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头固村
河北邯郸市永年区西苏乡下辖村
一、历史由来:
方头固——明永乐年间,
杨氏奉诏由山西省榆次区恢教村迁来,
占产立庄,
一附近有方头固冢命村名方头固村
历史由来
方头固——明永乐年间,
杨氏奉诏由山西省榆次县恢教村迁来,
占产立庄,
一附近有方头固冢命村名方头固村
名胜古迹
永年区方头固村古冢大明寺(可以在视频网站上搜方头固村)
(位于永年区西苏乡方头固村东北,河南岸。冢南原为大明寺。方头固冢也称“大冢”、“老冢”。土冢平地突起,象一座小山,封土高13.6米,直径85米,周长284米,占地8.6亩,为永年县境内最大的一个土冢。因冢顶呈方形,人们称之为“方头固冢”。清《广平府志》记载:“大明寺在城西北28里,有巨冢雄立,潭水环注,乃西北之胜概也。”据当地群众传说,方头固冢是古代作战时假造粮堆的虚粮冢。又说是隋末夏王窦建德所筑的点将台,称夏王台。但经文物工作者调查,在封土内发现有五铢钱、绳纹瓦、陶片、陶器等物,1970年又 出土了一个完整的大型灰陶盖。通过对夯土层和出土遗物的分析,1976年,经文物考古调查组确认为汉墓,这是永年区境内最大的一处汉墓。方头固冢,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之大明寺,为戊寅年(1998)重修。时为冀金升所倡,侯清恕、杨长法等数人共事之,更有县文物部门鼎力相助,方使大殿重见光芒。至次第并举,焕然一新,于大雄宝殿前勒石以记,文曰:
重修济源大明寺碑记。大明寺位于县邑中部方头固村东北隅,始建于何代,现无片石文字存留,无可稽考,只知毁于近代战乱。当时寺内殿阁亭台林立,庄严肃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院内古柏参天,法云环护,远近香客,善男信女,参禅拜佛,络绎不绝。相传,始建于唐宋,兴旺于明清,乃县邑一佛教胜地也。寺后有古冢,高五丈,占地十二余亩。据县志载,为汉朝古冢,迄今二千余年,现为省级文物。大明寺西 指聪山,北临洺河,东南眺望曲梁古城,四周良田千顷,一望无际,与古冢遥相辉映。登斯古冢,则心旷神怡,沃野百里,尽收眼底,此又一景观也。大明寺历经沧桑,毁于一旦,然乡民怀念之情不泯,今逢盛世,政通人和,物阜民丰,乡民渴望重修大明寺,呼声日高,社会各届仁人义士、广大乡民,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心协力,踊跃捐资。在县文物保管所支持下,并报市文物部门批准,成立了筹建委员会和文管会。在筹建委员会鼎力操办,乡民热诚相助下,惟时于一九九八年五月奠基,至贰零零零年二月,大明寺重建胜利竣工,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使古寺重见光辉,再放异彩。大明寺的建成,为我县大地又增添一颗璀璨的明珠,愿大明寺与古冢日月同辉,浩气长存!
撰文张士忠
书丹李继滨
公元贰零零叁年岁次癸未春肆月初捌日谷旦
街道分布
属于永年区西苏乡:
共有两条大街,称为前后街,还有两条小街,一南一北;
姓氏
姓氏为杨、冀、侯为主,还有郭、张......等姓氏。
交通
现在2路汽车的终点站,还有距离京珠高速3公里;
教育
村西1公里处有公立校西苏乡中一所,还有一所私自学校,村内有自己的小学,方头固小学(紧挨着古冢大明寺);
饮食
种植以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作物为主;
多以面食为主,如馒头、面条大饼、小米粥... ...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由来
名胜古迹
街道分布
姓氏
交通
教育
饮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