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头村
广东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下辖村
头村为花都区炭步镇下辖行政村,紧依南粤珠江巴江河,是中国传统村落,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旅游名村。朗头村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截至2024年,该村户籍人口为2030人,村域面积为6.25平方千米。
据塱头黄姓族谱记载,第七世祖黄仕明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迁到塱头村定居,之后世代相传,村落规模扩大。第十一世祖黄宗善主持兴建黄氏祖祠,重新规划村落,扩大村落规模。塱头村在宋、元、明时属南海郡;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取番禺区、南海两县部分地区设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塱头属广州府花县水西司;民国时期花县属广东省直辖,1993 年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2000 年又改为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现属花都区炭步镇管辖。
朗头村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为广府传统村落典型的梳式布局,村内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近200座,其规模为珠三角地区仅见。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青云桥和木棉
2010年,塱头村被评为“广州特色古村落”,之后于2012年获得“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3年8月26日,朗头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历史沿革
南宋时期,黄居正和夫人米氏迁居南雄珠玑巷,之后黄居正后人纷纷从珠玑巷迁居至岭南各地。
黄氏第七世祖黄仕明始初定居于炭步水云边。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黄仕明由水云边迁到朗头村定居,之后世代相传,村落规模越来越大。
朗头村在宋、元、明时属南海郡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取番禺区、南海两县部分地区设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朗头属广州府花县水西司。
民国时期,花县属广东省直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隶属佛山专区
1960年,划归广州市属县。
1993年,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广东省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
2000年,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改为广州市花都区,朗头村属花都区炭步镇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朗头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紧依南粤珠江巴江河,西南侧分别与三水区南海区相邻,村落面积约625.1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南至朗头新涌南基,北至旧屋区里尾、巷尾,西至狗尾塘西基,东至“旧屋区东三巷-塱东长塘东基”一线,面积约17.4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南至老虎岗涌南基,北至“塱西中新南大街塱西中新南一巷-玄坛庙前街-塱东新区北二街”一线,西至“百子塘西基-黄坭埔塘西基-海田塘路”一线,东至旅游道,面积约29.05公顷。
水文情况
朗头村紧依白坭河,村落河、湖泊、水塘众多,具有珠三角传统水乡的环境特色。
巴江河主要流经花都区赤坭镇炭步镇,其上游与清远乐排河、佛山九曲河相交汇,中游与花都区内的天马河新街河汇集后与流溪河在鸦岗交汇,最终经石门汇入珠江。巴江河全长近30千米,是广州市的上游水源地。
气候情况
朗头村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村落特色
朗头村古建筑群是目前花都最大的古民居群,分为朗东、朗中及朗西等三个经济合作社,是黄姓家族于南宋时期从南雄珠玑巷迁移到此地,立村已有800多年历史。朗头村主要以宗祠、书院为主,共有17座建筑物。民居的滴水、屋脊广泛使用精妙绝伦的灰塑装饰,麒麟喜鹊、双狮等图案争相斗艳。当地一名老人告诉记者,朗头村的建筑很有特色,其木门、墙壁、屋顶非常坚固,木门包有铁皮,门框边均用花岗石镶嵌,青砖墙内砌入整块石板,屋顶则半尺左右就有一根大圆木,防盗功能良好。
朗头村古建筑群特别多,较为完好的约有250座,其中规模最宏伟、最能体现浓郁岭南建筑文化特征的,当数花东镇高溪村、新华镇三华村“资政大夫祠”和炭步镇朗头村三组古民居群。“资政大夫祠”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良好,两年前由政府投资1000万元进行全面修复,现已成为花都区主要旅游景观。高溪村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经济发展,不少有资金的村民空置祖屋,在古村外建新房,无意中防止了对高溪村的建设性破坏。高溪村管理宗祠的欧阳乐老伯说,现在,大多数村民明白古村落的历史价值,希望政府或征村民的祖屋,或适当补贴古屋的修缮资金,鼓励更多居民回迁,从根本上防止古民居群破损、塌。
目前,政府正在制定有关条文,有效抑止朗头村的建设性破坏。下一阶段,花都将充分利用三大古建筑群推广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乡间古村游,使保护和利用相辅相成。
选址理念
黄氏第七世祖黄仕明于元代中期迁居塱头,选址于此是因该址南有泽地(后开发成鱼塘),北有山岗,适宜建村。
相传,黄仕明与一风水地理师相熟,对方曾指点黄仕明取得塱西头这块土地,并称此处南有泽地,北有土岗,将“朗”加“土”字为“塱”,去“溪”字留“头”字,居屋建于岗头临水之边,意为“头汤”,可取村名为“塱头村”。
空间布局
朗头村的半月塘是典型的传统村落民居的形态特征,以其为核心的村落水系保存完好,集中体现了粤中传统村落民居的风水布局理念。
朗头村内部居住街坊整体采用“梳式”布局方式,以一个个纵向的街坊构成。以村落水系为组织构架,组成了朗头村富于生态特征的聚落空间。
纵向利用北高南低,靠岗临水的地形,合理用地,宜居宜耕。这里北面土岗用作居住区,向北有拓展余地,不必占用周边平坦的耕地。横向岗面、水面开阔,分西、中、东三个社区,既利于分房族管理,又紧连在一起,利于家族团结交流。
纵向有二十多条巷道,成梳式布局,利于村内交通,横向有东西主道出入,利于外出耕作对外交流。加上纵向北高南低,有利于居屋排水和夏季空气流通。
村面临水有地堂,前排“黄氏祖祠”大体居中,东西一字排开均是各房宗祠、书院、书屋,后面才是住宅,含有崇祖重教的儒家传统。同时也利于北面住宅族人通过巷道到达村面参加祭祖和上学读书等活动。
整个村落的布局,是以巷子为中轴,而民居住宅就在巷子的两侧,房屋与房屋之间用门楼联系,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而宗祠是整个村落的精神核心。
建村智慧
朗头村的聚落防御体系完整、具有代表性。封闭的巷道、内敛的建筑形式、完整的护村防御水系都代表性地体现了粤中传统村落的防御特色。
人口民族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朗头村的户籍人口为3030人,常住人口2500人,全部都是黄氏家族。
经济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朗头村主要产业是农业,主要养鸭和养鱼,村集体年收入8.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9899元。
财政
2014年年度财务收支预算表
旅游
自助指南
1、门票价格:免费。
2、开放时间:全天。
3、交通指南:自驾车走机场高速公路,遇第一个岔口左转进入北二环高速,从里水口离开朝炭步方向走,进入S267到金城酒店后左转。
(提示:门票价格与开放时间变动较快,仅供参考,以景区最新公布的信息为准)
交通
可乘坐广州市公交花15路直达朗头村。
导览
穿过“朗头村”牌坊,右边是一字排开的明、清祠屋。由朗东至朗西可以一一参观渔隐公祠留耕公祠、景徽公祠、黄氏祖祠、文湛公书室等。
景点
综述
朗头村古建筑群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均坐北朝南,布局规整,排列整齐,规模宏大,保存较好。现村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青砖建筑有388座,其中聂氏宗祠、书室、书院共有34座,炮楼、门楼共5座。村面建筑以宗祠及书室为主,大多数建于清代,部分建于明代,一般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格局,人字或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工艺较好,其中以友兰公祠和谷诒书室为最。
古祠堂
乡贤栎坡公祠:位于朗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5米,总进深24.3米,建筑占地317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留耕公祠:位于朗头村塱东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四年(1799年)重修,同治八年(1869年)再次重修。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深两进,左路建筑为衬祠,总面阔14.6米,总进深18.2米,建筑占地276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友兰公祠:位于朗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六年(1801年)、民国16年(1927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2.2米,总进深39.4米,建筑占地50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石石脚,红泥阶砖铺地。门前地坪宽阔,有一口半月形水塘,水塘边有2棵粗壮的龙眼树,树下竖有旗杆夹两对,分别为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乡试第五名副榜黄湛莹、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恩科考选第一名贡生黄庭槐所立。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友兰公祠
以湘公祠:位于朗头村塱西社。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2005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6米,总进深20.8米,建筑占地253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石石脚,红泥阶砖铺地。是花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渔隐公祠:位于朗头村塱东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1984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4米,总进深46.6米,建筑占地649.1平方米。是花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徽公祠:景徽公祠位于朗头村中社。始建于明代,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2米,总进深36.5米,建筑占地458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是花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祖祠:黄氏祖祠位于朗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5米,总进深48.7米,建筑占地68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是花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书室
谷诒书室:位于朗头村塱中社,为该村奉直大夫黄谷诒所建的生祠。建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年),1999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5米,总进深22米,建筑占地268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石石脚,红泥阶砖铺地。全祠梁架、枋、木柱均为坤甸木料,花岗岩经水磨抛光处理,石雕、木雕、砖雕、灰塑、壁画等工艺精湛,保存较好。是花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华公书室:位于朗头村塱西社。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0.7米,总进深13.2米,建筑占地147平方米。硬山顶,灰塑龙船形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是花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菽圃公书室:位于朗头村塱西社。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1米,总进深13.1米,建筑占地168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青砖墙。
耀轩公书室:位于朗头村塱东社。始建年代不详,2002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廊。总面阔11米,总进深10.8米,建筑占地128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青砖墙,门面嵌花岗石石脚,红泥阶砖铺地,七级石阶。是花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人物
讲解员
朗头村退休老军医黄显标19年担任义务讲解员。他,就是被誉为花都古村落“故事老人”的黄显标。
黄显标,1938年生,花都区炭步镇朗头村人。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老党员,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成长起来,踏实刻苦、务实求真是他这辈人鲜明的时代特征。刚入伍那会儿,聪明肯干的黄显标很快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记忆力好、能言善道是人们对他最直观的评价,他身上还有着农家子弟特有的淳朴。哪个战友有困难了,他自己宁愿饿肚子,也要帮把手;看到有人落水,来不及考虑一头扎下去的也是他;遇到一些缺医少药的乡亲,他分文不收,利用休息时间长期免费为老乡治病……这就是黄显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古代人物
文化
村志族谱
朗头村中族谱记载了从南宋黄居正开始的第一世祖,及其世代后人即黄氏的第二、第三、第四等世祖,一直到如今的黄氏族人。整个族谱概括出了朗头村黄氏族人的族系脉络。
节庆活动
舞狮贺年:相传自明朝开始,朗头村的塱东社、塱西社、塱中社已设有各自的武馆。每年秋收后,各武馆在晚上传授武术和舞狮。逢每年年初一上午,舞狮队便聚到黄氏祖祠和庙宇前汇演,拜祭祖宗;年初二到各社互拜;年初三分别到邻村和镇上贺年,外村的狮子队也会到朗头村贺年。
敬老做寿:朗头村每年七月十一日,即始祖祭日第二天为全村60岁及以上老者集体做寿。在聂氏宗祠给他们大摆寿宴,并且分猪肉,60岁至69岁每人0.5千克,70岁至79岁每人1千克,如此往上推算增加数量。以往做集体寿宴时只有村里男子可以参加,如今妇女也可以参加,但是分猪肉已取消,改为封利是(红包),日期也改在了重阳节
非遗项目
广州市地区的灰塑因地制宜,将美学艺术与生活细节相结合。朗头村的建筑灰塑主要分布在建筑各进和侧廊的屋脊、两边的山墙上,灰塑代表如谷诒书室云涯公祠正脊灰塑群狮献瑞图;景徽公祠正脊灰塑雀鸟、梅花、牡丹、山水;以湘公祠正脊灰塑狮子、麒麟、花鸟等。这些灰塑图案均生动活泼、色彩鲜明、立体感强,体现了朗头灰塑的工艺特色。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戏曲剧种,是一种揉合唱作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花都区地区许多人从事粤剧事业,可谓名伶辈出。朗头村的“私伙局”同样蓬勃发展,粤剧演出红火。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狮”亦称“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港澳、东南亚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狮舞。花都地区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朗头亦然。每当逢年过节和开张庆典,狮队就敲锣打鼓,在朗头村进行巡演。
物产
朗头村主要种植时间较短的蔬菜瓜果类,主要养殖鱼虾和鸭鹅。朗头村民世代耕种于这片土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如炭步芋头、石湖莲藕等。
炭步槟榔香芋是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剖开芋头可见芋肉布满细小红筋,类似槟榔花纹,栽培学称之为“槟榔芋”。炭步槟榔香芋既可作蔬菜,也可当主食,其口感酥松、粉嫩、香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特产美食
鱼酱:朗头村有尊老爱幼的传统。从古至今,每年年底都会分鱼给村中老人。但因鱼大小不一,为防止村民发生分歧,曾有村民建议把鱼连骨带肉煮成鱼酱,并拌入猪油和面豉分给村民。出乎意料,鱼酱鲜香美味。因此,“鱼酱”成了朗头村祭祖或敬老摆酒席的必备菜式。
获得荣誉
政治
2014年党(总)支部班子成员情况及分工
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2021-05-17
塱头古村.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2024-03-21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环境格局.2024-03-21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历史文化.2024-03-21
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协会.塱头古村.2024-03-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水文情况
气候情况
村落特色
选址理念
空间布局
建村智慧
人口民族
经济
旅游
自助指南
交通
导览
景点
代表人物
讲解员
古代人物
文化
村志族谱
节庆活动
非遗项目
物产
特产美食
获得荣誉
政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