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脚村
安徽省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
岭脚村位于榆村乡的东南部,距乡政府10公里,距市区17公里,虽地处山区,但交通方便,有公交可直达。该村毗邻白际乡源芳乡、国营岭下林场,并与歙县王村镇石门乡交界,全村辖12个村民组,总人口1618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3.39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4676亩(竹林面积3500亩,占村地总面积的23%),村民经济收入以林、茶为主,林业经济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40%左右。
近年来,作为“徽开古道”的起点,每年吸引不少驴友前往探幽寻古,该村农家乐伴随着旅游热升温也日渐兴起,下一步,该村将依托古道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全面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
地理环境
岭脚村位于休宁县榆村乡南部,黄山市政府所在地屯溪区的东南端。岭脚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的故乡,书法大家董其昌也曾在这里执教。
脚村的地形酷似一张“龙嘴”,新安江上游藏溪河流经村内。土壤酸性较强,适合茶树生长。植被主要以松树孟宗竹为主,森林覆盖率80%以上,毗邻国营岭下林场。岭脚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村内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800多年历史的红豆杉,20吨天然太师椅、天然峡谷以及三个天然瀑布。人文景观有千年徽开古道,平营和尚寺、观影庙,土木材质特色屋和徽派建筑。经营状况方面,村内有土鸡场、养猪场、养羊场和清水鱼塘,生产无污染的干笋、蕨菜、紫藤属以及高山蔬菜瓜果、上千亩的有机茶园。村民自发开设的“农家乐”可为游客提供食宿
文化
岭脚徽开古道
徽开古道是古时从徽州府,经岭脚、白际乡、大溪口、古洞门、中洲,到达开化县的大通道,全程25公里,沿线高低起伏,景色优美古朴,其至高点白际岭海拔1208米,素有“第二个清凉峰”之称,沿线多瀑布,并有多个原生态村落。古道为3—4.5尺的石阶石板路,沿途还有五里亭、十里亭、二善亭、洋铁亭等古驿站的遗址。其中,岭脚至泰夏25公里石阶石板路保持比较完整,是一条驴行徒步的经典线路。站在那高高的放火哨(岭尖)上看着那绵延的群山,那古道的悠久和历史的沉重,还有那文明的喧嚣与一山之隔的静寂给人一种恍若前世的梦境。
徽开古道是徽州通往开化县的一条古道,徽州一侧的起点是休宁县榆村乡的岭脚村,穿越海拔1208米的白际岭之后,经淳安县中洲镇,然后一直延伸到开化县。宋朝建这条古道时是条泥路,不好走的。“到了明朝,该村一个叫汪致洛的徽商就出资修建了石板路。
对于“徽开古道”这个称呼,在岭脚村当地村民听来似乎比较陌生,但是一说起“白际岭”,那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说起“白际岭”的由来,在当地有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岭脚村村民听闻朱元璋要率部队沿徽开古道来徽州,就纷纷到山岭上迎接,村民们在山岭上苦苦等了几天几夜,也不见朱元璋过来,而后听闻朱元璋率部队从其它路来了徽州。村民们都说白接了,后来村民们就把迎接的山岭头叫“白接岭”,后又取其谐音“白际岭”。
徽开古道基本上用石板铺成,宽度在1米到1.5米之间,至今依然保存完整。从岭脚村开始攀爬这条古道,首先见到的是一片片的菜园、茶园、竹园。越往上走,古道逐渐变得崎岖陡峭。由于岁月久远,有的路段已经是荒草丛生,荆棘遍地。接近山顶之时,这条古道完全隐没于高山密林之中,远远望去,只见密林不见路。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巅之上,仰望蓝天白云,环顾群山延绵,俯瞰村庄田园群山外。在如今已经沉寂荒凉的古道上行走,跟古道有关的历史一定会勾起你的好奇之心。村民彭茶兴告诉我们,“这条古道还是兵家必争之路,元代就设立了巡检司,解放战争时期,刘汝明的兵在这里溃败了,就选择了这条古道逃往浙江省。”
历史上,徽开古道在物资交流、人员交往、信息传递等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徽州通往浙江的重要古道之一,人性化的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方便行人歇脚,徽开古道上曾经设置一些茶亭,五里亭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岁月侵袭、年久失修,五里亭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塌毁。如今古道上的五里亭已经损毁,留下的只是残垣断壁。站在五里亭的废墟之上,对于茶亭当时的模样只能凭借想象。但是有关五里亭的故事在榆村乡依然口口相传。“徽开古道以前那时候是没有这个亭子的,因为后来经商的人多了,就在这里做了一个五里亭。
参考资料
岭脚村介绍-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资料简介.http://www.tcmap.com.cn/anhui/xiuningxian_yucunxia.2021-05-18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文化
岭脚徽开古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