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桥
涿州永济桥
涿州永济桥,位于涿州市城北1.5公里的拒马河之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源远流长
圣母造桥
日下旧闻考》及《涿州志》载:“巨马河,距城二里,每伏秋水发,汹涌暴至,行旅走避不及,岁漂溺常数百人,圣母慈圣皇太后念之。会州民有奏乞建桥者,圣母自以宫中供奉金募工。一夫不役于民,一钱不取于官也。”
(大意)明朝圣母慈圣皇太后体恤苍生,捐出皇宫中供奉她的银两招募工匠,不需百姓服徭役,不需州府出资,为邦千里,京南要冲之上的拒马河畔建造最初的永济桥。
乾隆重修
古拒马河水势凶猛浩大,仅有明一朝,永济桥六建六毁。《涿州志》载:“崇祯后,河徙而南,行人病涉。乾隆二十五年于旧河桥南又建九孔新桥,延筑石堤下涵洞二十有二,桥堤共长二百丈有奇。”
爱新觉罗·弘历《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载:“庚辰春,……于旧桥南移建九孔新桥。仍筑石堤,下为涵洞有二,……。其旧桥之颓废者之,改为涵洞十八……。通新旧桥堤长二百丈有奇”
(大意)明崇祯后,拒马河河道南移,故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旧桥南建九孔鲍螺新桥。桥端筑引桥,桥南砌筑石堤并下设涵洞二十二个,原有旧桥也按涵洞形制改砌,使其成为"堤形引桥"以泄夏秋洪涝。新桥加之引桥涵洞及旧桥改造涵洞的“堤形引桥”全长627.65米,涵洞计52孔。
京南形胜
永济桥为九孔石桥,桥两端各筑引桥十余孔,主桥长153米,整桥总长627米有余。主桥高宽各七米,宽8.5米。桥身全部用长方巨石砌成,栏杆系汉白玉雕饰,工艺精美,雕梁画栋,规模宏阔。
清帝乾隆为其赐名曰"永济",并作《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御制永济桥诗并序》。
乾隆南巡时对古郡涿州市情有独钟,多次流连城内,并修有行宫,曾御赐牌楼,御笔题字:
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
而永济桥由乾隆重修,又是天下第一州内之巨观,故又亲笔为桥题联:
十八省通,冠盖如云,斗大一州供亿苦,
两千年旧郡,河梁落日,停车片刻感怀多。
晚清名臣、直隶总督李鸿章题《重修永济桥碑记》赞曰:“涿鹿县为畿南第一州,其北门外曰拒马河卫河上游也。源出云中,经紫荆入边,燕晋之交,万山丛矗,溪涧纵横。夏秋之间,时见泛涌,盖地势然也。跨河之桥曰永济,四方之朝觐宾旅,贡使皇华,饷鞘羽檄,计偕服贾皆出焉。”京南形胜(4张)
拒马长虹
涿州古郡,名扬天下,关于涿州永济桥,有诗赞曰:烟水浩无际,撑岸一桥横。又有联曰:双塔高擎衔日月,一桥横卧起龙蛇。
涿州永济桥因桥拱跨度大,砌筑采用中原地区古代传统起拱技法,造型优美,飞跨于拒马河之上,跨度极大,长如玉带,远望又恰如一条彩虹横架两岸,被誉为“拒马长虹”,为“涿州八景”之一。
巧夺天工
定海针 铁水则
永济桥西侧主涵洞右方立有一根方形铁柱,边长25厘米,重达数吨,顶端铸有方钮,河底以上6.8米。其上刻有铭文:
清代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三月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方观承奉旨重造。
铁柱倚桥一侧,桥石凿有凹槽,用以固定铁柱。有关资料称之为“镇桥梁”,该形制为涿州永济桥仅见。
另在涿州博物馆藏有一根与明代原永济桥所用的铁柱一根,铭文是:
大明 天启四年岁次甲子三月戊辰吉日成造
两根方形铁柱究竟何物,具体何用途,是镇河的“定海神针”,还是提示舟船可否通行、预警水位的水则(也叫水志,即水位计),有待考证以为正名。
舟形墩 斩冰剑
拒马千里,浩荡悠悠,永济桥跨河而立,古人为分水以畅其流,又因北方冬季河流结冰,整块的冰面在冰下水流带动下会给桥基带来很大推力,因此桥墩制成舟形,迎水(冰)面为一锐角,并以铸铁尖棱护住桥墩,劈开冰面。该结构是古代北方桥梁之特色,更为古代匠人智慧之体现。
铁蝴蝶 银锭
古代能工巧匠在修筑永济桥时,亦应用了传统的凤蝶总科榫结构,将需要加固结合的石料分别凿出倒置等腰梯形,合在一起恰似蝴蝶,将此凹槽填以一体的金属锭或石料,即形成了一对牢不可破的蝴蝶榫卯结构。一对对“铁蝴蝶”,大大提高桥墩抗水流冲击、抗震能力,使得古桥得以矗立数百年。
观景区 礼让台
现代之高速公路两侧诸多紧急停车带,用以在紧急情况下使车或人避让停留。古人在修筑桥梁时也有这样的考虑,在桥头加设宽台,供路人休息赏景,在有车架相冲时亦可停车等待,礼让通行。永济桥两侧即有此设计。
车辙深 雕花栏
作为明清京畿重要通衢桥梁,永济桥历来由皇家官方主持建造,桥身全部用长方巨石砌成,最重者达两吨有余。桥面栏杆系汉白玉雕饰。桥面两侧设地袱和高0.84米的栏板、1.4米高的望柱,栏板雕净瓶、荷叶,望柱雕方形卷叶,工艺精美,画栋雕梁,规模宏阔。四百余年过去,桥面古石板让牛车马车压出道道车辙,恰为历史之痕!沧海桑田,当年匠人雕琢的艺术饱经风雨,却依然矗立桥头之上,引人栏杆排遍,对古深思。
冠绝天下
世上首长
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此桥为“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文物专家认为,该桥规模宏大,建造科学,结构特殊,风格独特。桥下分水尖安装破冰凌用的铸铁,具有显著的北方特点,主桥、南北引桥和两端原有建筑及清爱新觉罗·弘历御制碑,则显出该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作用。引桥
2004年12月,经过对该桥引桥探查和试掘,永济桥主桥并南北引桥总长约627.65米。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词"中国第一长石拱桥"。罗哲文题词
2006年5月25日,涿州永济桥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御赞碑亭
永济桥北端路西侧,原有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幢,上刻乾隆帝御书满汉碑文。南引桥端石碑为李鸿章书御碑亭“永济桥”之亲笔。北引桥有八柱大亭一座,俗称“九间厅”。桥南端有牌楼一座,桥两端牌楼匾额、对联皆为爱新觉罗·弘历亲笔。桥南、北建筑物,毁于民国六年洪水,御碑亭“文革”初拆毁。现该桥正处于进一步考古探查和保护修缮过程中。永济桥画作桥头文物
通过对该桥的初步探查,已发现了御碑亭平台遗迹及乾隆皇帝撰文的《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御碑,碑文用满汉文字记述永济桥的创修史及形制规模。
古桥今世
由涿水变巨马,古涿鹿县涿州市,悠悠千载光阴,如河水奔腾流逝,未曾停歇。涿州作为一座千年古城,不似昔日辉煌,却依旧蓬勃发展。拒马河畔,曾经遗落着璀璨文明,永济桥旁,如今车水马龙、高楼拔地。涿州依托永济桥古名胜和拒马河湿地,在永济桥旁修建了大型湿地公园永济公园,其内杨柳依依,水流潺潺,既有深厚历史底蕴,也是现代化游园。
古老的石桥重新焕发着光彩,也依旧静静见证着涿水长歌,如斯百年。
目录
概述
源远流长
京南形胜
巧夺天工
冠绝天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