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杠坡战役
川军与红一军团的战役
青杠坡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后打的第一仗,也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一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中,共产党军队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与中国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1935年1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多个军团在赤水河周边受阻,川军封堵了红军北渡长江的路线。中革军委认为需消除敌军堵截,才能确保红军前进。红三、五军团向川军郭勋祺部发起进攻,但郭部凭借有利地形和装备优势进行压制。红军经多次冲锋并付出沉重代价后,终于占领主阵地营棚顶。此外中革军委还在土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北渡长江计划,改从土城西渡赤水。危急时刻,朱德、刘伯承前线指挥,毛泽东令干部团冲锋。干部团战士勇猛反击,敌人大败。青杠坡战斗后,中国工农红军撤出并分三路一渡赤水。
青杠坡战役对川军郭勋祺部造成了重大打击,尽管红军在这场战役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战役的结束却为红军带来了新的转机。在绝境之中,红军虽然未能直接取得胜利,但战役的激烈程度迫使红军采取了一渡赤水的行动,出其不意地摆脱了尾随追击的敌人。这一行动标志着红军在军事战略上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成为了红军最终转败为胜的重要分水岭。
概述
这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打的第一仗,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是共产党军事史最能展现领导人英雄 气概的一幕——中国共产党后来的两代领导核心、三任国家主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七位元帅、一百多名将军,当时全部集中在一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中战,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150多位将军,全部集中的这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中鏖战。血战青杠坡,血染赤水河……
简介
青杠坡战役遗址位于土城东北3公里处,是习水县城到土城的必经之路。1935年1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进占土城后,进至黄陂洞、复兴场受挫。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陆续抵达土城。川军刘湘一面调重兵封锁长江,一面派八个旅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县合江县一线推进。27日,郭勋祺部尾追至青杠坡与红军后卫接火。此时红军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军委决定在青杠坡歼灭尾追的郭勋旗部4个团。28日晨,战斗打响,毛泽东等到青杠坡附近的大埂上指挥。由于判断敌情有误,敌参战部队实为8个团,且还有增援部队赶到,我军部队阵地被突破。危急关头,朱德、刘伯承亲上前线指挥作战,毛泽东、周恩来命令干部团发起冲锋,夺回阵地,同时电令红二师从元厚火速回援。经过反复争夺,中国工农红军占领主阵地营棚顶,由于敌情发生变化,未能达到歼灭尾追敌人的目的,红军伤亡3000多人,歼敌3000多人。毛泽东等当机立断,指挥红军撤出战斗,改变行军路线,西渡赤水河
这是我党有史以来参战人员“级别”最高的一场战斗——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五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耿、张爱萍,十大元帅中的七位——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以及陈云、董必武、林伯渠、胡耀邦等共和国元勋,200余位将军悉数参战
战役内容
青杠坡战役遗址山势陡峭,山峦起伏,是土城通往东皇店镇(今习水县城)的交通要道,是扼守川黔铁路通道的咽喉。
1935年1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占领遵义市不久,蒋介石调集川黔滇湘桂数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合围,阻止中央红军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会师,企图在乌江以北、长江以南的川黔地区围歼红军。
敌军大兵压境。中央红军决定经赤水河西岸进四川省,在重庆以西过长江。
1月19日,中央红军除留3军团4师在遵义阻敌外,其余兵分左中右三路向赤水市方向挺进。
1月27日,二局(情报局)获悉川军郭勋祺、潘佐2个旅4个团(实为6个团)向土城这边包抄过来,并抢占离土城东5公里的青杠坡、永安寺、寒风坳等高地,企图围歼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得此情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土城战役(青杠坡是主战场)。军委命令3、5军团占据土城以东2-4公里处两侧有利地形,9军团和1军团2师担任总预备队,摆开决战架势。
1月28日晨5时,土城战役打响。彭德怀、董振堂分率3、5军团在青杠坡首先向郭、潘两旅的结合部发起攻击,战役随之展开,与敌激战于石高嘴、尖山子、老鸦山、猴子垭等高地。川军占据南部更高地形拼命抵抗,战斗异常惨烈。中国工农红军经多次冲锋,终于攻下郭旅第8团阵地,随即向永安寺推进。永安寺地处青杠坡战役遗址脚下的平坝中央,至今遗址尚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将军当时在此养过伤。永安寺当时是座两层楼的小寺庙,是敌人一个指挥所。为攻占永安寺,红军强攻三四个小时未能扩大战果。郭勋祺亲率第9团和特务营、机炮营以猛烈火力袭击红军,突破了5军团阵地,一直打到白马山军委指挥部前沿,步步向土城逼近。
由于情报有误,造成红军决战兵力不够。战斗形成拉锯战,残酷地进行着。
毛泽东当机立断,命在赤水的林彪速调1军团陈光的2师回援!
此时,干部团在陈赓、宋任穷率领下,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势。干部团个个以一当十,他们冲入敌“模范师”腹地,眼看局势已定,但敌又有增援部队赶来,敌总兵力已达1万2千人。敌援兵源源不断向土城蜂拥而至,军情万分危急!此时,又得到情报,敌强大围剿兵团从四面八方围聚而来。面临如此险境,毛泽东召集政治局和军委会议改变遵义会议原定北上计划,撤出土城战役,从土城渡河西进,保存实力,变被动为主动。
当时土城渡口水面宽200米,水流湍急,要在一夜完成几万人的渡河浮桥并非易事。但在周恩来指挥下,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天亮前架好了浮桥。
1月29日凌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渡过赤水。此乃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渡赤水。
民间传说
当地居民中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当年21岁的张震是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营长,战斗中受伤后在青杠坡永安寺养伤。寺庙主持秦修大师见到张震后评价:此人天庭饱满,体格强健,实为有福之人,如果赶上红军大部队,将来必定是将帅之才。惜才的秦大师找来几个农民,背着受伤的张震躲过敌人封锁,追赶上了红军大部队。1993年,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将军故地重游,然而永安寺早已不复存在,回忆当年情景,他感慨万分。
无独有偶,康克清当年在此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脱险经历:中国工农红军撤离时,朱德夫人康克清因救护伤员而掉队,被追赶的敌人发现,当一个敌人伸手抓康克清时,她急中生智,扔掉背包给贪婪的敌人,迅速甩脱“尾巴”,赶上红军大部队。当康克清神情自若地向朱德讲起此事,朱德不禁哈哈大笑,既为康克清的机智脱险而高兴,也在嘲笑敌人的贪婪和愚昧。
参考资料
中央红军在贵州:血战青杠坡.习水县人民政府.2024-11-06
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青杠坡战斗.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2024-11-06
目录
概述
概述
简介
战役内容
民间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