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佑的父亲名延善,字维婴。
鹿善继、
孙奇逢二人为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王余佑甚为器重,亟称之。王余佑的生父王延善为县诸生,为人尚气义,曾以万金家产结客。
王余佑,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卒后门人私谥文节,世称文节先生。明末清初人,生于
万历四十三年(1615),卒于
康熙帝二十三年(1684),享年七十岁。其先世为小兴州(今河北栾平北)人,本姓宓,自八世祖时徙居直隶新城,赘于王氏,因改姓王。王余佑的父亲名延善,字维婴。
伯父名建善,字恢婴。有一兄一弟,兄名余恪,弟名
余云岫。在
崇祯十三年(1640)以前,
王余佑已被过继给伯父为嗣子。
王余佑幼伟岸,有大志。聪颖,读书识大体。十六岁时,补博士弟子员。初随
定兴县人鹿善继学,后受业于
容城县人
孙奇逢,又与
茅元仪、
杜越、刁包等人为师友,并曾得到桐城人
左光斗的赏识。
鹿善继、孙奇逢二人为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王余佑甚为器重,亟称之。而
清代北方的学术大师
颜元(字浑然,号习斋)、
李塨(字刚主,号恕谷)则为王余佑弟子,对王余佑雅相敬重。颜元曾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介祺得其二,温、恭是也。”称
王余佑气度包罗,可资师法,自谓平生所不能及,以至对王余佑“以父道事之”。李也说:“春风满坐,经济满怀,吾不及五公。”而在王余佑卒后,其长子王孚则亦以为李塨最能传其父之学。到王余佑在献陵书院讲学时,门弟子远近从游的多至数百人。
新城、
易州、
献县均相距不远。王余佑生长于幽燕之地,自幼受性理实学的熏陶,又遭逢明末与阉党斗争和明亡的激变,故其为人颇有燕赵慷慨悲歌之遗风。其治学则以性理为根本,以实学及物为主旨,以明体达用为宗,以间邪存诚为要。其治身心专以诚敬为主,其于日用专以躬行实践为事。待人则教以忠孝,和易简谅,对己则立身孤介,刻苦砥砺,喜通任侠,敦尚气节,有古独行之风。
王余佑虽为儒林中的士子,但是他读书的态度决不是追仿时文或是空谈性理,而是沿着实学一派的传统独开一径。其治学范围,举凡天文地理、礼乐政刑、耕桑医卜,以至西洋语文,无不穷析端委,上下数千年如指掌。他还擅长书法,风格遒逸。而对于
清代极盛的考据之学,则多所忽略,盖其心意不重在此。喜作诗文,但都由兴所之,本乎性情,兴酣笔落,顷刻数纸,然而写后常随手散失,且多不合格律。王余佑顷重的是实学,他的门人
李兴祖说他:“极纵横上下之说,数千年间事如
烛照数计。及指陈得失,蒿目时艰,真有坐而言可起而行者。”
王余佑的实学才能在当时已被誉称为有本之学、王佐之才、命世之才、
王霸大略、足以安民济世。李兴祖说:“从来讲理学者弊在拘方而不适用,谈经济者流为功利而不入于纯”,王余佑则能“本理学为经济”,明体达用一以贯之。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尹会一也极力称赞说:“嗟呼!吾尝怪世之人动以儒术迂疏为道学诟病,如先生者隐而未见耳!使获见用于世,其不一雪斯言也与?”
二是在
临县时,条列时弊数千言上之,由于拂当事者之意,继父王建善被调任
鲁山县,实欲困之。王余佑见时世不可为,遂力劝继父解印归田。
三是在明末清初,经历了父兄的死难。王余佑的生父王延善为县诸生,为人尚气义,曾以万金家产结客。明末兵乱,王余佑正校试于
易州,闻讯投笔而归。路经
容城县,与孙奇逢谋起兵。于是王延善率三子以及两个从子余厚、于慎联合
雄县人马鲁(一作马于)建义旗,传檄起兵,聚众千余人。
孙奇逢也在容城起兵,共同收复了雄县、新城、容城三县。这时清兵入关,诸人遣散。不料王延善却遭仇家陷害,以抗清的罪名被捕入京。余恪、余佑、
余云岫三人准备进京赴难,余恪以余佑已过继
伯父为嗣,不可轻死,于是偕余岩赴京。驰至琉璃河,夜闻人唱《伍员出关曲》,余恪说:“阿弟,误矣!吾二人俱死,谁可复仇者?弟壮,可复仇,我死之!”挥余岩去,自赴京,大呼曰:“我起义
生员王某长子也,来赴死!”于是父子二人俱死燕市。余岩归,夜率壮士入仇家,尽歼其老幼三十余口无孑遗。官府急捕余佑、
余岩兄弟,幸得
保定市知府朱(一作朱甲)及
易州道副使黄国安知其冤,为之力解乃免。王余佑闻父兄罹难,痛不欲生,招魂葬父兄毕,即奉继父母隐居易州五公山双峰村,自称五公山人,躬耕养亲,不求闻达,三十年不入城市,而为学益勤。有时登临峰顶,慷慨悲歌,泣数行下。
王延善敦尚气义,散万金结客。
王余佑也和其父一样,任侠重友,慷慨好施,时人常称其能“困者周之,危者拯之,殁者敛之”。
孙奇逢以奇节自许,但这并不妨碍他平易和淡与世往来。仁以律己,恕以待人。其治身务自刻厉,而于人无论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用行。与人无畔,虽武夫悍卒、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由此名在天下而无人忌嫉。王余佑也和其师一样,“信道笃而任道勇,近仁之质,得诸刚毅”,然而与人和易,从容简谅。晚年时,时乘牛车往来于上谷、
渤海、嵩岱之间,儿童野夫见其过,皆聚迎随观,争相慰藉,说:“王先生来矣!”
王余佑也时时停车,问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