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漕运遗迹在三门峡大坝以下,在黄河岸边的石崖上,处处可见漕运遗迹。始于
秦汉,隋唐时期有较大发展。都城长安本地生产的东西。不足以供养朝廷。
草谷子主要靠东南富庶地区供应。黄河水运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从三门峡大坝以下,在黄河岸边的石崖上,处处可见漕运遗迹。黄河漕运始于秦汉,隋唐时有较大发展。其时,都城长安本地生产的东西,不足以供养庞大的朝廷,其衣食之源,还得依靠各地,
玉蜀黍属主要靠东南富庶地区供应,因此,
黄河水运的开发利用显得非常重要。
三门峡市以下河道险阻,逆水行船困难更大,便在沿河主要是北岸山岩上凿了许多牛鼻子状的石环或者方形的孔洞,孔洞插上横木,铺上木板,就成为拉纤
栈道,石环是用来挂钩拴绳的。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船只触礁而沉,也不知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死于漕运。统治阶级只管漕运租粮,以输京师,哪管漕运者征途艰险与生命安全。
现在三门峡谷北岸的岩壁上,从砥柱以下一直到
垣曲县的五福涧口,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凿得很深的四方孔洞和被绳索磨得极其光滑的牛鼻状石环。留存本县的栈道遗址,有
三门镇寨后村东南七里沟口沿河处,栈道长约30米,开凿于黄河北岸的石崖间,顶部呈弧形,底部高出河面2—5米,有牛鼻形、方形、长方形三种壁孔。往东到龙岩村(又名鳖盖)东南沿河处,
栈道长20米,开凿于高出河面2—5米的石崖下,顶部呈弧形,壁孔有牛鼻形、方形、长方形三种,牛鼻孔上留有纤绳磨损痕迹,方形孔、长方形孔多在栈道底部,深度0.4米以上。
坡底乡西寨村东南250米与东寨村交界沿河处,栈道长50米,遗迹主要为牛鼻形孔和方形孔,底部距离河面最少2.5米以上,个别拐弯处,留有纤绳深磨的痕迹。上述栈道遗址,均为
唐朝遗留。
黄河古栈道位于
三门峡大坝下游北岸紧靠黄河的陡壁悬崖上,共有两条。一条离河面较高,一条离河面较低,都是紧挨着石壁的冲击处开凿的。
从遗迹上可以看出,黄河古栈道是在紧靠三门峡谷的黄河两岸徒壁的河水冲击处开凿出一条狭窄的石路,再在路断处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然后塞上木桩搭成小道,供船夫们在上面拉纤上溯。现在的漕运遗迹在三门峡共有两条,一条离河面较高,一条离河面较低。开凿在
栈道壁上的一个挨一个的四方洞
和牛鼻孔形穿孔,今天仍然清晰可见,这些四方洞,散布整个栈道的石壁上,大约有八、九百个。古时人们在石洞上钉进木桩,借此向石壁攀登。牛鼻可让纤夫系上绳索攀援,遇到风浪时即可就近把船栓住。凡是来往的船只,十有八九要在此被河水吞没。曾经有诗这样形容“鬼门幽幽深百篙,人们逼窄愈两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轻鸿毛”。所以从
西汉开始,每年的枯水季节,朝廷都要征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一段
黄河进行疏通,并修凿
栈道。今天登上古栈道,还会发现开凿在栈道壁上的一个挨一个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这些四方洞,散布在整个栈道的石壁上,大约有八九百个。古时石洞上钉进木桩,人们借以向石壁攀登。“牛鼻”是系上绳索让纤夫攀援,遇到风浪,还可就近把船栓住。栈道的开凿时间已无法考究,现存最早的石刻是
刘志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后的栈道上的,可见
栈道的开凿时间还要更早一些。栈道上还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黄河古栈道不仅是古代黄河纤夫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研究我国东西交通史和黄河漕运史的珍贵文物。
此次发现的留存于两岸峭壁和高地上的众多漕运工程文物,处在三门峡大坝与小浪底水库之间,是古代黄河漕运最艰险一段。据有关人员初步调查,这些
栈道因为山崖的崩落,断开成若干自然段,现存约15段,全长1000余米。比较重要的段落有渑池县南村栈道、槐扒栈道及
陕州区的柴洼乡栈道,山西平陆三门乡栈道等。栈道形制从正面看,好似一道横行的大凹槽。顶部弧形,悬垂于路面上方2米左右,侧壁一般修凿平直,壁中间部位凿有并列的牛鼻形壁孔和D型凹窝,间距多在2米左右。除了栈道外,还发现一些运粮城等其它遗迹。专家介绍,
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漕运史上一直是最重要的转运中心。黄河漕运始自
秦朝,经
西汉至隋唐达到极盛。跨越晋豫两省的
黄河中游峡谷,其中
三门峡市至孟津一段河岸线长300里,为古代东西漕粮转输的必经要道。其中留存于三门峡的古代漕运遗迹,已在五十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曾由考古工作者进行过详细的调查,被专家誉为“宏伟的工程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