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贻镇
江苏省东台市下辖镇
廉贻镇位于东台市境的西北边隅,这个以革命先烈原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朱廉贻英名命名的乡镇,地处苏中平原里下河地区水乡,属潟湖地貌。
基本概况
廉贻镇隶属于江苏省东台市。地处东台市北郊。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东台市区4公里,位于新长(新沂-长兴)铁路西侧,是苏中东台、大丰区兴化市三市交界重镇。国道204穿境内南北,国道344穿境内东西,,东连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西接盐靖高速。陆路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距盐城南洋国际机场、南通机场仅一个多小时路程;欧亚大陆桥连云港市大丰港、南通吕四港近在咫尺;水、陆、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全镇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6.4公里,总面积57平方公里,有耕地52953亩,水面6000多亩口3.61万,下辖29个村。镇域东濒串场河,西枕横津河,南负梓辛河,北抵车路河,四境环水,境内还有南新河、小戴河、北新河横陈东西,直天港、立新河、博镇河纵贯南北,既得灌溉之利,又获舟之便。廉贻公路大桥飞架串场河上,使大河东侧的204线国道与境内的东廉公路和廉戴公路相衔接,贯通了东台---廉贻---兴化市的公路交通。镇境沟渠密布,河网交织,桥梁众多,水陆并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更兼全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是东台市粮食生产的重点镇。
地名含义
1941年正月,原抗日民主政府,兴化县县长朱廉贻同志和县政府工作人员80多人在兴化县金家庄遭到日寇袭击,由于敌众我寡,朱廉贻同志和战友们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撤退,在泅水过河时,不幸牺牲,后来,为悼念朱廉贻烈士,将朱廉贻战斗牺牲的地方兴化县梓辛区改名为廉贻区,也就是现在的廉贻镇。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资料显示,该镇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6.4公里,总面积57平方公里,有耕地52953亩,水面6000多亩,人口3.61万,下辖29个村。位于东台市西北部,204国道西侧,东起串场河,南至梓辛河南省,西与兴化市陶庄镇毗邻,东北与大丰区草堰镇交界。
历史沿革
1945年10月,兴化县梓辛区改名为廉贻区,后又划归溱潼县管辖,1949年4月27日,廉贻区由溱东县划归东台县管辖;1957年撤区并乡,成立廉贻乡;1958年9月成立廉贻人民公社;公社驻地扎垛;1959年3月体制调整时,又将原廉贻乡所辖范围成立廉贻人民公社,公社驻地小戴庄;1983年体改时,将廉贻人民公社更名为廉贻乡;1999年12月,撤销廉贻乡建立廉贻镇;2010年4月,撤销廉贻镇建制,与广山、五烈合并,成立新的五烈镇
据史书记载,远在唐宋年间,就有人劳作生息于此,迄今已有l000多年的历史。旧名博镇的郭顾村,在唐朝即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繁华集镇,镇上店铺齐全,商贾云集,据说薛仁贵跨海东征曾驻军在这里。随着历史的演变,王朝的更迭,昔日的繁华古镇早已毁于兵焚之灾,但从开挖河道发掘出来的井砖、古钱、瓷器碎片等文物考证,仍可窥见当年“九沟十三井”的古镇风貌。
清代嘉庆年间始,全乡除少数几个村庄属东台市场外,其余均属扬州府兴化县管辖,为兴化县六十六图之一。1949年4月,才全部划归东台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乡人民的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副业生产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已具规模。
廉贻人民依托地理环境的优势,借水创业生财,勃兴排船工业,所造船只遍及大江南北,远销省内外。1994年,《新华日报》和《中国乡镇企业报》分别以“船乡一一廉贻”、“船都崛起”为题作了报道。全镇境内船厂星罗棋布。这些船厂既能制造水泥船,又能制造钢质船;既能制造载重仅有几吨的小型农用生产船,又能制造载重达数百吨的大型运输船。截止1994年底,全镇共有大小船厂243封,创产值8732万元。廉贻镇的第一封集体船厂创建于l974年。全镇的造船工业曾经潮涨潮落,几度兴衰。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兴办的造船企业犹如雨后春笋,镇办的、村办的、联户办的纷纷上马,形成廉贻工业的一大特色,成了全省以至全国闻名的造船之镇。其中郭顾村被誉为“中国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村”。共有101家造船企业,282个船台。组建了全国唯一的乡镇级造船集团公司,有效增强了搏击市场风浪的承受能力。
船业兴,百业旺。随着造船工业的蓬勃兴起,带动了全镇镇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已形成造船、化工、橡胶、建材、食品加工冶炼、磨具等多种门类的工业格局,各类产品达150多种,其中四方牌橡胶密封件、铸友牌硅镁稀土合金、串场牌氧化锌、至诚牌红标砖,均被评为盐城市优产品。1994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l.73亿元。 “一村一品”亦是廉贻经济的一大特色,其中郭顾的造船业、张垛村和三周村的运输业、高庄村的磨料磨具、甘港村的橡胶制品、计窑村的编织业等,给全乡人民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交通物流
廉贻镇地处东台市西北郊,东与东台市经济开发区接壤,西与兴化市毗邻,北邻大丰区,南接本市五烈镇。新204线国道、333省道穿境而过,距盐城南洋国际机场仅仅5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镇东有串场河,西有博镇河,南有梓辛河,北有车路河,中有小戴河,贯穿全镇,东廉公路、廉兴公路穿境东西,水陆交通极为方便。
基础建设
这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境内有1座10万伏变电所和2座日供水2500多吨的自来水厂,满足各企业发展需要;有1万多门容量程控电话、2座移动通讯基站,通讯方便快捷;镇村黑色公路“三横五纵”网络化,集镇建设美化、绿化、亮化。商业、文化娱乐等设施齐全,小城镇服务功能日趋增强;教育设施较为完善,有2所中学、10所小学和1所成人中心校,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廉贻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全乡范围内,兴修水利,疏浚拓宽河道,引蓄灌溉,依靠集体力量建成了电力排灌站35座,并通过改良土壤、科学种植和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粮食产量逐年稳步提高。随着农村机械化作业的程度不断提高,全镇拥有中型拖拉机205台,种麦机161台,开机l3l台,农用手扶拖拉机32台,植保喷雾机47台,全镇机械化作业覆盖率达到90%,稻麦主要病虫害统防覆盖率也已达到90%,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经济发展
该镇资源十分丰富。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面,促进了种、养殖业的较快发展。尤以优质大米和肉猪、水禽、白籽鳗、鳖科、螃蟹、肉鸽牛蛙等特色品种质优量大,享誉苏中地区,为形成农、工、贸一体、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农业资源。船业兴,百业旺。随着造船工业的蓬勃兴起,带动了全镇镇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形成排船、化工、橡胶、建材、食品加工冶炼、磨具等多种门类的工业格局,各类产品达150多种,均被评为盐城市优产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地名含义
面积人口
历史沿革
交通物流
基础建设
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