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praziquantel,环吡异喹酮)是人工合成的吡异喹啉衍生物,由
德国的
默沙东(E.Merck)公司和
拜耳集团(Bayer)公司合作研发,为广谱抗吸虫和绦虫药物,适用于各种血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
姜片虫病和
绦虫病以及
囊虫病。
吡喹酮口服后吸收迅速,1小时左右达到血药峰值,进入肝脏后很快代谢,主要由肾脏以代谢物形式排出,临床上对不同虫种所采用的剂量、疗程等有较大差异。服用吡喹酮常见的副作用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对于特殊人群服用吡喹酮时也需要注意,如:哺乳期妇女服药期间,直至停药后72小时内不宜喂乳;严重心、肝、肾病患者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等。
吡喹酮常见剂型为吡喹酮片、吡喹酮缓释片。吡喹酮片已纳入国家医保,为医保甲类。
医学用途
适应证
为广谱抗
吸虫和绦虫药物。适用于各种血
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
姜片虫病和
绦虫病以及
囊虫病。
用法与用量
用法
常规用量
治疗吸虫病
治疗绦虫病
治疗囊虫病
儿科用量
制剂与规格
吡喹酮片:0.2g;吡喹酮缓释片:0.2g。
药理机制
在体外,
吸虫与绦虫接触吡喹酮后发生两种原发性变化:
除上述原发性变化外,吡喹酮还能引起继发性变化,使虫体表膜去极化,皮层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致使葡萄糖的摄取受抑制,内源性
糖原耗竭。此外,吡喹酮尚可抑制虫体
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80%以上的药物可从肠道吸收。血药峰值于1小时左右到达,口服10~15毫克/
千克后的血药峰值约为1毫克/升。
80%的药物与
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进入肝脏后很快代谢,主要形成
羟基代谢物,极少量未代谢的原药进入体循环。门静脉血药浓度可较周围静脉血药浓度高10倍以上。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5%~20%左右,哺乳期患者服药后,其乳汁中药物浓度相当于血清中药物浓度的25%。
药物主要分布于肝脏,其次为肾脏、肺、
胰腺、
肾上腺、脑垂体、
唾液腺等,很少通过
胎盘,无器官特异性蓄积现象。
半衰期为0.8~1.5小时,其代谢物的半衰期为4~5小时。进入肝脏后很快代谢,主要由肾脏以代谢物形式排出,72%于24小时内排出,80%于4日内排出。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禁忌症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
注意事项
耐药性
吡喹酮是治疗人体
脑血吸虫病病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大规模长期反复用药,曼氏血吸虫耐药株已经出现。
历史
研发背景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寄生虫病,影响着超过2亿人,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
拉丁美洲,全世界约有78个国家有血吸虫病流行,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
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其中以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血吸虫病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疾病之一,每年有28万至50万人死亡。
研发过程
吡嗪异喹啉衍生物的抗蠕虫作用是由
德国的
默沙东(E.Merck)公司和
拜耳集团(Bayer)公司合作研究发现的。最初由E.Merck探索将
吡嗪喹啉环类化合物发展为镇静药物,1970年初Bayer公司发现了这类化合物有抗
植物病原线虫作用,于是E.Merck决定不再发展其为镇静药物,而是将其转移至Bayer公司继续评价它们的抗蠕虫作用。这类化合物总共合成和筛选出400余个,其中的吡喹酮代号为EMBAY8440,具有较好的抗蠕虫效果。
应用
早期主要是研究吡喹酮的抗绦虫作用,并用droncit的品名投放至兽用驱绦虫药的市场。吡喹酮的抗
脑血吸虫病作用最初是通过动物试验发现的,继而在动物和临床上进行了吡喹酮的
毒理学和
药理学试验。随后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
拜耳集团合作,进行了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结果很成功,因此在抗血吸虫治疗中,吡喹酮迅速地取得了主导地位。
临床数据
吡喹酮被筛选出来后,拜耳药厂与世界卫生组织协作进行了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在
菲律宾、
日本、
赞比亚和巴西治疗了数百例日本血吸虫病、
埃及血吸虫病和曼氏血吸虫病患者,采用了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无论是观察不良反应还是疗效,均采用了双盲法,保证了结果的科学性。这些试验结果比较成功,
毒理学研究也表明吡喹酮无严重的短期和长期的不良反应。
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南京药物研究所和湖北医学工业研究所等相继合成了吡喹酮,并进行了大量
药理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从1978年7月到1979年8月,在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统一规划下,在上海、
江苏省、
浙江省、
四川省和安徽等省、市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同时,国内外还对其他
寄生虫病进行了临床试验。
结果表明,吡喹酮对
寄生于人体和动物的多种
寄生昆虫,特别是对寄生于人体的
脑血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
卫氏肺吸虫、
布氏姜片虫和多种绦虫成虫及其
美国白灯蛾等都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常规剂量下寄生虫学治愈率可达90%以上,明显优于其他抗血吸虫药物,且其具有毒性低、疗程短、病人耐受性良好和口服方便等特点,既适用于医院内个体治疗,又适用于现场普治。
使用情况
使用统计
全球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4年将血吸虫病的防治策略,从以往消灭中间宿主(螺蛳)为主转变为以化疗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以疾病控制作为防治目标。低毒、高效的吡喹酮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以往很多抗
寄生昆虫药物,特别是抗
脑血吸虫病药物毒性较大、疗效较低、疗程较长以致不少病人难以接受有效抗虫治疗和难以开展群体性化疗的被动局面,开创了
寄生虫病化学治疗的新时期。吡喹酮已被成功地用于在巴西、
柬埔寨、中国、
埃及、
摩洛哥和
沙特阿拉伯控制血吸虫病。
吡喹酮预防性化疗是大部分血吸虫病流行国家控制血吸虫病的最核心措施,可降低血吸虫感染引起的发病和对健康的不良影响。但由于药品实际需求缺口较大,2017年全球血吸虫病化疗覆盖率仅为44.9%,大量高风险人群得不到及时化疗。
非洲
在非洲有51个国家流行血吸虫病,包括曼氏血吸虫病、
埃及血吸虫病、
几内亚血吸虫病和间插血吸虫病。2002年血吸虫病防治倡议开展后,国际社会加大了对非洲血吸虫病防控的支持力度,第一轮治疗于2003年开始,主要覆盖
乌干达血吸虫病防控试点的50万人;2005年,在6个参与
日本血吸虫防治倡议的国家中使用了近1300万剂吡喹酮;到2008年底,总共使用了4500万剂吡喹酮。
欧洲
欧洲地区并非血吸虫病的传统流行区,但随着欧洲居民外出旅游增多、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迁入以及附属殖民地血吸虫病的流行,欧洲国家血吸虫病感染病例时有报道。1997~2010年,欧洲地区共有1465例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吡喹酮治疗。
埃及
20世纪80年代末埃及开始大规模使用吡喹酮,据埃及卫生部提供的材料,通过大量的国家投人与世界银行贷款支持,自1988年至2001年共用吡喹酮治疗5100多万人次,其中选择性化疗2850万人次,全民化疗2276万人次,共用去吡喹酮1.54亿片(每片600mg)。吡喹酮化疗使埃及的曼氏与埃及血吸虫感染率在1988~2001年期间稳步地大幅度下降。1988年,曼氏
脑血吸虫病感染率为16.4%,2001年则为1.6%,下降了90.2%;埃及血吸虫感染率1988年为11.9%,2001年则为1.3%,下降了89.1%。
中国
在
世界卫生组织调整血吸虫病的防治策略后,中国对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也作了重大调整,将以消灭
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转变为以反复扩大化疗控制传染源为主,辅以健康教育、易感地带灭螺等的控制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此外,吡喹酮还有效地用于防洪抢险的早期治疗(预防血吸虫病发生)。
其它用途
吡喹酮在动物抗绦虫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可治疗
牛带绦虫、
链状带绦虫、
微小膜壳绦虫及
美国白灯蛾、
囊尾蚴、
裂头蚴等多种绦虫感染。在犬的细粒棘球蚴病防治中,吡喹酮也是首选药物之一。
化学信息
化学名称:2-(环
己基羰基)-1,2,3,6,7,11b-六氢-4H-
吡嗪并[2,1-α]
喹啉4-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9H24N2O2
相对分子量:312.41
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吡喹酮在
三氯甲烷中易溶,在
乙醇中溶解,在
乙醚或水中不溶。
专利
拜耳集团和
德国默克公司先后于1973年12月在
德国申请了吡喹酮的专利,于1977年在美国申请了专利,最终拜耳和默克公司共在38个国家注册了吡喹酮的专利。
1983年,
韩国的Shin Poong公司开发了一种合成吡喹酮的新方法,并获得了该产品的工艺专利,以保护吡喹酮的新生产工艺。
1987年,
埃及EIPICO公司在韩国Shin Poong的许可下开始在埃及生产吡喹酮。
参考资料
吡喹酮片.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