等为主,在天文、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而老师则由巫师、乐师或者政府官员充当。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而此时的教育依然一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出土于西周初期的《大盂鼎》记载,“女妹辰又大服,余隹即朕小学,女勿克余乃辟一人”,意思是大孟年纪很轻时父亲就死了,他继承了父亲的官职。
赵构就对他说:“你年纪这么轻就做官,我要你进我的小学。”。
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以中国古代的太学为例,它不仅为历代封建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并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
唐朝,中国曾以高度发达的文化吸引了
朝鲜、
日本等国的大批学生前来中国留学。中国古代书院也具有很大的特色,它注重学生的自学和讨论,有成套的规章制度,有多种多样的分科和独特的学风。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而且对当时的学术、学派的发展和形成,甚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风尚都发生过重要影响。
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更是名师辈出。从古代的孔丘墨翟
孟子荀子、
王充、
韩愈朱熹,到近代和现代的
蔡元培、
杨贤江、
徐特立、
陶行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古代,不仅有《
论语》《
孟子》荀子等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料的典籍,而且还有像学记这样精深的教育专著古代教育家们还概括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这些都是中国教育思想遗产中的瑰宝。
到了近现代,中国曾积极向外国学习,在教育制度上学过
日本、
德国、
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
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走过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最大的教训是在吸取时没有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分析、鉴别,忽视了中国的特点。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教育史研究来说都是一笔财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以
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
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经验是丰富的,在教育方针学制、课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创造,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今后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①加强断代史的研究,如
先秦教育史的研究、宋教育史的研究等。②对著名教育家思想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如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等。③加强专题教育史的研究,如师范教育史高等教育史少数民族教育史地方教育史的研究等等。
书籍名称
出版时间: 2009-10-1
开 本:大32开
I S B N : 9787533452742
定价:¥65.00
内容简介
教育史之内容,包括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实施状况及教育者生活等等,属于实际方面。政府的教育宗旨,学者的教育学说及时代的教育思潮等等,属于理论方面。但只将以
上所举的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情形,原原本本,按照时代先后,叙述一个明白,还不足以完成研究教育史者的任务。研究教育史者的任务:第一、在于说明历代教育制度及学说之变迁的原因;第
二、在于比较各时代各地方的教育之异同与升降;第三、则在于阐发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及统治阶级对于教育之如何利用;第四、尤在于以客观的态度批评历代教育之得失,并标明其特异之点。能够将以上所提示的种种方面,作一个有系统的叙述,以备今后研究教育者应取何种途径的一个南针,方可以成就一部教育史。
目录
编前语
上册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一 初民的生活
二 教育的起源
一 绪言
二 学校的起源
三 学官分三部
四 宫庭教育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一 周人最初的生活
二 封建制度的产生
三 最有权威的礼教之解剖
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制系统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一 教材
二 教具
三 师资
四 考试与升格
五 视学与养老
第三节 女子教育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一 社会之剧变
二 思想之怒放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一 老子何人
二 无为主义
三 禁欲主义
四 绝学主义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质论
……
中册
下册
理学教育思想
朱熹(1130一1200),
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著述繁多,主要教育著述有《白鹿洞书院揭示》、《
四书章句集注》、《童蒙须知》等。
1.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编撰的儒学基本读物《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影响很广,它刊印后很快便风行天下,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成为科举出题和答题的重要依据,成为各级学校必读的
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天命之性”就是“理”(性即理),是绝对至善的。他认为,每个人的形体气质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气质的个体对“天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气质之性”。所以“气质之性”是因人而异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通过“变化气质”,使“气质之,III”接近“天命之性’’(接近“天理”)。气质中最不利于“天理”显现的因素就是“欲”。所谓“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在他看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3.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把人受教育的过程大略划分为两个阶段:十五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十五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他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成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事”,大学是“教以理”。
(1)关于“小学”教育思想
朱熹特别重视小学教育,认为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他还从儿童心理特点上分析“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的心智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对于儿童行为习为的培养及儿童的教化能够与心智发展相吻合,就会达到一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效果,这时养成的一切品质都是很稳固的。
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教事”、“学事”。教儿童只是教他如何去做,不必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便是和儿童讲道理,也要求浅近具体。小学的教育方法要尽可能具体、明确;教法应尽量生动形象。
(2)关于大学的教育思想
十五岁以后是“大学”教育阶段。“大学”教育的任务是“穷其理”、“以理教”。“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即“大学”的任务是利用小学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读书穷理”。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靠自觉,学习的成败在于学习者的自觉性。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读书、穷理。
4.“朱子读书法”
朱熹一生读书、教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在他死后不久,弟子门人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称为“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读书要按一定次序,前面读熟了,方可读后面的。他明确提出:‘‘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
(2)熟读精思。读书必须“熟读”和“精思”。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
朱熹很推崇“古人读书,亦记遍数”的做法,认为“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对于所读之书,要通过思考,理解精深。读书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
(3)虚心涵泳。所谓“虚心”,是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不可先人为主,穿凿附会。所谓“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细心玩索,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必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学者读书,须是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所说的切己体察,一方面是要身体力行,另一方面是用自己的经历去体察书中的意思。
(5)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时问上的抓紧,二是精神上振作和集中。“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读I时“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6)居敬持志。“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居敬’’强调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持志”强调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而不松懈。
朱熹的读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见解。不过朱熹视“读书穷理”为治学的要津,不免夸大读书的作用。但就单纯的读书方法而言,朱熹的读书法无疑是值得参考的。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主要教育著作有:《
答顾东桥书》、《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等。
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明人伦”,即将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是一切是非观念的根源,是天理,是社会一切伦理道德的本源。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王守仁将他的“致良知”学说用在道德教育上,认为只要一个人真正从良知出发来处理社会上的道德事件,他的行为总归是正确的。在他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顺应良知、扩充良知的过程。
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王守仁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儿童的精力、体力、智力等方面都是在逐渐发展的,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教育、教学必须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程度,不能过分超越,这就像给树苗浇水一样,“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3.论教学
王守仁在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
王守仁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学内容,如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在读经问题上,他认为,“六经皆史”:“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
春秋》亦经,五史亦经;《易》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以“六经皆史”来界定经的性质和经学教育的作用,目的在于使经学教育重新回到孔孟之道上来,发挥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效用。
王守仁还提出若干教学原则,主要有启发诱导、自得、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等。他主张教学必须注意启发诱导,潜移默化。他认为,教学只是导引学生“各得其心”,学习贵于自得。还多次提到为学必须循序渐进,不可等,主张教学必须“从本原上渐渐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而进”。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明确提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4.论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思想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其儿童教育思想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
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压制TJL~+性。在他看来,让儿童的个性长期受到压抑比不让儿童受教育还要恶劣。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学校视儿童为囚犯,学校则成为儿童的监牢,而学生把老师看成敌人。这就造成了儿童的一种反抗心理,学校并没有培养学生养成善良的品质。可见,他对传统儿童教育的这种揭露是很深刻的。
(2)儿童教育须顺应儿童年龄特征
王守仁主张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尊重儿童的兴趣。对待儿童应当像对待小树苗一样。对儿童的压抑好似严冬给予花草的打击一样,对儿童应该给予春风时雨。这在当时是一种独到的见解。
(3)儿童教育内容——歌诗、习礼、读书
王守仁认为蒙学里应当设立三个基本学科,即歌诗、习礼、读书。唱歌和吟诗可以激发儿童的志向,可以消除儿童顽皮的习性,使性格外向的儿童有发泄精力的机会,性格内向的儿童也可以解除心中的愁闷和烦恼。“习礼”不仅可以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而且可以通过“拜起屈伸”、“动荡血脉”、“固束筋骨’’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读书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存心宣志”,“致良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