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川乡地处
正宁县四郎河中游,原正宁县古城址。辖6个行政村,11360人,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2.8万亩,人均耕地2亩。
2004年10月因撤销乡建制,故将罗川辖地分属宫河(代店村、长口子村)、永和(城关村、房河村)永正(佛堂村、樊湾子村),其中隶属
永和镇的城关村改名为“罗川村”,现批准为甘肃历史文化名村。
乡党委、政府根据本乡川区特点,因地制宜,走
科学教育兴乡的路子。狠抓打机井灌溉等农业基本建设和地膜种植、粮菜轮作、规模养殖等新技术推广,发展
烤烟、林果、畜禽、蔬菜、荏子等产业,富民富乡,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罗川古城位于
四郎河北岸,风光秀丽,地理环境宜人,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赵氏石坊,最东边的是恩宠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系吏部稽勋司郎中
赵邦清为其母刘氏高氏所建,街西边为清官坊和天宫坊,均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四月,系庆阳府真宁县为纪念赵邦清所立,这三座石坊各高约10米,宽约20米,全以红砂岩凿磨镶砌而成,通体雕梁彩绘,布满人物、
鸟纲、山水、云烟、树木、花卉等
浮雕图案。大幅匾额分左、中、右三品,上、中、下三层高悬。是我省公存的唯一石坊,具有很高的雕刻工艺和建筑艺术,1963年被
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城罗川小学(原城皇庙)大门两旁,距赵氏石坊约200米处,有一对高大的铁旗杆,高约16米,旗杆穿过两尊侧首张目露齿相望的铁狮后部,顶有飞鹤展翅欲起,身蟠双龙,方头四角各竖小旗,旗中有“断”字饰,作飘扬状,斗角下系小铃,迎风作响。杆下部悬砌一对联,右联“社荐鸡豚留永日”,左联“旗翻熊虎待灵风”。杆有铭文,铸于
清代道光二十六年,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城罗川的街道东部(今正宁二中院内)还有清代建造的
孔子庙天殿(
罗川古城内原有规摸庞大的文庙,今仅存大殿),大殿坐北面南.硬山顶.房脊两端有
鸱吻饰,面阔五间,柱头斗拱为双抄双下昂,昂嘴甚长,至今保存完好。据史志记载,该文庙初建于元代
至正年间,明洪武二年知县郭钧重修.明末毁于兵,清顺治时重修,
康熙帝、
雍正、
乾隆时均作过补修和维修。大殿周围现保留五颗高大的“汉柏”,为古城罗川增添了古色古香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