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体
含有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质体
有色体(英语:Chromoplast,又称杂色体),是植物、藻类等能行光合作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通称含有色素的质粒体。有色体因含有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辣椒红素等色素而呈红色、橘色或黄色,其中类胡萝卜素占一半以上。有色体主要存在于花、果实中,有时也见于植物的营养器官,如胡萝卜的根。有色体是进行生产与储存色素的场所,为许多植物花瓣、果实与老叶的颜色来源,具有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传粉及传播种子的作用。
结构
有色体含有类胡萝卜素,无类囊体结构。分布于维管植物的某些器官,如花瓣、果实和根细胞一样,使其呈现黄色或桔黄色。除叶绿体以外的有色体(无叶绿素a、b)不进行光合作用,功能是富集淀粉和脂类。有色体所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由于两者比例不同,可分别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有色体所含的色素,尤其是胡萝卜素易形成结晶,使有色体的形状呈多边形或不整齐的颗粒和针形。有色体能积累淀粉和脂质,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传粉及传播种子的作用。有色体中的超显微结构有许多类型,因不同植物而异,多数为球状(globulous),类胡萝卜素与质粒体小球结合,如向日葵、蒲公英等的花瓣中的有色体;水培水仙的花瓣与番茄果实的有色体为膜状(membranous),具有多层的膜,类胡萝卜素位于膜上;辣椒果皮与黄瓜花瓣中的有色体呈细丝束状(tubulous),类胡萝卜素位于细丝上;结晶状(crystalline)有色体中的胡萝卜素形成结晶,胡萝卜根部的有色体即属此类;另外有些犁头尖属植物的有色体则有交织成网状的细管组成。
形状
有色体大小有3—10微米。形状一般为球形或者扁球形,但在色素积蓄的进程中,因为其中形成了大量的颗粒结晶,有的变为细长或形成棱角形。有色体与叶绿体一样,是由原色素体、或一次完成的叶绿体形成。在由后者形成时,随着类囊体膜的分解,叶绿素消失,因此含有类胡萝卜素色素的结构在色素体内增加,而变成为有色体。有色体呈杆状、颗粒状和不规则形状,主要呈黄色、橙色或橙黄色等。有色体的功能还不十分清楚,但与淀粉和脂类积累有关。
转换
有色体和白色体、叶绿体等质粒体关系均很密切,皆是来自蓝菌门的内共生,在某些情况下可互相转换。例如,植物的果实成熟时,叶绿体和白色体可以转换成有色体,进而改变果实的颜色。叶绿体转换成有色体的过程中,其类囊体的膜结构会渐被分解,质粒体小球(plastoglobuli)增加,先形成同时含有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过渡型质粒体,再转换成不含有叶绿素的成熟有色体。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结构
形状
转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