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膜壳绦虫
扁形动物门圆叶目的动物
微小膜壳虫Hymenolepisnana(V.Siebold,1852)也称短膜壳绦虫。该虫主要寄生于鼠类,亦可寄生于人体,引起微小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nana)。主要寄生在小肠,引起消化道症状。偶有异位寄生在胸部肿块的报道。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陕西、辽宁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宁夏、山西省浙江省山东省云南省、湖北、黑龙江省河北省天津市河南省西藏自治区、新疆17个省区发现感染病例。
简介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nana(V.Siebold,1852)Blanchard,1891]又称短膜壳绦虫,成虫主要寄生于鼠类,亦可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微小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nana)。微小膜壳绦虫呈世界性分布,在温带热带地区较多见。人体多是误食虫卵或含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昆虫而感染,而自体重复感染可造成顽固性寄生。感染者可用吡、阿苯哒唑驱虫治疗。加强灭鼠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
形态
为小型绦虫纲,成虫体长5~80mm(平均20mm),宽0.5~1mm。头节呈球形,直径0.13~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短而圆、可自由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0~30个小钩,排成一圈。颈部较长而纤细。链体由100~200个节片组成,最多时可达近千个节片。所有节片均宽大于长并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孕节达0.15~0.30mm×0.8~1.0mm,各节片生殖孔都位于虫体同侧。成节有3个较大的圆球形睾丸,横列在节片中部,贮精囊较发达。卵巢呈分叶状,位于节片中央。卵黄腺椭圆形,在卵巢后方的腹面。子宫呈袋状,其中充满虫卵并占据整个节片。
虫卵圆球形或近圆球形,大小为48~60μm×36~48μm,无色透明。卵壳很薄,其内有较厚的胚膜,胚膜两端略凸起并由该处各发出4~8根丝状物,弯曲地延伸在卵壳和胚膜之间,胚膜内含有一个六钩蚴
生活史
微小膜壳绦虫的生活史,既可以不经过中间宿主、也可以经过中间宿主而完成。
1、直接感染和发育成虫寄生在鼠类或人的小肠里,脱落的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若被另一宿主吞食,则虫卵在其小肠内孵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肠绒毛,约经4天发育为似囊尾蚴(Cysticercoid),6天后似囊尾蚴又破肠绒毛回到肠腔,以头节吸盘固着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从虫卵被吞食到发育至成虫产卵共需时2~4周。成虫寿命仅数周。
此外,当孕节在所寄生的宿主肠中被消化而释放出虫卵后,亦可孵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肠绒毛发育成似囊尾蚴,再回到肠腔发育为成虫,即在同一宿主肠道内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并且可在该宿主肠道内不断繁殖,造成自体内重复感染。我国曾有一患者连续三次驱虫共排出完整成虫37,982条,这显然是自体重复感染所致。
2、经中间宿主发育实验证明印鼠客蚤、犬蚤、猫蚤和致痒蚤等多种蚤类及其幼虫、面粉甲虫(Tenebriosp.)和拟谷盗(Triboliumsp.)等可作为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当这些昆虫吞食到该绦虫卵后,卵内的六钩蚴可在昆虫血腔内发育为似囊尾蚴,鼠和人若吞食到这些带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昆虫,亦可受感染。
成虫除寄生于鼠和人体外,还可感染其它啮齿动物如旱、松鼠等。另外,曾有报告在犬粪便中发现过微小膜壳绦虫卵。
致病
该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成虫头节上的小钩和体表微毛对宿主肠壁的机械损伤以及虫体的毒性分泌物所致。在虫体附着部位,肠粘膜发生坏死,有的可形成深达肌层的溃疡,并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人体感染数量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特别是儿童,可出现胃肠和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以及头痛、头晕、烦躁和失眠、甚至惊厥等。有的患者还可出现瘙痒症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但也有个别患者感染很重却无任何临床表现。
实验证明,鼠类感染微小膜壳绦虫后,能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的免疫力,主要表现为成虫产卵量减少,产卵期缩短,并促使成虫较早地从鼠体排出,从而减低了再感染的程度。人体感染这种绦虫纲后,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粘度增加,同时也产生特异性的IgM和IgG等。研究证明,这些免疫球蛋白能损伤和破坏新入侵的六钩蚴。同时,体内致敏的T细胞对虫体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宿主的免疫状态对该虫的感染和发育过程影响很大。近年来已发现,由于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造成的免疫抑制,可引起内脏中似囊尾蚴的异常增生和播散,而大多数重度感染者又都曾有过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史,所以,在临床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前应先驱除该虫。
诊断
从患者粪便中查到虫卵或孕节为确诊的依据。采用水洗沉淀法或浮聚浓集法均可增加检出虫卵的机会。
流行
微小膜壳绦虫呈世界性分布,在温带热带地区较多见。国内各地的感染率一般低于1%,惟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和喀什三市稍高,为8.7%、11.38%和6.14%。各年龄组人群都有受感染记录,但以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较高。
由于微小膜壳绦虫生活史可以不需中间宿主,由虫卵直接感染人体,故该虫的流行主要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虫卵自孕节散出后便具有感染性,在粪、尿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如在抽水马桶内可存活8.5小时,但虫卵对外界的干燥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不久即丧失感染性。所以,虫卵主要通过手—口的方式进入人体,特别在儿童聚集的场所更易互相传播。偶然误食到带有似囊尾蚴的昆虫是感染的另一原因。另外,由于自体重复感染造成顽固性寄生,也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
曾经有学者认为鼠体的微小膜壳绦虫与人体的微小膜壳绦虫虽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但不易相互传染,二者是不同的亚种或不同的生理系。但也有人将人体的微小膜壳绦虫经过多代小鼠感染后,结果逐渐变成了对小鼠易感的虫种,说明人类和鼠类的微小膜壳绦虫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因此,鼠类在本病的流行上起着贮存和传播病原体的作用。
防治原则
彻底治疗患者,以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环境卫生、消灭鼠类、蚤类;注意营养、提高个体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驱虫治疗可用吡喹酮15~25mg一次顿服,治愈率达90%~98%;亦可使用丙硫咪唑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原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