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灌汤包是
河南省省
开封市的一道传统小吃,也是河南三大名吃之一。开封灌汤包主要以面粉、猪肉烹制而成,具有“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的特点。
开封
老台门汤包源于北宋东京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的名吃山洞梅花包子,传至
南宋又称灌浆馒头。民国初年,
黄继善对
灌汤包进行了革新,小笼灌汤包因此得名。
2007年2月6日,
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制作技艺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开封灌汤包子起源于
北宋,是72家正店之一“王楼”的名品,时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传至南宋又称灌浆馒头。1922年,开封第一楼创始人黄继善师从原大中华厨师周孝德学习包子制作技艺,他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研究改进选料和工艺,馅只用猪后腿肉,研制“三软三硬”的和面方法,将原来三分之一的发面加三分之二的
死面,改为只用死面,使包子皮更薄;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每笼15个,就笼上桌,现吃现蒸,包子形美、汤多、味鲜,始称“小笼
老台门汤包”。
开封灌汤包用料考究,制作技艺独到。馅料以猪后腿肉为主料,严格按照肥瘦3:7比例,制成较细肉馅,加入水、姜米、
香油等8种辅料,有顺序、按比例多次加水搅拌至稀稠如粥、拉
长丝䰶不断。和面、擀皮、下剂子也很讲究,
面皮用死面,和面必须经“三软三硬”的过程,还要搓、甩、拉、拽,几次
蘸水、垫面,使面团光滑,面质筋柔。每个剂子重10克,面皮厚度为1.5毫米,外薄心厚。捏制难度最大,因馅料如粥,且要捏出18至21褶,均匀一致,封口接合严密,包嘴上没有疙瘩与包底一般厚。包子成品直径5厘米,重38-40克,形如菊花,小巧玲珑。用旺火沸水蒸5分钟,出笼时晶莹剔透,包子中空气、汤、馅三层分明可见,具有“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的特点以及“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的优美外形。
老台门汤包的吃法也是一种特色文化,号称“先开窗,后喝汤,一口光,满口香”,手拿不能食,必配有两碟儿一勺儿,用筷子将包子从笼中加入小碟,在边上开一小口,倒出
肉汤至勺,一个包子能倒满一勺汤,俗称口汤。另一碟儿倒入少许
醋的运用、
酱油,吃包子先蘸一下在入口,油而不腻,清香利口。每个包子吃过,再喝勺里的汤,分外有滋味,余香满口。
和馅:用二等鲜猪肉(3分肥、7分瘦)去掉筋膜,用中型眼算子绞馅。绞好的 肉馅先下调味料绍酒、盐、酱油、白糖、姜末、味素喂制,喂制后的内馅分4至5次搅入鸡汤4000克,搅成糊状,最后放入
香油拌匀即可。
和面:按季节控制用水量(夏季用凉水,春秋用温水,冬季用热水),先用水将 面和拌均匀,随后扎三次水,扎一次水饧一次,水要逐次增加,面要一次比一次软(面 三软、三硬、三开香),面和好后,饧10分钟即可使用。
下剂:下剂时要先开条,开条后用两手抻住条的两头在案板上反复摔打,成乳白 色,并将条摔出
阳春面,按50克4个下剂。
包制:左手托皮,右手用匙打馅后,把皮面收拢,用右手捻褶,褶花要均匀,达到16至18个,收口要收成鱼嘴口。包好的包子要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像菊花,并摆放在铺好屉布的圆笼内,用旺火蒸4至5分钟即可。
将肉馅加酱油、精盐、面酱、姜末、味精、料酒拌匀,分数次搅入鸡汤成稀糊状,再搅入麻油制成
经典五仁馅。
面粉加温水300克,和成面团,揉匀后搓成2厘米粗的长条,摘成大小适宜的剂子;逐只擀成直径6.5厘米的圆皮;托皮上馅,用提褶法收口成敞口金鱼嘴形;全部做完,上笼用旺火蒸8分钟即成。
2024年11月,
郑州市年轻人的一场夜骑活动引发了热议。数千大学生从郑州出发,骑着共享单车去50公里外的开封城。凌晨时分,自行车队一度绵延数十公里。从11月1日到2日,仅美团单车就有约2000辆被从郑州骑到
开封市。这场声势浩大的夜奔多次把开封送上热搜,“青春没有售价,疯狂就在当下,”不少网友为大学生的Passion点赞。但比起半夜不睡觉去骑行更“疯狂”的,是这场“夜骑”的起源是几个大学生只为了尝上一口开封的“正宗的
灌汤包”。有媒体采访到最早想到从
郑州市骑共享单车去开封的4名女大学生。她们从晚上7点开始,骑了3个多小时到开封:“当时我们上完课没课了,想吃那个灌汤包,想挑战下骑共享单车到开封。青春就这么一次,肯定要和自己的大学好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