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刚,男,1965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教授、系副主任、系主任,环境学院教授、院长。主要从事有机污染物控制理论、技术和战略研究,先后以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1992年,余刚获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8月到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工作,1994年至2010年历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2023年6月5日,余刚教授受邀参加“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并在活动上对生态环境观察发表感言。同年11月22日,余刚获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5年2月,余刚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1982年7月毕业于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大学就读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1986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并考入本校环境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余刚获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化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2年8月,余刚到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工作,其后于1994至2006年担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期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本土培养的第一代本硕博,在中国的实验室做出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余刚在1998年被清华大学择优晋升为教授。
2006至2010年,余刚担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11至2013年担任环境学院院长。期间在2006年,余刚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第七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012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
余刚教授长期从事有机污染物控制理论、技术和战略研究,先后以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典型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在源清单方法学、环境污染特征、控制原理与技术、控制战略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2021年12月22日,余刚教授被聘任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
2023年6月5日,余刚教授受邀参加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山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并在活动上对生态环境观察发表感言。同年11月22日,余刚获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环境行为与控制原理,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修复技术,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管控策略,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控制理论、技术和战略研究。
人才培养
截至2023年11月22日,余刚教授已培养已培养36名博士和24名硕士,获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科研成果
作为概念厂专委会的成员之一,余刚教授曾针对概念厂面向未来的水质标准开展了系统研究,并率先提出要控制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新污染物,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设施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安全及人类健康。在余刚教授的指导下,宜兴概念厂提出了针对个人防护用品和药物(PPCP)等城市生活污水常见新污染物的控制标准,并实施了对应的控制措施,为行业率先示范。
余刚教授在排放源和环境污染特征、控制原理与技术、国家控制战略与国际履约支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因子、清单方法和清单,研发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新技术和机械化学处置新工艺与新设备,研究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及国际技术导则,为中国和全球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及4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收录400多篇,被引17700余次,H指数72;主编/参编专著10多本,授权发明专利50件。
学术兼职
参考资料:
学术成果
出版图书
部分论文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余教授正在开展前沿研究来鉴定尚未受到监管的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一些未知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尚未列入控制清单。他的工作对控制环境中的高关注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安捷伦科技公司应用细分市场主管Mary McBride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研究领域
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
学术兼职
学术成果
出版图书
部分论文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