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贞,明洪武年间出生于
江苏省苏州府
昆山市,后迁居江西吉安府
吉水县。他为人仁慈,有经世济民之才,曾任
罗江区知县,期间组织民众兴建书院、大兴水利、兴建栈道。1413年,他担任
礼部精膳司郎中,后升任
礼部侍郎。
为人仁慈,有经世济民之才,为诸生(秀才)时,即卓有贤声。
永乐二年(1404)以岁贡荐拔任四川罗江县知县。刚到任,即遇上全县大旱,禾苗枯萎,哀鸿遍野。公下车伊始,开仓赈灾,还从外地进粮平给灾民;他明析审断。狱讼多所平反,赦免无罪轻罪之人,全活甚众。他组织民众兴建书院,大兴水利,兴建栈道,民众安居乐业,口碑载道。任满离去,百姓攀辕遮畄,泣诉相送,一时巷挤得水泄不通。
罗江区百姓感念他的功德,去后为他建生祠,四时祀奉。
明永乐十一年(1413),匡文贞升任礼部精膳司郎中,因政绩突出,旋升
礼部侍郎。他勤政务实,官绩彰彰,指不胜屈,累获嘉奖。他为官清廉,莅任数十载,官囊萧然,名垂乡贤。他先后娶妻有三:陶夫人、邓夫人、
蒯夫人;生子有四:以通、以道、永华、永堂,均出类拔萃,事业有成。以道以“平安(安福,即今
临澧县)石(
石门县)边寇有功”,升大明协政;以通为大明总兵,官居二品;永华为生(秀才),永堂为拔贡生,授石邑通判。文贞致仕随子出征湖广州安福、石门。战事平息,以通、以道卜居今临澧县龙沉堰匡家拐,以道后迁居
四川省;永华、永堂择居石门南乡八都陶家坪(今石门官渡桥匡家坪),匡文贞亦随居且病逝于此,葬青玄山老虎堡下,有碑纪之,其子孙蕃昌,人文蔚起,出仕博学者,代不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