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滨,贵州铜仁人,1984年考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先后获得
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和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系主任。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国际环境政治、
中原地区环境外交和
联合国研究。他曾在英国
牛津大学、美国
康奈尔大学、日本新大学、韩国
高丽大学和
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做
访问学者。
人物经历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称国际政治系)
社会任职
兼任
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商务部贸易与环境专家组成员、中国文化与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德国外交部气候与安全专家组成员、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论界委员、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球卫生委员会委员。
现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环境和气候政治、
中原地区环境外交等研究。长期参加
联合国环境与气候谈判。曾在英国
牛津大学、美国
康奈尔大学、日本新潟大学、韩国
高丽大学和
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做
访问学者。
主要成就
研域究领
主要从事联合国与
全球治理研究、国际环境和气候政治、中国环境外交等研究。
科研成果
承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发改委、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和海外科研课题40多项。
所授课程
国际组织与
国际法(本科主干基础课)、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生课程)、环境与国际关系(本科、研究生中英文授课)、环境外交(硕士英文课程)、国际政治与地区研究(博士课程,合上)
个人作品
专著
2.专著:《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主编之一),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4.主编:《撕破的海棠叶:中国版图变迁大纪实》,
广州出版社,2000年。
5.合著:《WTO与中国贸易政策分析》,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年。
6.合著:《国际机制论》,
新华出版社,2002年。
论文
1.《气候变化正在塑造21世纪的国际政治》,《
外交评论》,2009年第6期。
2.《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4期。
3.《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述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第3期。
4.《哥本哈根会议重大问题断想》,《绿叶》,2009年第10期。
5.《联合国与气候变化》,载联合国协会主编:《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6.《应对气候变化:中日合作与中美合作比较研究》,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5月转载)。
7.《奥巴马执政后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载于《国际问题论坛》 2009年春季号,总第54期。
8.《印度:一个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有声有色的主角》,载于《世界环境》2009年第1期。
9.《中日关系中的环境合作:减震器还是引擎?》,载于《
亚非纵横》2008年第2期。
10.《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挑战与机遇》,载于《
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11.《联合国与国际环境治理》,载于《
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8年第1期转载)
12. 《论国际环境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载于《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
13.《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
14.《国际环境保护正在重新塑造国家主权》,载于《绿叶》(国家环境保护部主办)2007年第4期。
15.《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外交面临重大挑战》,载于《绿叶》2007年第8期。
16.《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现状与未来》,载于《绿叶》, 2007年第12 期。
17.《印度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载于《绿叶》2008年第8期。
18.《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连续性与变化及其原因解析》,载 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外交·2004年》2007年第2期转载,并被收入《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
19.《
联合国改革:渐进还是激进?》,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5年第12期转载,并被收入《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
20.《环境问题与中日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1期。
21.《东北亚环境合作的回顾与展望》,《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2期。
22.“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转载,
中国知网译为英文发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外交》2016年第3期转载)
23.“中国参与全球环境与卫生治理:机遇、挑战与对策”,《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年第7期。
24.“全球环境与卫生的关联性:科学认知的深化”,《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年第7期(通讯作者)
25.“全球环境与卫生的关联性:政策响应与制度构建”,《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年第7期(通讯作者)
26.“理解环境与卫生的关联性:以中国为例”,《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年第7期(通讯作者)
27.“2030年
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及
环境治理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6年第期。(通讯作者)
28.“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载于《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16年。
29.“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评述”,载于《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30.“联合国与应对气候变化”,载于《联合国70年:成就与挑战》,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版。
31.Constantin Holzer \u0026 Haibin Zhang,“The potentials and limits of China–EU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能量 证券”,Asia Europe Journal,2008,6:217-227.(被SSCI收录) 32.“Chinas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Vol.3, No. 2,Dec.2006. 33.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ed., On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Essays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World Affairs Press, 2004. 34.“China and the US: moving
前锋 on climate”, China Dialogue, January, 2008. 35.“New hope for climate cooperation”, China Dialogue, January, 2009. 36.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Why US-China Cooperation Lags Behind China-Japan Cooperation?”, in Gerald Curtis, Ryosei Kokubun, and Wang Jisi (eds), Getting the Triangle Straight: Managing China-Japan-US Relations, Tokyo: Japan
内角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10. 37.“China and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http://welttrends.de/res/uploads/Zhang_China-and-
.intclimate-change-negotiations.
pdf38.《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国际气候合作的若干思考》,《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主要报刊文章
1.“How to make progress on climate issues?” The New York Times, Wednesday, March 4, 2009.
2.《加强国际环保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解放军报》2007年12月13日。
3.“世界形势变化促国际组织转型”,《
人民日报》2010年11月8日。
4.“巴黎气候谈判值得高度期待”。
5.“中国气候外交站在新的起点上”。
6."《
巴黎协定》开启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
获得荣誉
2012年《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一书获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1年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2010年《环境与国际关系》一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6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参考资料
张海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11-17
张海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