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解太阳瓶子草(学名:
太阳瓶子草属 heterodoxa)是委内瑞拉格兰·萨瓦纳及普塔里山(Ptari Tepui)高原特有的
食虫植物。其种加词“heterodoxa”来源于希腊文“heteros”和“doxa”,意为“其他”和“观点”,指该物种的发现史,其分割于当时已知的
垂花太阳瓶子草(H. nutans)和小太阳瓶子草(H. minor)。
形态特征
原变种
另解太阳瓶子草的原变种(H. heterodoxavar.heterodoxa)的捕虫瓶下部为漏斗形,上部为圆柱形,高15至30厘米。瓶口窄。瓶肩位于瓶身基部三分之一处,使基部略呈葫芦状。捕虫瓶内表面具长2至3毫米的下向毛。笼盖盔形,相对大型,红色。发育中的捕虫瓶通常为黄色,成熟的捕虫瓶则为暗
栗色。
未命名变种
另解太阳瓶子草的未命名变种的捕虫瓶上部为漏斗形,一般宽于原变种,高15至25厘米。瓶盖通常为紫红色,而瓶身主要为黄绿色。少数植株群直径可达120厘米。
生长环境
另解太阳瓶子草的原生地多为存在浅薄酸性泥炭的凹陷
砂岩,并长期具数厘米的积水。山顶常云雾缭绕,即是旱季,中午之前也如此。
分布范围
另解太阳瓶子草分布于驰曼塔高地的数个山峰,包括奥杨山,及格兰·萨瓦纳北部普塔里山的几个孤立的山峰上。这些山峰的海拔分布范围为1900米至2400米,年平均温度范围为4℃至15℃。而与此同时,另解太阳瓶子草也分布于普塔里山山脚东部靠近
圭亚那高原的低地稀树草原中,多为开阔的沼泽地。其海拔分布范围为1100米至1400米。另解太阳瓶子草的分布范围涵盖低地与高地地区,所以其能承受较高的环境温度。
另解太阳瓶子草的原生地多为存在浅薄酸性泥炭的凹陷
砂岩,并长期具数厘米的积水。山顶常云雾缭绕,即是旱季,中午之前也如此。
另解太阳瓶子草常与大型的
草本植物同域分布,包括覆鳞属(Stegolepis)、食虫精属(Paepalanthus)、腺
白珠属(Tepuia)、
黄眼草属、木属(Cyrilla)、
岩菖蒲属、Nietneria、卡田
凤梨属(Cottendorfia)及食虫凤梨属(Brocchinia)等植物。
种下类群
已确定了两个另解太阳瓶子草的变种,原变种仅分布于普塔里山。而另一个未命名的变种则分布广泛,包括所有已知的低地地区,但其不存在于普塔里山。
此外,已有数个另解太阳瓶子草的变种及变型被描述为其他物种。
自然杂交种
已发现了另解太阳瓶子草与萨拉兹太阳瓶子草(H. sarracenioides)的自然杂交种。
种植方法
1976年,J·博格纳报道在凉室内以纯
水苔种植另解太阳瓶子草。再用盆托装满水或湿水苔,或用玻璃罩罩住花盆,以保持空气湿度。在
德国南部种植时,春季至秋季的中午需要遮荫。温度在冬季控制在10℃左右,夏季略微提高。
1988年,彼得·达马托报道其采集自野外的两丛另解太阳瓶子草在模拟
眼镜蛇瓶子草(Darlingtonia californica)的原生地环境下经过了严重的
霜冻后死亡。而1995年,彼得·达马托再次报道,在霜冻后另解太阳瓶子草的捕虫瓶会完全枯死,数周之后其又可长出新的捕虫瓶,但植株尺寸在第二年会变小。
1988年,克利夫·多德(Cliff Dodd)发表了关于
太阳瓶子草属植物的种植方法。他经好友布鲁斯·萨顿(Bruce Sutton)介绍采用了一个简易的种植方法,并认为只需要提供给植株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该方法提供的条件下,1英寸高的另解太阳瓶子草种苗在一年后可长出长4英寸的捕虫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