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博物馆是一座
国家二级博物馆,位于县城东部新区,占地面积29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该馆于2009年9月8日开馆启用,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该馆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然而,2022年10月24日,莒州博物馆发布了一则临时闭馆通告,宣布自同年10月24日起临时闭馆,各项展览同时停止举办,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发展历史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莒为少昊之后,
东夷重要的一支。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沂水南洼洞、日照秦家官庄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说明远在数十万年以前鲁东南地区已有人们在此劳动生息。此后,这一地区 发现的众多的距今2万年至1万年前的细石器文化遗存说明这里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区之一。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春秋时期
莒国首都所在,是
山东省东南部地区的文化中心和代表。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发达的莒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明遗存,文物胜迹更如群星璀璨。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
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
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像文字,把
华族文明史上推了1500余年。凭借着辉煌的历史和影响力,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是
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始建于1976年的原莒县博物馆到2005年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不少是举世罕见的一级文物。但是随着
莒县经济文化的发展,莒县博物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进一步宏扬莒文化,打造莒文化品牌,提升莒县文化品位,更好的展现城市形象,于2005年开始筹建新馆——莒州博物馆。莒州博物馆总投资7500万元、
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00余件,位于县城东部新区,紧靠县城主路振兴东路,交通便利,相关配套齐全,区位优势显著;另一方面,展览大楼共分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展览空间增大,展出文物由原来的800余件增加至目前的2000余件;同时,整个展区设计、展览方式更为科学,使用
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方便游客参观,同时还增加了休息区和排椅供游客休息。
1976年,莒县博物馆成立,位于县政府东边,是一间仅有20平方米的小平房;
1979年,扩大到200平方米;
1986年,在县城青年路南端建了陈列楼,
建筑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
1989年,对外开放,与
青州博物馆、滕州博物馆并称为
山东省三大县级博物馆;
莒州博物馆时期
2005年,开始筹建;
2005年11月4日,山东省省长韩寓群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等部门,就莒州博物馆规划和建设资金等给予支持;
2007年4月3日,莒州博物馆开工建设;2007年10月23日,主体框架封 顶;2009年8月17日,莒州博物馆启用筹备工作会议召开;
2009年9月8日,新建成的莒州博物馆在
莒县隆重开馆。
建筑布局
莒州博物馆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共有13个展厅,馆藏文物1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200余件。该馆展陈由基本陈列、馆藏精品展览和临时展览3部分共7个专题陈列。展厅分别为历代石刻厅、文心雕龙厅、近现代革命史厅、东夷序曲厅、文明曙光厅、莒国春秋厅、城阳史影厅、文物遗珍厅、书画精粹厅、当代书画厅、毋忘在莒厅、刘纪念馆和3D影院。展厅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展出以莒文化载体为主的文物2500余件,充分展示
莒县文化的悠久和博大精深。
馆藏文物
截止2019年,馆内共有藏品数量12973(件套),珍贵藏品120(件套)。
陶尊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距今约5000年前的礼器,1960年
陵阳河遗址出土。器高52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夹砂灰陶,侈口,口沿外折,深直腹,下部渐收成尖底。火候较高,胎骨坚硬,器体甚重。器身饰浅篮纹。腹上部刻有陶文“”此类陶文莒县陵阳河、大朱家村、杭头等三处遗址均有发现,现已出土八种类型20个单字。在莒县陵阳河、
大朱家村遗址正东方,分别耸立着寺崮山。
屋楼崮两座山峰。每年
春分、
秋分时节,早晨红日正从山顶冉冉升起,就依稀呈现出“”形图像。这是莒地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期观察
太阳发现了
春秋二分的天文奥妙。“”是
东海之滨的莒人为祭祀
太阳神,因形见义,随体诘 的杰作。最初为祭祀的祭文,反映一个事物。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后演化为一个单字。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将其解释为“旦”字。字上部的“”像太阳,中间的“”像云气,下部“”像山峰。宛然如绘。写成
楷书责作“”。它已具备了汉字音、形、义的因素,并正向臻于成熟的汉字发展。与
甲骨文极为相近,但远远早于甲骨文1500多年。应是汉字的祖形,是
华族5000年前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
双白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存。1977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夹砂白陶。椭圆形口,
鸟喙形流上翘,颈部细而高,腹部微鼓,三袋足。背部安双带式鋬,鋬各饰三条凹线,腹中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后部饰一短尾;其上有小圆饼形,器形如鸟展翅欲飞状。其构思巧妙、造型生动、制作精美。
东夷民族以鸟
图腾为其族徽,故创造出似鸟的双鋬鬶作为日常生活用具,成为富有地方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物。它是莒人崇拜鸟的物证。
绿穿孔玉铲: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存。1979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长19.6厘米,宽10厘米,孔径1.6厘米。深绿色。长方形,扁平,顶端平整,两侧较直,通体磨光,中部微收,四边较薄,两面刃,刃部略呈弧形,上部一圆孔,两面对钻,制作精美。无使用痕迹。为部落首领
权杖或者财富的象征物。
新朝。照容用具。1985年莒县陈家楼出土。直径18.5厘米,重800克。镜作圆形,
柿蒂纹钮座。座外单线方栏与双线方栏内饰十二乳钉,乳钉间有
篆书铭文“子丑演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方栏外饰八乳钉与规矩纹,其间用阳线刻出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及
貔貅,
玉貔貅、
赖蛤蟆等;外篆
隶书铭文“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
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宜侯王而兮。”镜边环
射线纹、锯齿纹、云纹、窄平素边。
封口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大汶文化遗存。1977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夹砂白陶。圆口,口上 有盖封住,盖上有筛眼,口部向上斜伸出
鸟喙形流,细颈,鼓腹,三袋足。颈腹间安宽鋬,腹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封口上筛眼,煮水时可透气,又可讲究卫生防止灰尘杂物入内,还能起过滤作用。其设计科学,制作精致。在同时期文化中,流口封闭扎孔者仅此一例。
游客感受
一楼的莒文化展厅中有关于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展厅,详细的介绍了刘勰一生的主要经历和重要成就。举证齐全,资料详细,是我们了解一代
文学理论大师的绝佳去处。
二楼主要展示的是整个
莒州历史与重要出土文物。且不说“巨鹿之战”、“勿忘在莒”等重要的历史留痕,就光是那些远古的陶器就让人能够以斑窥豹,领略莒州远古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了:蛋壳陶、古酒樽、蒸馏陶器等,让人真的是叹为观止——我们的祖先怎么会有如此的智慧与才能呢?在二楼展厅还有一件文物,是一把刀形的用于
数控刀具的器具,讲解员说这件器具到现在为止,专家们还是没有弄明白它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研究发现,它的构成成分类似于现在的
不锈钢,可是不锈钢技术到今天为止也不过是百来年的历史,大量使用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数千年前的古代
莒州人民,到底是运用了什么匪夷所思的神技将它
锻造出来的呢?难不成,真的像干将莫邪那样,上古人类也有神的本领、仙的法术,能够缔造让几千年后的人类也为之称奇的神剑仙刀?
三楼展厅里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几百幅莒州名人字画,携古挽今,浅吟低唱,鲜活了博物馆四面的墙壁,氤了观者目不暇接的惊喜。唐伯虎、
祝允明、
刘墉等等,且不说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的真迹是如何让人赞叹,就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子也一样演绎着莒文化的精彩。且看那份
清代莒州举子的试卷,一笔一划,勾金描银,字字俊逸,整张试卷无一处涂抹,无一处不妥,流畅的字句,秀逸的书法,真正彰显出了古人书与文的完美功底。我们今天强调了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却让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写。看了这份试卷,真是感受到了书写与文采结合起来的完美与震撼。语文能力训练中,阅读与写字教学应该是并驾齐驱,哪一个都不应该被忽视呢?
馆舍简介
莒县博物馆位于莒县县城青年路南端,是展示莒地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现状的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1986年,占地52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文物12000余件,一二三级文物200余件。分为“
莒国文物基本陈列”、“
莒县流散文物珍品专题展览”两大系列,1989年对外开放,与
青州市、
滕州市并称
山东省三大县级博物馆。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物馆”、“山东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首批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