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设立的相如县,得名于中国古代文学家
司马相如,因其故居位于此地。
相如县的治所最初位于
嘉陵江东侧,现今
利溪镇与
河舒镇交接地带,与鸡宿山(现称量金斗)隔溪相望的两河塘地区。该县东临
渠县,南接
安汉县,西北毗邻南部县,北部靠近大寅县。
清代光绪年间,《蓬州志》记载:“相如县辖区包括现今
南充市北部、
岳池县东部以及
营山县废弃的朗池等地。”当时,相如县隶属于
梓潼郡,距离当时的府治约八十公里。
西魏占领蜀地期间,梓潼郡被撤销,相如县划归南渠郡管辖。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取消郡制,相如县成为
隆州的一部分。隋朝大业三年(607年),隆州改为
巴西郡。
天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州制,相如县继续属于隆州。武德四年,隆州的部分区域被分割出来成立果州,相如县随之归属果州。
天授神功元年(697年),相如县的治所迁移到
嘉陵江西岸的锦屏乡陵江场。此时,相如县东邻朗池(今
营山县境内)、
流江县(今
渠县境内),东南部与
岳池县相邻,西南部与
南充县相连,西北部与
新政县(今仪陇新政区一带)相邻,北部与大寅县接壤。唐朝天宝元年(742年),
南充市更名为南充郡,
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为果州,相如县作为其下辖县份。五代十国时期的
后梁开平元年至
南宋宝庆二年(907年至1226年),相如县的行政区划保持不变。宝庆三年,果州因
赵昀曾居住于此而升级为顺庆府,相如县依然为其所属。南宋
宝祐六年(1258年),相如县从顺庆府转隶蓬州。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蓬池县被撤销,其领土分别并入
营山县、
仪陇县和相如县。此时,相如县东接营山县、
渠县,东南部与
岳池县相邻,南部与
南充县相连,西北部与
南部县相邻,北部与仪陇县接壤,仍然隶属于
蓬安县。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相如县被撤销,其行政区域直接归属于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