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陈衡哲》是由
杨绛撰写的散文,文章记录了作者与陈衡哲之间的交往经历及其对陈衡哲的怀念之情。
杨绛初次认识陈衡哲是在1949年的一个晚上,当时
储安平先生为了迎接即将在上海定居的
任鸿隽、陈衡哲夫妇,特意在家中举办了一场晚宴。由于储安平先生已离异,家中无人主持家务,因此提前邀请杨绛担任陪客,帮助接待女性宾客。然而,当晚钟书因公务无法陪同杨绛前往,于是杨绛独自前往储家参加晚宴。尽管路程遥远且交通不便,但由于不愿辜负钟书的信任,
杨绛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参加了这场晚宴。
新中国成立后,杨绛来到
清华大学任教,很快与张奚若太太建立了友谊。张太太发现杨绛与自己的妹妹极为相似,无论是外表还是性格,这让杨绛感到有些尴尬。
黄郛夫人则热情地与杨绛握手,因为她看到了与自己已故妹妹相似的身影。杨绛被黄郛夫人送到家中,途中还收到了黄郛夫人赠送的一大捧白蔷薇。这些细节使杨绛推测自己与
陈衡哲的首次相遇发生在春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
杨绛与陈衡哲的关系逐渐加深。他们在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品尝美食和阅读书籍。杨绛经常带着新鲜出炉的鸡肉包子去探望陈衡哲,两人会在客厅里愉快地聊天。即使在其他客人来访的情况下,杨绛也能感受到陈衡哲的热情款待。这种亲切感使得杨绛愿意频繁地访问陈衡哲的家。
1949年8月,杨绛和钟书接到
清华大学的聘书,决定离开
上海市前往北京。在离开前,杨绛最后一次参加了在
陈衡哲家举办的晚宴。此后,尽管通讯条件有限,
杨绛仍与陈衡哲保持着书信往来。然而,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杨绛变得越来越谨慎,难以自由地表达情感。尽管如此,她仍然珍视与陈衡哲之间的友情,并一直对她怀有深深的思念。
杨绛,原名杨季康,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她的教育生涯始于北京、上海、
苏州市等地的学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得文学
学士。同年,她进入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专攻外国语言文学。1935年,杨绛与
钱锺书结婚,并于同年夏天与丈夫一同前往
英国和
法国留学。归国后,她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
清华大学担任教授。1949年后,
杨绛成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