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澔
宋代时期的惠州判官
陈澔(1260年-1341年),字可大,号云住、北山叟,出生于江西省南康府都昌县。他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而闻名。
人物经历
陈澔出生于南宋末期,他在元顺帝至元初(1337年前后)担任白鹿洞书院主教,当时他已经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在自己的碑文中多次提到白鹿洞书院,并以白鹿洞书院陈澔的身份署名,显示出他对该书院的深厚感情。元代时期,白鹿洞书院属于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南康路管辖。在此期间,陈澔是主持该书院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名声和学识在当时的众多主讲者中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的山长通常是由大儒或名宿担任,且均为学官,由礼部及行省宣慰使选任,与其他教学职位一同考核转迁。陈澔在白鹿洞书院任教约二十年后,书院遭到破坏。到了明朝正统成化年间,白鹿洞书院再次迎来了繁荣的发展期。
陈澔一生致力于讲学和著述,他继承了家族的传统,精通《易》《礼》《书》等学科。他在都昌建立了云住书院,即后来的经归书院,从事教育工作。他还应邀请在庐山白鹿洞书院主讲两年,吸引了许多杰出的学生前来学习,使得书院的学习风气极为兴盛。陈澔的代表作品《礼记集说》在明清两代广泛流传,成为学校的必读教材。元代教育家吴澄称赞他“可谓善读书,其论《礼》无可疵矣!”明朝永乐年间颁布的《四书五经大全》中,《礼记》的部分主要采用了陈澔的注释。由此可见,《礼记集说》的影响范围之广。陈澔的作品对于明清两代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受到了历代君王的高度尊敬。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朝廷下令在都昌县设立专门的聂氏宗祠祭祀他。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下诏将他列入孔子庙的配享行列,作为先儒。在南康府城(今江西庐山市),他也被视为“乡贤”,供奉于学宫的“乡贤祠”。
家庭背景
陈澔出身于一个教育世家,他的祖先自北宋嘉祐年间开始定居都昌。他的祖父陈炳,字奋豫,在淳祐四年(1244年)成为进士,擅长《礼》的研究。父亲陈大猷,字文献,号东斋,是朱熹的三传弟子,曾任从政郎,后改为惠州判官。陈大猷对《书》《易》《诗》《礼》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精通《礼》。他的外甥江万里,也就是宋末的爱国丞相,与陈澔关系密切,两人在治学和为人处世上互相影响。陈澔共有五个儿子,其中三子陈师凯,字叔才,也深研心理学,编写了《书经蔡沈旁通》一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陈氏家族四代人都以办学和著述为荣,他们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教育贡献
陈澔是朱熹的四传弟子,他的《礼记集说》继承了程朱学派的思想,并对《礼记》中的教育篇章进行了详细注解和阐释。在他的注释中,既有对传统的传承,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云住书院,即经归书院,是都昌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书院之一。该书院成立于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2年),在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年)由知县王珀杨重建,并更名为云住书院。除了春秋两季的祭祀活动外,其余时间都用于学生的学习和礼仪训练。书院还设有学田,以支持学生的学业。尽管在万历年间张居正摧毁了许多书院,但云住书院仍然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只是改名为云住祠。崇祯六年(1633年),知县陈嗣清增加了多个书舍,不久后却遭受战乱破坏。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知县曾王孙和陈澔的第十四世孙陈臬训共同重建了书院建筑,并将其命名为经归祠,继续开展教育活动。然而,不幸的是,1942年6月,随着日军占领都昌县城,这座重要的教育机构最终被摧毁。
参考资料
概述.概述.2024-11-15
都昌:无花山深处有书声.都昌:无花山深处有书声.2024-11-1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家庭背景
教育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