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鈇
明朝时期人物
沈鈇(1550~1634年)男,字继扬,号王恕明朝时期人物,进士。明代福建诏安县三都人。
人物简介
沈鈇(1550~1634年),字继扬,号介庵,明代福建诏安县三都人。
明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初任顺德区知县,累迁衡阳市郧阳区、九江知府礼部主事等职。介庵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在顺德任内,曾有“触笠搂妻,核田抵粮诸殊政”。为人刚正不阿,“尝慕海瑞(海瑞)为人”。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介庵为福建省“孤介之士”,说他任衡阳、阳知府时“耿耿自将”。汤在《送沈郧阳》一诗中称赞他“兴文既以郁,勉身能自清”。布政提学薛士彦也称赞他“清风劲节,楚粤著声”。王恕后半生告老回家,约有30余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介庵陪同县令夏宏并邑绅多人,跋山涉水至六峒等地清丈为富豪侵占的学田数十亩,年可收谷2000余石,重归官学所有,供官学师生费用。同年,又倡建东溪石桥,并出资十分之三。后又力倡将石桥东岸一带建为市场,租给商人,收纳税金拨归官学,作为岁考生员川资补助。此外,介庵还同胡士等倡议修建县文昌、朱熹诸祠以兴学风。
人物经历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王恕已年逾古稀,却仍力倡改建为三合土路,并亲为督成。对此,往来商旅无不交口赞誉。广东巡抚周起元在《港头修路碑记》中盛赞县令周本卓和沈介庵的功绩,称“此举也,普济两省,经营逾周岁,惠泽及万年”。沈介庵不仅热心造桥修路,还经常关注国家大事。明末,鉴于“红裔(指荷兰殖民者)侵入海岛,肆掠内地”,“海寇出没,桑梓罹殃”,介庵毅然上书南抚台,请求派人去泰国联系,制止“红裔”活动。他对澎、台的重要性认识十分清楚。“台湾去澎湖数十里……实漳泉咽喉。”(《上南台书》)他认为必须先据守澎湖,然后徐图收复台湾。他又在《上南抚台经营澎湖六策书》中提出富有政治远见的六条策略。六策的主要内容是:建议在澎湖“设游击一员坐镇”,设水陆戎兵2000,以备调度;修造兵船,添置枪炮,以防红裔侵犯;移民澎湖,从事生产,以利兵民安居;设置官兵营,以利守御;拟订通商便民制度。他以为若“六策”得以实施,那么“澎湖岛堪与南澳岛并称重镇,而福建省士民永有赖矣。”《六策书》堪称珍贵文献,后该文被清著名学者顾炎武编入《天下郡国利病书》。明崇祯七年(1634年),王恕“因族事受法”,竟遭杀头。当时,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千里寄书营救。汤在《寄孙区吴宪伯》信中认为介庵所犯不过是“里门之疑”,并不是十恶不赦之罪。当时,曾有人劝他自尽,介庵回答:“宁全国宪,毋幸生躯”。于是,介庵成为封建法律的牺牲品。介庵学识渊博,勤于著述,专著有《大学古本》、《浮湘集》、《钟离集》、《石鼓集》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