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镇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位于府谷县西部,总面积204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3.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2.7万亩。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数为13059人。
新民镇下辖17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19个机关单位,28个党支部(农村支部17个,机关支部7个,企业支部4个),共有433名党员。现有40个煤矿(其中国营煤矿2个),78个机制兰炭厂,986个各类商业网点。12977辆各类机动车辆,8879辆小轿车,35360部各种通讯工具。
2014年完成地区性产值99.98亿元,上缴税金8.2亿元,规费6.4亿元(其中国税5.5亿元,地税2.7亿元),
计划生育率达96%,人口自然增长率6‰,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元。
概况
新民镇位于
府谷县西部,辖打井塔、
石家庄市、高山、陈庄、石条也、桃、孙家墕、新民、马营山、家沟、龙王庙、丰山、新城川、新尧、温庄则、沙渠、芦草畔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打井塔村。
神朔铁路、
301省道穿境而过。
沿革
1958年建新民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撤乡建镇,面积204.2平方千米,辖新民、马银山、麻家沟、沙渠、新窑、芦草畔、温庄则、峰山、龙王庙、新成川、高山、打井塔、石家庄、陈庄则、孙家墕、石条墕、桃峁17个行政村。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数为13059人。
农业
农业生产情况,主要实施集雨窖灌和地膜种植等农业实用技术,变种粮为
种草、变自由放牧为舍饲养畜,用林、草、舍、工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来摆脱靠天吃饭、制约农民增收的被动局面。共签订封山禁牧责任书100份,发展舍饲养羊户15户,羊子存栏数达3500余只。前半年陈庄村完成退耕还林300亩,其它村补植4万株,景点工程整地500余亩,种草6000余亩。劳务输出情况,输出劳务3480人(跨行政村),主要引导他们到就近各种厂矿企业务工、外出经商、搞运输来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建设
建设情况
新民镇新农村建设初步整体规划有7个点(中圪 达、芦草畔、石条墕、
石家庄市、高山、龙王庙、新民)。每个点规划300-500人。主要做法是:一是变分散为集中。以府店一级公路为主线,将居住分散的群众,通过各种整合向沿川,特别是向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集中;二是变山上为川里。以工业区为依托,将山梁峁居住的群众向统一规划的集中区进行搬迁。特别是居住在各煤矿井田范围内的群众向统一规划的集中区进行搬迁。主要的工业区有中圪达工业区,区内有居民689人,芦草畔工业区,区内有居民504人,龙王庙工业区,区内有居民678人,高山工业区,区内有居民927人;三是重新振兴新民旧城。已经启动芦草畔村新农村建设,投资1500万元对芦草畔、城峁、东沟三个自然村60户287人整村搬到交通更利的地带,占地面积45亩;配套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基层组织
全镇至为共吸收入党积极分子56名(女党员23名),改变了各支部党员年龄性别结构。现有党员责任区103个,党员双带户198户,科技示范户1 51户,先进文化传播户269户。六个好党委12个、五个好村党支部17个。
公路建设
通厂矿人口聚居区03年至05年完成水泥硬化27.5公里。投资260余万元对新尧村至芦草畔村长1.8公里的道路进行水泥硬化;投资380万元对新尧村至沙渠村长1.6公里的通村通矿公路进行整地水泥硬化;投资380万元对高山村至板墩村1.5公里通村通矿公路进行拓宽水泥硬化;投资150余万元建设新城川至新民老城公路3.8公里;投资109万元水泥硬化蛇口岔至西耳道路1.5km;此外对通厂矿道路继续进行水泥硬化;投资150余万元新建新城川中桥一座,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工业企业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走向,适应市场需求,坚持规模扩张、技术提升、环境达标、管理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煤产业。围绕三个转化,走煤电化、煤焦化、煤电镁合金一体化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共投资近1.2亿元对焦化、硅钙、
碳化钙等行业进行环保技改。2006年生产原煤750万吨,焦粉70万吨,焦油7万吨,发电量12000万度,其它煤化产品产量也较往年有所增加,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共完成地区性产值7.8亿元。强化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对煤炭生产经营秩序进行全面清理。首先强化管理,严防事故发生。镇政府成立了新民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对火工品、企业、交通运输、农机、校舍、施工单位、特种行业、公共场所进行了清理整顿,查隐患、堵漏洞,有效地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加强对厂矿的监督管理,并与各厂矿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共清查26次,提出整改意见258条,下达指令书16次,消除安全隐患42处。再次是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四是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
党建方面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党委政府将一号文件整理编印成宣传材料500余份,发至各自然村、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并集中用5天时间,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二是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学教活动。我们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保证、四个结合”。重点学了“一个读本”、“两《条例》”、“两法”。各村、机关单位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确定学习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业务知识以及反映当代世界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行政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镇政府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29次,1500余人次,参学干部都认真地做了学习笔记,收回学习笔记49本,心得体会47篇,征求好的建议和意见67条。三是建设“五型”村党支部,全镇共有27个党支部,达到五型支部有6个(机关、医院、工商、学区、信用社、新民派出所)五好支部。四是在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支部的承诺率达100%,党员承诺率达92%。
精神文明
一是加强学习,每月召开三次学习大会,共学习18次,办专栏6次,书写标语48条。二是共签订《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42份、《安全生产责任书》100份《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17份、《防汛抗洪责任书》120份。镇上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正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各村、机关单位也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现有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镇1个、市级文明单位4个、县级单位5个、市级文明村2个,文明校园1个、文明村13个(市级文明村2个)、十星级文明户2200户(市级2个),五个好文明家庭220户、文明工商户103个(市级3个)。计划创建市级文明村1个,十星级文明户1户。三是文化阵地建设,镇文化站占地360平方米,设有三室两厅,内部设施齐备。各村均有文化活动室。四是妥善安排解决困难人群的生产、生活问题。采取镇村干部、企业负责人、企业法人实施“一帮一、一帮二、二帮一”和村子结对帮扶以及充分利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氛围实行的支部帮扶贫困学生的办法。半年来镇政府及各企业家、支部帮扶贫困学生64名,帮扶资金52660元,
府谷县保榆公司首批拿出近20万元,解决了西耳、大圪达两个自然村的人饮问题;各厂矿企业共帮扶贫困户资金达2万元,支部帮扶贫困学生和贫困户资金达3万元。五是广播电视方面,有线电视光缆在我镇全部开通,有线电视网已经通往高山、新城川、打井塔、马营山三个村,收视频道达到29个。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6%。
经济建设
新民镇是府谷煤电化载能工业基地建设的“桥头堡”,镇内
神朔铁路和府店
一级公路贯穿东西,全镇现有3个兰炭工业集中区、29个煤矿,金属镁生产线6条,
碳化钙厂2个,电厂1个,其它厂矿10个,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96%以上。2011年,共完成现价总产值141亿元,完成税收14.7亿元(其中国税8.8亿元、地税5.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432元。
新民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
畅通工程”,修通
水泥路18条81公里;投入1000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投资1600余万元,实施市政基础建设工程,完善了集镇功能,提升了集镇品位。镇上成立了环卫所、城建执法中队、交警中队、治安巡逻大队等市政管理机构,进一步提高了集镇管理水平。各类通讯网络、
数字电视等网络覆盖全镇,金融服务、医疗卫生、全日制教育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日臻完善,娱乐、休闲、餐饮、住宿、商贸等经营网点遍布街巷。2009年,新民镇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重点镇建设镇之一,先后荣获
陕西省平安建设示范镇、省级文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
创建平安新民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层层落实责任,全面推进。实行镇党委、政府;企业领导;包村干部;行政村支书主任;村民小组长“五级管理”责任制。镇村两对民事调处率达93%,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就地消化,就地解决。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对27个安全文明小区实行挂牌管理。针对外来人口发案多,时有威胁学生的现状,新民派出所加大对暂住人口的清查整顿力度,并加强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各校为了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专门配备了兼职副校长和专职教师。共调解民事纠纷43起。
严格按照计划生育的“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20字方针。实现了计生卫生“合二为一”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加强村服务建设,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和节育
知情选择工作。
做好防汛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安全渡汛。镇上采取分级管理,落实责任,成立防汛指挥部,签订了责任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各村、企业各个方面了《防治责任书》,镇上专门组织人员对现有灾害点进行经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国家住建部联合7部门发布通知,公布最新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府谷县新民镇列入全国重点镇名单。
新民镇是府谷县工业重镇,下辖11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2647人,流动人口16800人,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第二幼儿园、卫生院扩建、第二完全小学及马营山三村、新民村、新城川村等5个
文化广场的纷纷落成,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品位不断提升。曾被评为“全省重点建设镇”。
据悉,全国重点镇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龙头,此次对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进行增补调整,此次增补调整,各县(市)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使全国重点镇成为今后各地各有关部门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是此次
全国重点镇的增补调整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