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贡藏布也称易贡河,全长295千米,易贡藏布得名于河流主体经过的
易贡乡。易贡在藏语中意为“美丽”。易贡藏布位于林芝
波密县的易贡乡,地处藏东南峡谷中,它是一块深藏于
西藏自治区东南高山峡谷中的秘境,四周雪峰围拱,山麓苍翠,湖畔青青,牛马信步。
易贡藏布的源头及沿江两岸分布着众多的
冰川及雪山,由于山谷接近南北走向,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以到达易贡藏布沿岸,其河岸到山顶依次为
亚热带、暖
温带、山地温带、山地亚
寒带及高山寒带。
2000年4月9日,易贡藏布扎木弄沟发生特大的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震惊全国乃至全世界。2002年易贡藏布被批准设立为“
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易贡藏布”:也称“野共藏布”(藏语方言)、易贡河(汉语简称),即流经
嘉黎县波密县(
八盖乡易贡乡通麦镇)的一条大河,通过
易贡湖,由西北至东南,在通麦村汇入
帕隆藏布江,是
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帕隆藏布的最大支流,全长295千米。传统上,从嘉黎县
尼屋乡(旧名忠义乡)开始称易贡藏布,而从发源地嘉黎县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算起的全长295千米的易贡藏布是广义称呼,正如
长江的长度是从源头算起(广义长江),而其上游称通天河和
金沙江。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向北输送,经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后,大部分水气再沿易贡藏布河溯江而上,直抵
嘉黎县境内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为青藏高原东南部输送了大量宝贵的水分。
嘉黎县东部的大批河流(是易贡藏布的上游支流系列)称曲,如桑庆曲(与
拉萨河的源头彭错拉共一个山头)、乌苏绒曲(Ogsogrong Qu)、雄曲、桑青曲、
德曲、
尼屋乡上游的河称哈仁曲(Gagring Qu)。
其主体位于
林芝市波密县境内的
八盖乡易贡乡。在易贡乡的主要支流是麻果龙藏布,来自巴玉冰川(此巴玉并非林芝县那个巴玉乡),它流入易贡错。
流经易贡错(
易贡湖)——泥石流堵塞易贡藏布而形成的堰塞湖:多发地质灾害。1900年章龙弄巴特大泥石流和2000年的易贡大滑坡是最著名的两次。1900年章龙弄巴特大泥石流堵塞易贡藏布的河道,形成了易贡错(易贡湖)。2000年的滑坡再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并于不久后决堤,在下游形成了洪水。2005年,当地在滑坡处建立了
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底部在
波密县通麦村。易贡藏布与
帕隆藏布汇合处 附近的
通麦镇是
318国道上著名的通麦天险之地(通麦天险-排龙天险)。当地的
通麦大桥一直是藏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易贡地区土地肥沃,是
西藏自治区主要农业区。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稞麦、玉米、油菜等,部分地区可种植茶叶。森林资源丰富,盛产名贵药材。易贡错是西藏著名风景区之一。
地质资料表明。念青
唐古拉山脉南侧是一组巨大的
燕山期
花岗石体沿同一走向展布。它们控制着这段念青唐古拉地垒山。同时控制着易贡藏布和
帕隆藏布水系的格局。使它们成为都是与区域的主要构造线平等的纵谷。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下游都处于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北侧外围。这里以
南迦巴瓦峰和
加拉白垒峰为 中心的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是现代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地区。地应力集中。山体破碎。地质基础薄弱。也就是这里多发生山崩、滑坡、
雪崩、冰崩、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灾害的不良地质环境因素。同时。雅鲁藏布江下游切开了
喜马拉雅山脉和高原的地形屏障。成为西南季风暖湿气流进入高原的最大通道。而念青
唐古拉山脉东南正好面对大峡谷水气通道。地形强烈抬升。使这里成为整个高原
降水最多、最湿润的地区。山头发育的是季风型温性
冰川。雪崩、冰崩频繁,水系河流的切割多呈峡谷形态。流水的侵蚀作用十分强烈。薄弱的地质基础。陡峭的地形。强烈的侵蚀外营力作用。使这里成为山地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