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观
朱海观
朱海观(1908—1985),回族,原名文澜,出生于安徽省寿县城关。1932年至1936年间,他在金陵大学完成了英语专业和历史专业的学业。
人物经历
朱海观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入了青年抗敌会,并在重庆参与了由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担任秘书一职。1945年,他参加了中苏文化协会。1947年8月,朱海观被任命为苏联塔斯社驻中国总社的英文翻译,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致力于翻译工作,并成为《世界文学》杂志的编委。1953年,朱海观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继续在《世界文学》杂志担任重要职务。1985年6月,朱海观因病去世。
主要作品
朱海观的主要翻译作品包括苏联作家格罗期曼的长篇小说《不朽的人民》,以及亚历山大·法捷耶夫等人合著的《苏联文学论集》。他还翻译了英国记者赖尔夫·派克的作品《反和平的阴谋》。在中国新成立之后,他又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如苏联作家伊林的《人与自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卡腊·布加日海湾》、波兰作家鲁普斯的《米哈尔斯》和《回家》、印度作家安纳德的《克什米尔牧歌》、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美国作家沃克的《战争风云》以及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老人与海(李继宏译)》。
参考资料
金陵大学创办始末.南京大学校友网.2024-09-09
卡腊一布迦日海湾.卡腊一布迦日海湾.2024-09-0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