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安
李鸿章之父
李文安(1801-1855),字式和,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榜名文。合肥市(今属肥东县)人,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父亲。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甲进士,任刑部主事,历官员外郎、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李文安启蒙后,与其兄一同由父亲亲自督课。先后拜师李龙桥、长兄李文煜,又师从童培山、杨景仁、汪子庄。1822年起,他一面继续刻苦攻读,一面设馆接徒。道光十四年(1834年),李文安考取了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又考取了进士,三甲进士,朝考入选,分发刑部任职,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李文安在刑部十八年中,尽心尽职,执法公允,有“包拯再世”之称。咸丰二年(1852),粤太平军攻陷安庆市、江宁,淮南北农民起义很多,李文安著《圩寨图说团练规条》,使同乡联合起来防守。李文安每次与太平军作战总是在最前线。庐州所属五县,是水陆交通冲要地带李文安在盛暑之下及严冷的冬天,驰驱往返,因此积劳成疾。咸丰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死于军次,年五十五岁。
李文安著有《愚荃敝帚》《李光禄公遗集》。
人物生平
李文安生于1802年,启蒙后,与其兄一同由父亲亲自督课。李文安在8岁的时候,与哥哥李文球一同受业于李龙桥先生。由于他“少年时多病”,到13岁时只读了四子书,而且还不能背诵下来,所以他的父亲让他回到家里来跟着长兄李文煜继续读书。李文煜本来就是教书先生,对于自己的弟弟,当然格外的尽心,要求也非常严格。李文安虽资质“中下”,但在长兄的严格督教之下,专心攻读。从而,初步奠定了做学问的根基。从二十二岁至二十三岁,文安又师从童培山学作八股文,于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年)考取了秀才。此后又曾随庐阳书院山长杨景仁学习“制艺”即八股,还“从汪子庄师游书院”,以准备考举人。1822年起,他一面继续刻苦攻读,一面设馆接徒,以解决家计问题。
从1825年开始,李文安一连数次参加江南乡试,结果都是名落孙山,但他没有气馁,而是锐意进取。道光十四年(1834年),李文安在考取秀才十年后,终于以优生资格考取了举人,“中甲午江南乡榜九十六名”。道光十八年(1838年)李文安又考取了进士,“中戊戌会榜一百十二名贡士,三甲进士,朝考入选,分发刑部任职,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在刑部十八年中,李文安尽心尽职,执法公允,不徇私意每次审案,总竭尽昼夜之力,一定要将案情彻底问清楚,当堂审讯折服,当时有“包拯再世”之称。李文安著有《贯坦纪事》诗一卷,那时刑官刊印出来,作为参考资料。
咸丰二年(1852),粤太平军攻陷安庆市、江宁,淮南北农民起义很多,李文安著《圩寨图说团练规条》,使同乡联合起来防守。咸丰三年太平军攻陷桐城市舒城县,庐州戒严。同年十一月户部右侍郎王茂荫上疏推荐李文安,大意为“庐州为南北要冲,关系中原大局,郎中李文安系在籍督带练勇、翰林院编修李鸿章之父,老成达练,为守兼优,乡县推重,庐州团练整齐,皆由文安寄书劝谕先为备患预防之计,请救遣文安迅速回籍,带勇协剿。”咸丰四年正月李文安到临准,庐州已陷,太平军出没皖省之间,清帝应允袁甲三的请求,谕令李文安带乡勇即在临淮一带实力防剿,是为建立江北大营之始。三月李文安约寿州知州金光箸、参将刘玉豹,攻戴家集的太平军。四月随袁甲三履勘淮南市北形势,分部营垒,自五河至怀远声息相通,又于定远县擒获顺天王陆霞林,于合肥市擒获夏金堂。五月安徽巡抚福济咨推李文安迅赴庐州。七月清军攻平城外太平军,李文安率乡团千余人助战,太平军坚守不下,福济等令李文安率部下渡巢湖切断庐州外援,截攻巢湖市英王陈玉成于白石山下,杀伤无算。咸丰五年正月,副都统忠寿攻巢县,李文安及其子鸿章分路策应,太平军开三门以千余人迎击,西门太平军败退,清军追击,因前面有小港,李鸿章囊土先渡,诸队齐进,尽毁城西太平军工事,杀死二百余人。次日又毁东门外士城三座,又击败来援巢县太平军三千人,杀死四百余人。越十日又击败无为州庐江来援的太平军。李文安击败太平军的战报传来,清帝下诏李文安以知府用,先换顶戴。李文安原在合肥市、巢县两县立清湖保卫等局,招兵买马,每次与太平军作战:李文安的团练总是在最前线。福济驻军店埠,与太平军甚近,更依靠团练作为长城。庐州所属五县,是水陆交通冲要地带李文安在盛暑之下及严冷的冬天,驰驱往返,因此积劳成疾。咸丰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死于军次,年五十五岁。临死之前,遗书给其子李鸿章,大意谓:“贼势猖,民不聊生,吾父子世受国恩,此贼不灭,何以家为。汝辈当努力以成吾志。”
人物著作
李文安著有《愚荃敝帚》《李光禄公遗集》。
为官态度
李文安为官期间在京居官正直,为官刑部时,以孝友为政,尽心职守。曾任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沈阳市山西省的司员,当过提牢厅和秋审处的主管,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还亲自管理过2个监狱。一些正直的同僚们看得清楚,用诗的形式记下了他做的好事:“一汤一饭浅深量,是否堪餐每自尝。甘苦可推军十万,狱中留得姓名香。晚饭散过腹来,双眸炯炯不胜哀。狱中幸有推恩米,例自先生到此开。棘墙深闭见天遥,暑熏蒸未易消。赖有仁风吹隔座,蒲葵五万共招摇。托钵沿门俸钱,秋深检点补黄棉。先生更给病囚被,寒到圜扉不耸肩。”李文安在刑部一干就是18年,一贯秉公办事,官私毫无闲言,最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李文安严禁狱吏虐待囚犯,规定囚饭每人要保证给足1满勺饭,为了防止狱吏克扣斤两,遇到开饭就要亲自检查,并且亲自尝尝生熟。春夏季节,狱中易发传染疾病,他早早派人熬好了药做好准备,甚至夏天买来扇子和席子,冬天捐献棉衣,还在每个“所”备置12条棉被,供生病的犯人发汗养病之用。在他管事期间,狱中没发生过意外死亡之事。因其“宅心仁恕”且有所治绩而得到百姓的好评。
家训
李氏家训:公直、和睦、勤俭。
家族成员
以上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生而颖异,长益肆力于学”(庐州府志 评)
后世纪念
李文安专祠
李公巢湖中庙专祠与淮军昭忠祠毗连而建,位于昭忠祠之东,坐北朝南,前后四进,皆五开间。头进门堂,二进享殿,三进厅房,其上有楼,四进马房。其东一宅,亦四进五间。总计八十三间。享殿中祀李公神主,东龛附祀李瀚章李鹤章、李风章,西龛附祀李鸿章李蕴章、李昭庞兄弟六人之位。殿内有张之万翁同龢张之洞、徐甫、张佩纶等所题匾额楹联。有吴汝纶撰“赠光禄大夫,记名御史刑部郎中合肥李文安公祠”碑文。该祠在“文革”中被拆除办厂,尚存东宅三进食堂和四进庖房。
参考资料
巢湖岸边有个李公祠.中安在线.2024-04-07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安徽文化网.2024-04-07
合肥李氏家训:公直、和睦、勤俭.安徽纪检监察网.2024-04-0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著作
为官态度
家训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李文安专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