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团 1861年3月,
淄博市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民武装,
清代秀才
刘德培会同蒲人芷、
孙作云等打着防御
捻军的旗号扩大义军,组成了以蒲人芷、司冠平、孙作云、
王廷扬、王在朝为骨干的信和团,刘德培为
总督。信和团规定乡村富户,随意捐财物,贫苦农民愿参加义军者,供给衣食;不愿参加义军者,可列册为候补。
背景
咸丰末年,清朝官府和地主豪绅残酷压榨盘剥农民,肆意征敛。农民在交纳漕粮时,还要再交纳所谓的“浮漕正耗”,作为京城各官仓和漕运中的损失补偿。这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更有甚者,各地贪官污吏趁机盘剥,农民交漕粮两石四五斗,只顶一石。苛刻的赋税,使本来就饥寒交迫的农民雪上加霜,更难以维持生计。
淄博市知县多仁,更是贪婪无比,他在全县实行“超合成升”税赋制。所谓“超合成升”,就是把漕粮的“撮”、“合”零数都凑成“合”、“升”,“见撮成合,撮合不分”。此外,还设有名目繁多的钱粮赋税。
咸丰十年(1860年)秋,淄川县衙贴出告示征收漕粮,民众愤愤不平,聚起闹漕。
刘德培便挺身而出,为民众拟呈文,张贴各村,提出“减粮”和“纳粮不纳钱”的要求,并准备带领民众到县衙与知县多仁讲理,因事泄,刘德培被捕入狱,遭严刑拷打。刘德培宁死不屈,据理抗争,被判极刑,待来年秋后问斩。民众不服,联名上书县衙要求保释刘德培。多仁怕事态扩大,不好收拾,便派解差将刘德培解往济南府。途中,解差被刘德培的好友风林(
博山区福山北麓亓家坳人)重金收买,行至
历城区东南40里的
韩襄王时,刘德培便“趁机逃脱”。后隐藏于博山县亓家坳亓风林家中,秘密进行串联,招贤纳士,积聚力量,准备组织起来再次抗漕。
爆发运动
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九日,是博山县城东90里外的福山观音寺庙会。
福山区建有石寨(今为博山区
池上镇所辖),
刘德培便在庙会上向人们宣传反清抗漕的政治主张,号召农民联合起来抗漕,农民群起呼应。时逢乡吏提棍在庙会上征漕,更加激起了众怒,在刘德培的带领下,众人一拥而上,当场将乡吏打死,接着刘德培又带领民众到山下打开韩庄、池阜、杨家庄(今均为
博山区池上镇)等村几家大户的粮仓救济贫苦农民,这便是刘德培领导的“九九”福山抗漕运动。
抗粮运动
“九九”福山抗粮运动前,
捻军在
淄博市、博山邻县活动频繁,封建统治者十分恐惧。
淄川县知县多仁便急令四乡成立团练,以借民团力量抵御捻军。淄川县东关纸坊村,清朝秀才
刘德培也趁机成立了“信和团”,自任团长。不久,“信和团”便发展成一支数百人的队伍,随即从亓家坳迁到福山的山寨里安下大营。“信和团”反清抗漕的政治主张,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很快发展到1000多人。刘德培为了扩大义军的力量,使义军成为英勇善战的队伍,便四处求贤,礼贤下士,曾三请吴政父子。
吴政,福山脚下杨家庄人,为人耿直,自幼习武,熟知用兵之道。吴有4个儿子,个个虎背熊腰,在吴政的教导下,都学有一身本领,一人出阵,数人不敢进前。吴政在李家庄镇上(今
博山区池上镇)开了一处酒店,买卖十分兴隆,借酒店结交英雄豪杰,对官府横征暴敛亦十分不满。
刘德培登门拜访吴政,请吴氏父子“出山”共同反清抗漕。吴之四子听信流言,认为刘德培的义军是一伙流寇,不肖与其为伍。刘苦口婆心再三劝说,申明大义,反复讲明“信和团是农民兄弟自己的组织,是反清抗粮,反对贪官污吏,保家安民的组织,如有贼寇来邑骚扰,信和团定会全力抵挡,将其赶出邑境”。吴政父子不以为然。吴之四子冷笑说:“你们挡贼?怕是当贼吧!”刘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
起义军的大义,吴政性情暴躁,听得不耐烦,按捺不住,就给了
刘德培两记耳光。刘德培不仅没有动怒,反而笑哈哈地说道:“吴先生不必生气,有话好说,何必如此!”说完弯腰从地上拣起被打掉的毡帽拱手施礼而去。
刘走后,吴政自知失礼,后悔莫及,坐卧不安,怕刘回去后报复自己,便关闭店门,躲到了4里外的东台村女儿家暂住。1个月后吴在回家的路上被刘德培的巡逻队发现,架上了福山。吴的四个儿子闻讯后,各带兵器气冲冲地闯上山去,但见刘德培将其父待为上宾设宴款待,便转怒为喜。吴政父子回家后,刘又备厚礼再次登门拜访。吴政父子对
刘德培礼贤下士之举十分感动,敬慕之心油然而生。吴政便让4个儿子弃商从戎,参加了义军,成了刘德培军中的骨干力量。
刘德培的义军日益壮大,相继任命司冠平为“
军师”,翟雷、纪魁、
杨训等人为“大将”。凡有来投者,均量才录用,厉兵马,准备再次举兵抗粮。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刘德培亲率大军直逼淄川城,拉开了第二次抗粮运动的战幕,将县衙差粮官斩首。知县多仁惊恐万状,急令兵丁将淄川城四门紧闭。后几经官绅从中调停,多仁不得不取消了浮收漕粮的规定。义军威逼多仁按照民意在
城隍庙大门外左侧立碑作志,并由民众推选代表替官积漕。
刘德培取得第二次抗粮胜利后方撤军回山。
太河之战
同治元年(1862年)初,刘德培会同蒲人芷、
孙作云等打着防御
捻军的旗号扩大义军,组成了以刘德培、蒲人芷、司冠平、孙作云、
王廷扬、王在朝为骨干的信和团,刘德培为
总督。信和团规定:乡村富户,随意捐财物,贫苦农民愿参加义军者,供给衣食;不愿参加义军者,可列册为候补。在信和团人员,也可审理民间诉讼。
同治元年(1862年)春,刘德培率200余名信和团成员移至淄川城西关。适逢发生一民众向永和当铺索赔事件。县令不敢干涉,信和团出面调解,迫使当铺老板赔银800两,因此信和团威信大增。时值博山民团与幅军发生冲突,信和团表示愿率众堵御幅军,趁机扩军,信和团很快发展到数千人。
刘德培治军有方,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他严令将士对人民群众实行“不拿、不打、不奸”的约法三章。对土豪劣绅,则毫不手软。一次,
博山区知县樊文达派4名兵丁到李家镇(今博山区
池上镇)一带催粮,兵丁打骂民众,在福山山下被刘德培义军抓获。刘德培让军士传令:“杀三留一,放一人回去给狗官报信,就说福山一带百姓不给清朝纳粮。”兵丁闻听此言后,吓得魂不附体,连滚带爬逃回了博山县城。这样的军纪除农民参加外,
历城区的姬奎、
青州市杨训、博山翟芳葵等有影响人物也前来入局。
为了打击地方封建武装对
起义军的骚扰和破坏,扩大义军根据地,
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
刘德培发动了攻打太河(原
博山区辖,今归
淄川区)恶霸地主、团总陈知本之战,这就是
淄博市地区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太河之战”。
太河与淄川县城、博山县城呈三角之势,是博山县东部山区的一个大镇。
咸丰末年,博山县知县樊文达组织团练,太河庄官宦世家的陈知本也成立起了团局,自任团长,招募兵丁150多人,一面上书
青州府和博山县衙请兵围剿刘德培的义军,一面加紧修筑围墙,催租催粮,高利盘剥农民,囤积粮草,以备攻打义军之用。
陈知本是咸丰贡生,为人阴险毒辣,勾结官府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乡民敢怒而不敢言,对其恨之入骨。陈两次串通官府半路拦截义军的粮草。
刘德培为铲除
起义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率军一举攻下了太河庄,活捉了陈知本。四邻八乡群情激愤,纷纷拥入太河庄,要求刘德培为民除害。刘德培应民众之请,在太河召开了公审陈知本大会,乡民纷纷上台揭发陈知本欺压百姓,勾结官府、横征暴敛,为非作歹的罪行。“打死陈知本”的怒吼声响彻山坳。为了惩治凶顽,除霸安良、平息民愤,公审大会后,义军处决了独霸一方无恶不作的地主恶霸、乡团团总陈知本,将其财产全部没收,一部分分给了受苦受难的乡民,另一部分运往
淄博市县城慰劳义军将士。太河
第一次世界大战,义军军威大振,乡民纷纷要求参加义军。
同治元年(1862年),转战于苏鲁豫皖等地的
捻军北上,南方的捻军攻占了
上海市,在沂蒙山区活动的幅军等义军积极响应,起义战火越烧越旺,清政府阵脚大乱。
刘德培趁机用淄川民团总局的枪械装备了信和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壮大反清
同年六月,刘德培率领信和团部分成员进驻淄川城,设指挥部于般阳书院。七月十三日,信和团进占淄川城,控制了知县多仁的县团总局,派兵严守四门,引起地主官僚反对。县令麟盛引咎辞职,新任县令李凤韶招募民勇,密谋联络乡绅共同镇压信和团。为应付突变,信和团调集数百名农民
起义军入城,追查反动官僚绅士的罪恶活动。后来将告刘德培“谋反”的陈氏父子和
县丞李风韶、讯官李鸿图斩首示众,众将领推刘德培为“督招府大元帅”,后改称为“大汉德主”。改
同治“年号”为“干支”。提出了“灭清平满,重兴汉室”的行动纲领。义军官兵一律剪辫子,以示与清政府势不两立。
刘德培举旗反清,意志坚定,据史料载,刘被推为大汉德主后,曾在署衙写下两幅楹联。
一曰:只手扶乾坤片壤暂安齐鲁于斯民伐暴除残再见尧天日月,寸心涵
宇宙匹马直踏幽燕惟多士附龙攀凤重兴汉室江山。
二曰:兴汉复刘全凭八千子弟,灭清平满直冲百二关河。
失败
刘德培占据
淄博市后,军心大振,士气高昂,清廷惊慌失措,遂令
青州城兵马围剿。九月,
山东巡抚谭廷襄见清兵围剿刘德培失利,便令青州满营官兵步骑4千余人,将淄川城团团围住。
刘德培临危不惧,率军抵抗,义军士气旺盛,作战勇猛。清军屡战屡败,城不能破。
刘德培为把
博山区、淄川连成一线,以壮大义军势力,十月组织精兵进军
博山城,一举攻入城内,烧了博山城东门,声势浩大。清廷十分惊慌,急令
济南市知府吴载勋、
青州市知府高镇联合围攻刘德培。博山知县樊文达,西河地主翟在田也聚集了几千人马配合清军参战,仍不见效,清廷便调集青州、
登州及满州兵、蒙古兵共三万余人联合攻打,妄图把义军一举歼灭。义军奋起抗击,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济南知府吴载勋、
道员陈显彝等因围剿
刘德培的义军不利被革职,
山东巡抚谭廷襄因据城失守被撤职,游击谢炳部被义军击溃,都司被击毙,青州知府高镇也差点被义军所擒。
清政府在围剿刘德培义军的行动中,虽连续更换主帅,但仍无济于事。而刘德培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同治二年(1863年)春,清廷派亲王
僧格林沁统帅大军攻打淄川城。僧格林泌在城外高筑炮台,挖壕掘堑,亲自督战炮轰城内,一连两个月对刘德培亦无可奈何,多次攻城,均遭失败,城中军民风趣地讥讽僧格林沁:“僧小子,瞎胡闹,隔着城墙放花炮,打不着人吓一跳!”
僧格林沁为尽快剿灭
刘德培的义军,请求各路2万多兵马增援,一起向城内开炮,城内房屋成片倒塌,人、畜死伤不计其数。僧格林沁一面加紧攻城,一面施计动摇义军军心,密派奸细潜入城内,与城内豪绅孙树堂密谋偷开城北门引清兵入城,被义军及时察觉。义军立即把孙树堂一家斩首,清除了隐患,稳定了军心。
六月下旬,城内军民粮草尽,传染病蔓延,义军难以继续守城,刘德培与众将领商议,为保存义军力量,决定弃城突围。六月二十二日,刘德培率义军从
淄博市东门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城外,边战边撤,向东南山区转移。清军在后紧追不舍。义军人马只剩200多人。义军退至寥坞大白山下时,被清军再次围困,
刘德培和义军将士虽人困马乏,仍斗志不减。刘德培见势危急,指挥义军与清军展开了肉搏战,掷石舞剑,血刃清兵。刘德培为不被清兵所俘,拔剑自刎。义军12位将领及刘德培的子、侄,有的战死,有的被俘后惨遭杀害。义军将士人人铁骨铮铮。大将翟雷之母被杀时高呼:“宁生强子叫人怕,不生儒子被人欺。”含笑就义。
刘德培领导的
淄博市、
博山区的农民抗粮运动自
咸丰十年(1860年)至
同治二年(1863年),历经3年之久,虽遭惨败,但在人民群众中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淄川、博山、
八陡镇一带在民间曾流传着一种
刘德培领导农民抗粮起义的版画;还有一出《翟在田搬兵》的地方戏,讽刺
清代官兵的腐败无能;还有歌颂刘德培抗粮起义的
民俗音乐《十二个月》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