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式昭,
资中县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任《
前线》编辑,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会理会长,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文艺学会副会长,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 1935
人物介绍
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大学春秋》(合作),中篇小说《在自由神耸立的地方》(合作),电影文学剧本《
青山遮不住》,文艺论文集《鼓吹与论争》、《文化:湖边思索录》,杂文随笔集《吃蜘蛛与吃螃触》,《说三道四集》、《是是非非集》、《康凯陈言集》等。论文《关于文化扶贫工程的思考与建议》(合作)获1994年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
主要经历
康式昭老先生笔名康凯,1951年入川南资中中学(即现之一
中校),任学生会主席,1953年提前毕业考入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学毕业后从事文艺理论工作,六十年代在邓拓主编的《前线》杂志社任文学编辑,是《三家村札记》的责任编辑,经手编发了“三家村杂记”之全部杂文,曾为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吃过苦头。“文革”以后积极支持《学习与研究》和恢复刊名后的《
前线》,为之撰写了大量杂文。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会理会长,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文艺学会副会长,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担任文化部
文华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戏剧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等全国性常设文艺类评奖的评委。《说三道四集》、《是是非非集》、《康凯陈言集》戏剧论集《说戏·戏说》等。
他的长篇小说《大学春秋》1984年被全国中学生投票评为“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青年读物《愿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及《你我他之间――人怎样对待人》被评为中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二等奖;论文《关于文化扶贫工程的思考和建议》被评为1994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数十篇杂文及文章被省级及省以上各类评奖数十次评为
特等奖、
一等奖等;2007年,他撰写的杂文被教育部收编在全国
高中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材必读课文。
人物生平
他于1935年出生在
苌弘故乡
资中县,他从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正当他准备出版第一部作品时,恰逢文化大革命。23年后,他的《大学春秋》(合作)才得以面世,并在1984年被全国中学生投票评为“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此时,他重拾纸笔,陆续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青山遮不住》,他便是
内江市籍作家康式昭。
在康式昭回到家乡资中捐资设立“康式昭”文学奖之际,记者采访了他。
“我小的时候,父亲原本想让我长大后从事科研工作,但我却偏偏爱上了文学。”康式昭告诉记者,在自己还在上小学时,父亲就试图他日后走上科研之路,要求他每天定时到资中一中图书馆看书。但是进入图书馆后,康式昭迷上了文学名著,几大名著被他一扫而光。
小学二年级时,父亲又为哥哥请来家庭教师,教授古文知识,并叫康式昭跟着学习。这段时间,康式昭背诵了大量古文,其中包括《
古文观止》、《陈情表》等,“这些文章我至今还能背诵。”说着,康式昭脱口而出:“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没想到,哥哥始终没有对文学产生兴趣,我却深深爱上了文学。”康式昭笑着说。
1948年,父亲过世,迫于生活压力,康式昭离开了学校,来到药房当起了学徒。康式昭说,他记得在他决定当学徒的前一天晚上,失业的哥哥因找不到工作而垂头丧气,母亲抱着弟弟妹妹哭成一团,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做出了当学徒的决定。
虽然离开学校,但康式昭依然执着于他的文学情怀,四处寻找各种文学书籍,看到老板娘喜欢看武侠小说,便厚着脸皮向老板娘借,白天不敢看,他只能在晚上借着昏黄的油灯看,并开始创作,主要描写自己的学徒生活。
转眼到了1949年,
新中国成立了,
内江市得到了解放,
资中县开办了职工业余夜校。康式昭白天在药店当学徒,晚上来到夜校上课,捧起久违的书本,康式昭倍加珍惜。
1951年,得知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设立了助学金,康式昭考回了被迫离开的母校。并用两年半的时间,念完了
高中所有课程,于1953年顺利考上北大中文学。
康式昭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在1953年秋天,他背着被子,步行来到内江,参加了为期5天的考试,当时,他填报的所有志愿均是北京大学,“填报志愿时,我毫无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一栏填上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大学四年孕育了康式昭深厚的文学素养,1957年,北大创办了文学刊物《红楼杂志》,他担任主编。康式昭的第一篇小说《明天是曾月二十三》也在《红楼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这部小说描述了他当学徒前一天晚上家里发生的事情,曾月二十三那天,他开始了自己的学徒生涯。
1958年,
大跃进期间,当多数人涌入写诗的潮流中,他组织北大话剧社集体创作了话剧《时代的芳香》。《时代的芳香》共4幕7场,描写了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生科研攻关,制造香精的故事。康式昭坦言话剧本身有诸多不足之处,但它是新中国校园戏剧的发端,并于1959年初在中央人民电视台播放。
康式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学春秋》(合作)以北大校园生活为背景,深入描写大学生活,是第一部反映新中国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当时,他把手稿寄给《收获》杂志
以群,叶以群连夜看完了整部小说,很是高兴,第二天便在《收获》杂志上刊载,并打算进行连载。
1966年,正当康式昭筹备出版《大学春秋》一书时,文化大革命开始,《收获》停刊,此时,康式昭在邓拓主编的《
前线》杂志社任文学编辑,是《三家村札记》的责任编辑,由于经手编发了“三家村杂记”之全部杂文,受到牵连,为此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历种种艰辛。文革期间,他决心不再写东西。
文革后,他重拾纸笔,积极支持《学习与研究》和恢复刊名后的《前线》,并为之撰写了大量杂文。80年代,康式昭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1990年,调文化部,任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工作之余,他全心投入创作,陆续出版《青山遮不住》、《鼓吹与论争》、《文化:湖边思索录》、《吃蜘蛛与吃螃触》、《说三道四集》、《是是非非集》、《康凯陈言集》等作品。
创作之余,康式昭还积极探索中国文化发展之路,经过到
欧洲、南美、北美等国家进行系列考察后,他写了《文化:湖边思索录》和《关于文化扶贫工程的思考和建议》,其中《关于文化扶贫工程的思考和建议》一文被评为1994年度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康式昭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他都十分关注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所以,经过到国外进行考察,他提出向国外先进文化发展思路学习,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观点。
康式昭仍然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发展之路,年过70高龄的他仍然笔耕不辍,他告诉记者,他正在筹备出版他的文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