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俄文:Курск,英文:Kursk,舷号:K-141),是
俄罗斯海军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的第10艘舰艇,由
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设计,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制造,隶属于
北方舰队第41
巡航导弹核潜艇大队。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采用了双壳体结构,艇体宽大,其续航能力为120天;该核潜艇配备有24枚SS-N-19巡航导弹和8具鱼雷发射管(四个533毫米、四个650毫米),可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反潜
导弹和
鱼雷,水下速度32节、水上速度16节,下潜深度可达500米。
1990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开始建造,并于1994年12月30日开始服役;1995年12月30日,正式加入俄北方舰队;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
巴伦支海演习时突然爆炸沉入海底,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在
核潜艇发生事故后,
俄罗斯海军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救工作。然而,由于艇体位于水下108米深处,距离俄罗斯海岸约140公里,且艇体未陷入海底,因此救援和打捞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俄罗斯于2001年5月18日与荷兰马穆特(Mammoet)公司和史密特(Smit)公司签订了打捞合同。2002年7月,
俄罗斯联邦政府专门委员会经过长达近二年的调查后表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由于艇上所载鱼雷发生爆炸而沉没的。2021年8月12日,俄罗斯多地举行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21周年纪念仪式。
发展沿革
建造背景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苏联政府对于美国积极增强海军战斗力、急速提高武器性能深感不安,强调“
美国海军是苏联最大的威胁,必须与之保持军力平衡”。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高层列编了巨额预算,放开了对设计局活动的限制。因此,各个设计局制作了各种各样的
导弹及核潜艇试行方案。从1967年开始,
圣彼得堡的鲁宾设计局着手进行第三代
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前期设计工作,1969年,海军正式将设计“949型重型导弹潜水巡洋舰”的任务交给了该设计局。海军认为949型的艇内空间不足,要求设计局从3号艇开始发展改装型(949A型),将存放核反应堆辅助机器的第5隔舱分成两部分,并将全长延长11米。
949A型潜艇建造于1985至1999年间,主要是用来在发生冲突时攻击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和沿海目标。它们是俄罗斯当前正在服役的最大巡航导弹核潜艇。俄罗斯海军的
北方舰队现在有两艘949A型潜艇,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有5艘。949A型潜艇排水量约为2.4万吨,能够携带24枚P-700“花岗岩”反舰巡航导弹。在其升级之后,这种潜艇将装备
3M-54“口径”反舰艇巡航导弹。
建造服役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于1990年开始建造。1991年1月31日,被列入海军舰艇名单,同年3月18日,舰员组建工作完成。7月,舰员开始在奥布宁斯克海军学院接受训练。1993年,为纪念库尔斯克战役50周年,K-141在改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于1994年5月16日下水,于1994年12月30日开始服役。1994年5月23日,开始系泊试验;1994年10月4日至12月30日,进行出厂海试和状态试验;1994年12月30日,签署验收证书,投入使用;1995年1月,正式加入俄
北方舰队服役。
1999年,库尔斯克号进入
地中海,任务是搜索并跟踪潜在敌人的攻击型航母战斗群,需要查明其力量的组成、兵力展开和航渡的航线、活动特点等许多项目。2000年7月,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作开始准备执行战斗任务。7月30日,参加了在塞维罗摩尔斯克海港举行的海军节阅舰式。10月15日,包括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
核动力巡洋舰“彼德大帝”号、大型反潜舰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护卫舰4“激情"号、
油轮“沃西波夫”号和救生船"安泰"号组成的航母编队离开北德文斯克到
地中海进行3个月的活动。而
核潜艇“普斯科夫”号和“库尔斯克”号担负编队的水下护航任务。在航渡过程中,波罗地海舰队的
驱逐舰“不安”号和油船“莲娜”号要加入到编队。与此同时,黑海舰队的护卫舰“求知”号、大洋油船"布普诺夫”号、救生船"矿工”号和运输船"马内齐”号离开塞瓦斯托波尔在
大西洋与编队会合。编队会合后,它们在地中海广阔的水域进行所有可能科目的演练。
沉没事件
事故发生
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
核潜艇,奉命"隐藏"在巴伦支海的深海中执行任务。这是自
美苏冷战结束以来俄
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最重要的一次军事演习,此次演习也被认为是俄海军展示军事力量的重要动作。作为北方舰队的核心力量,"库尔斯克号"潜艇被委以重任,负责向"假想敌"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发射训练鱼雷。当地时间11:28分,按照指令,此时的"库尔斯克号"应该进行鱼雷试射,而护卫舰队也在距离库艇30
海里的地方严阵以待,但鱼雷始终没有发出。直到晚上的23:30分,本该发报上浮指令的"库尔斯克号"却迟迟没有动静。随即参加军演的所有军舰开启声呐,立即展开大范围的搜索行动。8月13日4点36分,北冰洋巴伦支的天空已经放亮,彼得大帝巡洋舰终于利用水声探测技术在
巴伦支海深海下发现了库尔斯克号,沉没点位于水下108米,北纬69°40',东经37°35',距离谢维尔摩尔斯克约135千米。
救援
2000年8月13日上午9时左右,
俄罗斯海军终于找到了沉在巴伦支海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14日,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方向新闻界披露了
核潜艇失事消息。救援工作全面展开,英、法、挪等国愿意提供援助。15日,从傍晚开始,俄罗斯开始使用一种钟形高压密封舱(人称潜水钟)抢救“库尔斯克”号船员,但
潜水钟与潜艇的所有对接均告失败。失事潜艇与救援人员的敲击信号联系中断。16日,俄救援人员进行了4次潜水钟与潜艇的对接,均无功而返。俄总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首次就“库尔斯克”号失事事件发表讲话,承认“库尔斯克”号目前正处于“危机状态”。美国情报部门预测,
俄罗斯核潜艇的118名船员可能已经全部遇难。17日,俄救援人员进行了6次潜水钟与潜艇的对接,均告失败。俄政府副总理、政府“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原因调查委员会主席克列巴诺夫、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夫将军紧急飞往出事地点,坐镇指挥抢险。普京指示海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遇难艇员。18日,俄救援人员进行了救生舱与潜艇的8次对接,均未成功。19日,
英国和
挪威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参加营救。“库尔斯克”号抢险工作进入新阶段———“抢救潜艇人员的国际行动阶段”。20日,挪威潜水员潜入海底,试图打开潜艇舱门,但未成功。21日,挪威潜水员打开“库尔斯克”号核潜艇9号舱的舱门,进入潜艇,证实全部船舱被海水淹没,全体船员遇难。俄官方向社会各界正式宣布了这一噩耗。8月20日,挪威潜水员打开了第9隔断舱的舱门,但此时舱内已经充满了海水,爆炸后舱内幸存的水兵也已全部遇难。
打捞
事发后的探测
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事故后,俄罗斯立即启动了探测和搜救行动。由于潜艇沉没在巴伦支海的深海区域,探测和搜救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最初,俄罗斯动用了本国的力量进行搜救,但几天内未能取得明显进展。随后,俄罗斯接受了挪威的协助搜救请求,并组成了国际救援队。
国际救援队利用先进的潜水设备和技术,下潜到库尔斯克号附近进行探测和搜救。他们打开了潜艇的升降口,但发现里面的118名艇员已经全部遇难。在确认全部死亡后,救援活动即终止。
俄军的守护
在库尔斯克号沉没后,
俄罗斯海军派遣了军舰和潜艇在事故现场进行守护。他们负责监控事故区域,防止未经授权的船只和潜水员接近。同时,俄军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工作,以查明事故原因。
打捞合同签约
经过对打捞方案进行的论证和谈判,俄罗斯于2001年5月18日与荷兰马穆特(Mammoet)公司和史密特(Smit)公司签订了打捞合同。整个打捞工作需要大约1.3亿美元,其中俄方向荷兰公司支付6500万美元。潜艇打捞工作从2001年6月正式开始,首先在“库尔斯克”号潜艇上钻26个孔,然后切割下破损的首舱,接着使用“巨人”4号
驳船靠26根缆绳将潜艇吊离海底,并捆绑在驳船下部,之后运至位于
摩尔曼斯克的
辅助浮船坞内。整个潜艇打捞工作分两个阶段,即前期准备和打捞运输。
打捞合同签订后,俄、荷专家组开始论证打捞方案的可行性。由于“库尔斯克”号潜艇首舱曾发生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此次暂不打捞破损的首舱。因此,打捞前首舱会被割下,以防止打捞过程中破损的首舱影响潜艇平衡而发生更大的灾难。打捞细节确定后,前期准备工作于2001年6月全面启动,包括观察潜艇、清除潜艇表面淤泥、在潜艇艇壳钻孔和对“巨人”4号打捞
驳船进行改装。
第一阶段打捞
2001年7月22日至8月28日,由
挪威和
俄罗斯30名潜水员组成的水下工作队开始在100米深0℃~6℃的海水中对潜艇艇体钻孔,总共钻了26个直径700毫米的孔。这些孔要穿透潜艇的外壳和内壳体,但艇体表面粘贴的消声橡胶影响了工作进度。切割首舱为保证安全,在准备阶段使用机器人切割装有
鱼雷和
导弹的潜艇第一舱段。被切下的首舱长20米,切线与艇体横截面方向成10°角。切割工作在 26个孔钻完后开始。这套切割设备由两个固定锚、锯条、液压设备和控制系统组成,并经过了 1500个大气压下的测试。应该指出的是,切割首舱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打捞工作的危险性,而不是外界猜测的俄方想尽力掩盖潜艇沉没真象。
“巨人”4号驳船是用于海上钻井平台运输的大型驳船,船长140米,宽36米。改装工作主要包括两项,一是在船上开出26个孔,以安装26台提升机,每台提升机可起吊 900吨;二是在船底挖出一个可容纳潜艇指挥台围壳的凹槽,以使潜艇打捞上来时可平稳地嵌人
驳船下部。
建造浮箱100米长、15米宽的浮箱由俄罗斯北德文斯克机器制造厂制造,在潜艇被运到
摩尔曼斯克的
辅助浮船坞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船坞的水深较浅,浮箱可以减少携带有潜艇的“巨人”4号驳船的吃水。前期准备阶段,俄罗斯和
荷兰有关单位还对打捞设备进行了严格测试,并做了“巨人”4号
驳船和“
库尔斯克州”号潜艇的1:40 模型进行了打捞模拟。
第二阶段打捞
第二阶段从9月10日~20日开始,在此阶段,潜艇将被吊起并被拖到船坞。打捞时,“巨人”4号驳船,由8根缆绳系泊在“库尔斯克”潜艇上方。
驳船上的26台液压
提升机每台控制4根缆绳将“库尔斯克”号从海底吊起。每根缆绳有18毫米粗、由54股细钢绳组成。缆绳另一端通过大型钢栓连接在潜艇的钻孔上。每个连接点均进行两次测试,以保证牢固连接。“库尔斯克”号静重约9500吨,但由于艇壳已陷人海底以下1.5~2米深处,艇壳与海底之间吸力大约有 20000~35000吨,而“巨人”4号并没有那么大的提升力。因此在起吊潜艇时,只能先起吊潜艇尾部,一点点抵消潜艇与海底间巨大的吸力,直致潜艇与海底脱离后,再洗掉潜艇上粘覆的泥土,最后开始以水平姿态将潜艇向上起吊。
驳船上的 26 台提升机都由
计算机控制,可以以厘米级精度一点点地将潜艇吊离海底,并确保吊起过程中艇体的平衡。若出现载荷异常,计算机可立即停止起吊工作。起吊工作计划9月15日开始,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个小时。也可能因天气原因而有所变动。如果海浪达到 3.5 米,风速达到 12~15 米/秒,风力达3级,打捞工作将暂停。“库尔斯克”号吊离海底后,将被紧紧固定在“巨人”4号驳船下面,由
拖船以3节的航速拖到位于摩尔曼斯克的
辅助浮船坞内。在抵达浮船坞时,将使用
浮力达20000吨的2个浮箱,将“巨人”4号驳船和吊在下面的潜艇拖起,并由拖船拖至浮船坞中。然后,浮箱和驳船被拖船拖出船坞,潜艇留在浮船坞内。
10月8日,
巴伦支海海域天气相当不错。行动小组决定开始提升沉没在海底的潜艇。首先,潜水员把放到 100米深处的钢缆抓钩分别固定在艇体上预先凿好的 26个孔内。为了减小潜艇与泥十的附着力,借助 26 个抓钩摇摆4个小时后开始提升。凌晨3时 55 分,“库尔斯克”号轻松离开海底。钢缆的受力逐渐加大,在场的人们都十分紧张:万一潜艇隔舱不能一下子断开,就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还好,一切顺利,只连着一点的鱼雷舱在提升艇体时彻底断开,留在海底。
潜艇离地,艇首
应力 5430 吨,艇尾应力 2300 吨,尾部被抬高5米。在允许纵倾为3度的情况下,艇首纵倾为 1.8度,持续时间5小时 10分。“库尔斯克”号横倾为零。辐射情况正常。一切都在按施工计划进行。艇体离地之后,液压干斤顶继续提升作业,其作用力由
计算机监控。计算机引导千斤顶的每一步动作并给每个液压系统分配负荷,艇体逐渐上升,以厘米级的速度提升,动作十分缓慢。由于垂向摇摆补偿器降低了海浪的作用,从而保障平稳提升,未出现猛拉动作。就这样,每提升 10 米停顿一会儿。潜水员及装配摄像机的遥控装置利用这段间歇时间来检查环境辐射及吊起结构的完整性。
海上牵引航渡
10月8日中午11时,“库尔斯克号被提升到 58 米处。由于天气变坏,“巨人-4”起锚开始向科拉湾方向移动,那里的所有港口都预先采取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安全措施。驳船及其下面悬吊的潜艇均由“斯米特·魏斯”号
拖船拖带。
巴伦支海的天气条件还算稳定:风速每秒 7米,海浪2级。专家们预算,将潜艇由沉没地拖到罗斯利亚科沃人坞大约需要36小时,航程 102
海里。在海军历史上,由拖船拖带“驳船-潜艇联合体”在海上航渡尚属首次。11时 30分,“库尔斯克”号已被提升到 50米处。考虑到潜艇自身高度18米,到驳船底部还剩 30 多米的距离。19 时许,潜艇舱面室被引人“巨人”-4 号船底专用槽内(
核潜艇外壳上的伸缩装置护板准确进入驳船底下所谓的“座”内),而艇身则被牢牢地固定在驳船上。为了防止艇内构件在航渡期间丢失受损,潜水员在第一隔舱分割线处安装了防护网。特种探险负责人米哈伊尔·莫察克海军中将宣布:据气象预报,近日天气良好,“阿特列克”号与“斯米特·魏斯”号拖船无须进入岸边的隐蔽地,可以直接将“驳船-潜艇”综合体驶抵已对其他船只关闭了一昼夜的科拉湾入口处。6时 30分,拖船开始沿入口航行。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潜艇比计算重量轻 800 吨,“综合体”吃水深度比预期少一米,这对在科拉湾航道内航行尤为重要。中午,“综合体”安全抵达罗斯利亚科沃附近的第 50号大型浮坞。打捞行动胜利结束了。
打捞计划的圆满完成不仅对遇难水兵的亲属是一个迟到的安慰,而且使海洋摆脱了两座核反应堆的威胁。此外,这次不寻常的打捞行动还在巴伦支海“产渔最多的地区”开辟了一片宽阔的捕渔区,完全可望在短时间内抵偿打捞工作给
俄罗斯造成的损失。
事故分析
下文是事故过程的还原推测::2001年7月27日,“库尔斯克”号失事原因调查委员会成员、俄
国家杜马议员、海军中将多罗金曾对记者说,“库尔斯克”号失事的真正原因“将永远不会查清”,但打捞工作一旦完成,“库尔斯克”的沉没之谜将大白于天下。2002年7月俄罗斯政府专门委员会经过长达近二年的调查后表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鱼雷舱内发生了紧急情况(根据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检察长 2002 年编写的官方报告,莫斯科时间11时28分26秒,4号鱼雷装置中的 65-76A 号鱼雷("Kit")发生爆炸,爆炸原因是鱼雷燃料成分(
过氧化氢)泄漏。两分钟后,第一次爆炸后发生的大火导致艇内第一舱的鱼雷和
导弹爆炸。第二次爆炸摧毁了潜艇的几个舱室)。
2000年8月12日,灾难前5分30秒。库尔斯克号准备向彼得大帝号发射一枚练习鱼雷。指挥官操作潜艇时,潜艇前端
鱼雷中的
过氧化氢正在渗入发射管中,聚成一摊。鱼雷操作人员打开发射管,清理电路连接。灾难前135秒,过氧化氢液体和一小块铁锈接触,体积瞬间增加5000倍。巨大的压力炸碎了鱼雷外壳,并导致
煤油箱破裂。高热蒸汽引燃
煤油,释放出的
氧气助长了煤油的火势,鱼雷舱成了一片火海,舱内人员当场死亡。
冲击波从
通风管进入指挥中心,海水从发射管涌入后,库尔斯克号开始缓慢下沉。当时,21枚鱼雷就像被放在了烤炉上,500公斤煤油猛烈燃烧。上午11点30分15秒,在五分之一秒内,共有7枚
鱼雷爆炸。
超音速冲击波炸碎了库尔斯克号的
密封舱壁,并朝着
核反应堆冲去。但反应堆的减震器吸收了50G的量,舱壁也阻挡了冲击波。这时在潜艇前端,耐压艇体的负荷已经超过极限,5厘米厚的钢管爆裂,水从70米长的破洞涌入潜艇。118名官兵,大多数都是当场死亡的,但潜艇后部的23人在爆炸后仍然挣扎了8个小时。
抚恤详情
俄罗斯副总理马特维延科于2000年8月24日在莫斯科宣布,“库尔斯克”号死难者家属每户均可获得72万
俄罗斯卢布(约合2.6万美元)的额外资助。并宣布军人保险公司在两周内向118户遗属发放总额约为2300万卢布的保险金:每户120份军官月薪,再加每个家庭成员25份军官月薪。
2001年8月12日,俄罗斯
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一周年祭日。
俄罗斯海军在潜艇沉没地点
巴伦支海举行了沉痛的祭奠活动,同时,这也标志着俄官方承诺的艇体打捞工程全面展开。仪式中,所有打捞工作人员都默哀一分钟,祈祷能早日将失事潜艇及所有罹难者从108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2001年10月29日,俄罗斯搜寻人员已经在打捞出水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找到了45具遇难者的遗体。
北方舰队昨天决定停止失事核潜艇“库尔斯克号”遇难官兵的打捞工作,“瑞加利亚”潜水平台随即从巴伦支海起航返回
挪威。
技术特点
综述
949A
巡航导弹核潜艇属于大型核潜艇,它采用水滴形艇体,长宽比近似于8,部为水滴形。该级核潜艇内部采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双壳体结构,为变直径的圆筒形耐压壳体,中部直径8.5米,两层壳体之间有3米至4米的间距,所以艇体很宽大。
949型核潜艇部分采用了屈服强度与HY-130钢相当的材料制造壳体,部分则采用了
TC4材料制造,在北极地区更容易破冰浮出。在内部设有漂浮救生舱,可供全部艇员从极限下潜深度集体逃生。
949型核潜艇采用两套
核动力装置互为备用。反应堆为两座VM-5紧凑布置压水堆,每座反应堆热功率190至200兆瓦,沿艇中心线串联布置,可提供轴功率73.5兆瓦,堆芯寿命12年以上,可使潜艇连续航行 30万
海里。此外还有两台侧推装置,以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奥斯卡级装备有3M-45“
花岗石”
反舰导弹系统,布置在艇前中部指挥台两侧的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每侧有6个炬形盖板,长约7米,宽约2米,每个矩形盖板下装2具导弹发射筒,与垂线成45度斜角布置,共搭载24枚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此外,
949型核潜艇还装有4具533毫米和2具650毫米
鱼雷发射管(一说为4具),配备快速装填装置,可发射各型鱼雷、
火箭助飞鱼雷等,总共可装载量为28枚导弹或
水雷32枚。
设计特点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
俄罗斯海军949A型巡航导弹
核潜艇的第10艘舰艇,舷号K141。该艇由俄“王牌”武器设计局——“红宝石”设计局设计,俄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制造。该潜艇上的许多设计方案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如采用了双壳体结构,艇体宽大,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的两舷各约有3米的距离。西方国家曾认为,其双层壳体至少需3枚
Mk 46型鱼雷才能击穿。
“库尔斯克号”潜艇应用了俄罗斯于20世纪80年代获取的某些重大技术,在安静性、安全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续航能力为120天,最大下潜深度为300米。“库尔斯克号”潜艇的壳体特殊,在两层壳体之间有厚度相当大的水,使声波的传输增加了4个界面,增大了折射和散射损失,声能量被衰减,大大减少了本艇自噪声向外界传播,因此使潜艇航行起来很安静,隐蔽性极强。
艇型结构
949A潜艇长155m,深600m,排水量24000t。每艘潜艇总共可容纳107名船员。与其他俄罗斯潜艇一样,奥斯卡号具有双层船体,包括内部耐压船体和外部水动力船体。 Oscar 的内外船体之间的距离为3.5m,提供了显着的储备
浮力并提高了对传统鱼雷的生存能力。据说这些大型潜艇的下潜和机动速度都很慢,但据信它们的水下速度约为30节,足以跟上目标的速度。
改进后的 Oscar II 比 Oscar I 长约10m,可能为更安静的推进系统腾出空间,并配备升级的
电子系统。 Oscar II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幅加大的尾翼,这将提高水下机动性。+
动力系统
库尔斯克号采用了两台VM-5紧凑布置压水堆,这两台反应堆沿艇中心线串联布置,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来源。这些反应堆可以产生高达73.5兆瓦的轴功率,并且堆芯寿命超过12年,这使得潜艇能够连续航行30万
海里。潜艇配备了2台涡轮机,每台可以提供98000马力的动力。此外,还有两台ДГ-190型汽轮发电机,它们负责为潜艇提供电力。
武器系统
该潜艇装备24枚
P-700花岗石导弹花岗岩(北约代号“沉船”)巡航
导弹,射程550公里。该导弹长10.5m,重6.9t,弹头重1000kg。它可以携带爆炸弹头或 40 型鱼雷。
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鱼雷和短程
反舰导弹,并携带大约两打武器,包括SS-N-16导弹。 SS-N-16的航程为50公里,由液体燃料
涡轮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
船电系统
该
核潜艇装备了“牧熊星座-949米”型导航系统,这是一种自动化、高精度、扩大作用半径和处理大容量信息的系统。此外,库尔斯克号还配备了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
六分仪等辅助导航设备,以确保在各种复杂海况和环境下都能准确导航。
在探测和通讯方面,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雷达系统非常完善,包括“窥探对”型I波段对海警戒雷达、“场灯”和“方环”型侦察雷达等,能有效探测和识别各类目标。同时,该潜艇还配备了先进的通讯系统,确保与指挥部和其他舰艇之间的信息畅通。
在电力供应方面,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采用两套
核动力装置互为备用,反应堆为两台VM-5紧凑布置压水堆,沿艇中心线串联布置,可提供轴功率73.5兆瓦,堆芯寿命12年以上。这种设计使得潜艇在长时间潜伏和高速航行时都能保持稳定的电力供应。
静音设计
949A 型把降低潜艇噪声作为设计的一条原则。降噪涉及到很多互有关联的技术问题。艇的蒸汽发生装置能在反应堆冷却剂30%功率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循环,不用接通一回路的离心泵就能进行反应堆冷却剂的循环。在核动力系统强迫循环工况时,冷却剂是通过反应堆冷却泵,俗称主泵进行循环的,这个泵的噪声大,是噪声大户,是
核潜艇的一个主要噪声源。自然循环降低了潜艇的噪声,自然循环在潜艇低噪声航行工况时使用。
改进了所选用机械设备的声振动性能,这是针对机械噪声源采取的措施。对机械的安装采用了双层减震的装置和机组,对管路安装也采取了减震措施。对潜艇则采用了可起隔声和吸声作用的
消声瓦。为此,在特制的模型和
台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机械的减震,主动抑制噪声和艇体消声瓦能降低某一窄频带的噪声。而艇体消声瓦、改进螺旋桨设计、使用低噪声的主动力装置,可在宽频范围内降低潜艇的总声级,特别是在高速时。
性能数据
参考资料
性能评价
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
核潜艇可在近海海域巡逻,也可在远洋独立作战,对目标实施突然攻击,它具有攻击力强,结构独特、生命力强,辐射噪声低、隐身效果好,功率大航速高、机动能力强,居住性好的特点,但其安全性较差,缺乏自救能力。这种功能比较专一,排水量大的核潜艇今后不会再发展,而改成发展排水量在万吨以下的巡航导弹型与攻击型相结合的多用途多功能型
核潜艇。
沉没原因
2021年11月,
北方舰队时任司令维亚切斯拉夫·波波夫(1999-2001年)退役
海军上将在接受
俄罗斯新闻社采访时说“库尔斯克”号
核潜艇的沉没是因与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潜艇相撞造成的,碰撞发生在俄罗斯核潜艇的艇艏,鱼雷发射管损坏,发生爆炸,随后潜艇沉到海底。这一说法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相关纪念
祭奠仪式
2015年8月12日,俄罗斯
圣彼得堡,“库尔斯克”核潜艇灾难15周年纪念仪式举行。
202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20周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行献花仪式悼念“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遇难者。
2021年8月12日,俄罗斯多地举行仪式,悼念21年前因爆炸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中118名遇难官兵。俄罗斯北方舰队官兵和当地居民在
摩尔曼斯克向“库尔斯克”号遇难者纪念碑敬献花圈和鲜花。此外,俄罗斯圣彼得堡、
加里宁格勒以及阿尔汉格尔斯克等地也举行了纪念活动。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