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义(1895-1978)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
教育家和名人。他出生于
蠡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毕业于北京通州协和书院。董守义在学生时代就热爱体育,各项运动成绩优异,尤其酷爱篮球运动。他的主要著作有《篮球术》、《田径赛术》、《足球术》、《最新篮球术》、《篮球训练法》、《国际奥林匹克》、《欧洲考察日记》等。2022年6月30日,中国篮协名人堂委员会以“特别致敬”方式举荐15位中国篮球前辈直接入堂,董守义在列。
董守义(1895-1978),河北蠡县人,著名体育
教育家,体育名人。早年毕业于河北通州协和书院。学生时代即爱好体育,尤其酷爱篮球运动。1917年曾以篮球队队长的身份代表中国赴
日本参加第3届
远东运动会。1923年担任天津青年会体育干事,同时兼任
天津市南开中学体育教练,培养出当时闻名全国的“南开五虎”篮球队。同年,董守义赴美国春田(
斯普林菲尔德)学院体育系进修,1925年回国,任天津青年会体育部主任。
从1930年起,董守义先后在
北京师范大学、
北平民国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浙江大学等学校体育系任教授,并兼任华北体育联合会理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36年,董守义以篮球队教练员身份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同时作为中国体育考察团成员,赴
丹麦、
瑞典、
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匈牙利和
意大利等国进行考察。1947年被选为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1948年,任中国参加第14届
1908年伦敦奥运会代表团总干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守义历任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4届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运动司副司长等职。是第2、4、5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病逝于北京。
董守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位从事体育专业出身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
华族的体育事业,献给了奥林匹克运动。其主要著作有《篮球术》、《田径赛术》、《足球术》、《最新篮球术》、《篮球训练法》、《国际奥林匹克》、《欧洲考察日记》等。其中反映了他对体育、对
奥运会运动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例如董守义认为:召开运动会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运动的技术或打破记录,而是在于将体育的风气推向全国各地,使广大民众都能通过运动以获得身心的健康,通过运动比赛形式以培养种种的美感与良好的精神。他特别认为,在
国情遭侮之际,更需要以运动来健全国民的体魄,培养尚武的精神。1
在学校体育上他认为:体育教学目标应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最先考虑,而不是竞技运动的技能或锦标。体育资源的投资应以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为优先考虑,传授给学生的应是运动的兴趣、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他认为,学校体育也应有明确的课程、纲目、进度和考核标准,不能让体育课变成无目的、无目标、无结果的运动游戏。总之,董守义特别强调学校体育应以学生身心健康与需要为中心,而不应以教材本身为中心。2这种认识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对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董守义从事体育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体育家、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和优秀运动员,并在实践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钻研运动技术,撰写了《篮球术》、《田径赛术》、《最新篮球术》、《篮球训练法》、《足球术》、《国际奥林匹克》等七部体育著作和150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