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乡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下辖乡
小山乡,隶属于海兴县,地处海兴县东北,东临渤海,北与黄骅交界,东北与黄骅港交界、乡人民政府距海兴县人民政府8.7千米,总面积234.03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时期,小山乡境域属无棣县第四区(小山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属无棣县小山区。
1963年12月,析出建小山公社。
1965年6月,为海兴县小山公社。
1984年4月,改为小山乡。
1995年,付赵乡并入。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小山乡下辖19个行政村:小山东村、小山西村、小山南村、小山北村、山后村、张皮庄子村、曹庄子村、前毕王文村、后毕王文村、周良志村、孙良志村、李良志村、傅庄子村、西侯庄村、东侯庄村、蔡庄子村、常庄子村、盘洼村、赵高庄村。
截至2020年6月,小山乡下辖19个行政村:小山北村、小山西、小山东村、小山南村、李良志村、周良志村、孙良志村、曹庄子村、后毕王文村、前毕王文村、山后村、张皮村、赵高村、付庄子村、蔡庄子村、常庄子村、东候村、西候村、盘洼村;乡人民政府驻小山北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小山乡地处海兴县东北,东临渤海,北与黄骅交界,东北与黄骅港交界,乡人民政府距海兴县人民政府8.7千米,总面积234.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小山乡地形分为山地、平原、湿地,地势东高西低。
水文
小山乡境内河道属淤泥河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大浪淀排水渠。
自然灾害
小山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旱灾平均6年1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年,干旱时间长达45天,最严重的一次涝灾发生在2011年8月15日,造成2.4万亩玉米田受灾,减产5.6万千克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小山乡辖区总人口2448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0人,城镇化率2.69%,另有流动人口168人,总人口中,男性12450人,占50.8%;女性12038人,占49.2%;14岁以下3346人,占13.66%,15—64岁13876人,占56.66%;65岁以上7266人,占29.6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984人,占97.94%;回族504人,占2.06%,人口出生率7.21‰,人口死亡率6.93‰,人口自然增长率0.28‰。
截至2017年,小山乡常住人口24268人。
截至2018年末,小山乡有户籍人口27718人。
2021年 6月25日,海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小山乡常住人口为1925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小山乡财政总收入611万元,比上年增长48%。
2018年,小山乡有工业企业49个,规模以上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3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小山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3.9万亩,全部为盐碱地,不适宜浇种,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生产粮食1.89万吨,其中小麦0.87万吨,玉米0.68万吨,大豆0.34万吨。
第二产业
2011年,小山乡工业以盐业、烟花爆竹等为主,工业总产值11500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小山乡有城乡集贸市场8个,年成交额1.07亿元。
丰年虫卵
丰年虫卵是该乡的一大特色产业,主要以张皮村为中心,年营销量占国内市场的二分之一,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沿海8个省(市),成为闻名全国的丰年虫卵营销集散地。
银海盐业
工业主要以盐化工为主,该乡盐业资源十分丰富,盐业年产值占全乡农牧渔业总产值一半以上。该乡拥有运盐铁路专线20公里,与津沪、朔黄铁路接轨,站台货位74个,原盐坨地距黄骅港仅5公里,盐区公路纵横交错;水、陆交通极为便利。且卤源丰富,具有发展盐化工业的优势条件。马骝山境内有沧州市唯一一座山丘——马山,它形成于2--3万年第四纪晚期火山喷发,为高于地面7--36米的穹形火山锥(堆积山丘)。小山其势自南而北又折向西,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小山南望齐鲁,东临渤海,北倚京津距沧州大港20公里,它不仅为沧州的最高点,又是九河下梢入海处及九河文化的交汇点。小山源远流长的历史、积存丰厚的人文景观、富饶多样的自然物产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滨海黄金旅游带的枢纽。小山虽不比五岳之险峻雄伟,但其独特之处却堪称一绝。现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级火山地区遗址——自然保护区,同时又被沧州市人大列为全市重点旅游项目。
经济农业
在抓好特色产业培植的同时,小山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水、电、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逐步解除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瓶颈”,为全乡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山乡土地肥沃,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人杰地灵,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甘蔗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备。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甘蔗苦丁茶生产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植,以蔗茶兴乡,用蔗茶富民,逐步形成“蔗茶并举、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乡共有甘蔗面积7188亩,是本县种蔗第二大乡镇,2005年入厂原料蔗达到2.04万吨,比上一年增长0.26%,增幅排在全县第一位;全乡有苦丁茶面积3065亩,年产茶青近300吨,是本县及大新等地茶厂的主要货源地,部分茶农还把茶青加工成干茶销往上海市福建省等地。劳务经济是小山的第二大经济产业,劳务输出累计约4000人,约占总人口36%,年创收约2300万元。2005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3833万元,财政收入5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13.96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小山乡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531人,专任教师17人;小学9所,在校生172人,专任教师1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80人,专任教师7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2.69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小山乡有乡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3户;各类图书室23个,藏书3.9余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小山乡有卫生院2个,门诊部(所)2个;病床24张,每千人拥有病床98张,固定资产总值16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8名,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5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5万人次,19个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
2011年,小山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7户,人数496人,支出20.5万元,比上年增长31%,月人均57元,比上年增长3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幸福院1家,床位7张,现住5人。
交通
小山乡境内有中辛线等道路过境。
文化
小山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小山村而得名。
旅游
马骝山遗址,它形成于2—3万年第四纪晚期火山喷发,为高于地面7—36米的穹形火山锥(堆积山丘),小山其势自南而北又折向西,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马骝山是中国东部沿海大平原仅有的两个第四纪晚期火山遗迹之一,是极具重大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地质遗迹,小山南望齐鲁,东临渤海,北倚京津距沧州大港20公里,它不仅为沧州市的最高点,又是海河入海处及九河文化的交汇点,小山是滨海黄金旅游带的枢纽,被沧州市人大列为全市重点旅游项目。
参考资料
海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沧州市人民政府.2021-06-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人口民族
经济
丰年虫卵
银海盐业
经济农业
社会
交通
文化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