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
上海市文学研究所所长
以群,原名叶以群,歙县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成员。历任上海文联、文协理事、组织部干部,上海文化局电管处副处长,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艺术处处长,上海市文联、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文学》《收获》副主编。
人物简介
以群,原名叶以群,安徽歙县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成员。1929年留学日本东京政法大学经济系。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左联组织部长,《北斗》杂志编委,《西安文化报》副总编,武汉市《抗敌文艺》编委,重庆文化联络社总编辑,香港交通社负责人,全国文协理事、编委,1949年后历任上海文联、文协理事、组织部干部。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生平简历
青年时期
叶以群1911年出生于歙县蓝田村。少年随父在杭州市读书。民国18年(1929)高中毕业,曾因在《浙江潮》发表文章,号召青年学生以钱塘潮的汹涌气概,冲破社会禁而被捕。后经族人叶元龙教授保释。同年秋,留学日本,就读东京政法大学经济系。但他兴趣在文学,参加日本无产阶级科学研究会和中国问题座谈会,阅读和翻译了不少左派文艺论著和进步作品,次年,负责建立东京“左联”支部,并团结东京“教联”和“社联”,成立“文化总同盟”。以华蒂为笔名发表文章,介绍日本进步作家和作品。后因参加东京中国留学生爱国反日活动,被迫回国。民国20年,在上海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秘书处干事和《北斗》、《青年文艺》杂志主编。次年同丁玲、田汉等人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推为左联组织部长,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十字街头》,负责组建左联安徽分会,主编《安徽学生》。
民国期间
民国22年,左联派以群、丁玲、艾思奇(李生萱)等人成立“上海反帝大同盟”。民国23年夏被捕,次年9月,经叶元龙托人保释,后去西安市。民国27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该会机关刊物《抗战文艺》编委。后根据周恩来的安排,赴重庆市协助茅盾做了大量文艺领导和组织工作,有“茅盾的参谋长”之誉。民国35年赴上海市创办新群出版社,出版文艺丛书。民国37年被派往香港特别行政区主持文艺通讯社。开展对海外华侨文艺社团和报刊的文艺通讯及联络活动。
建国后
建国后,先后担任华东和上海中苏友好协会副总干事,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文学》和《收获》副主编等职。因受“潘汉年案件”株连,被长时间审查。1966年被迫害跳楼自杀。
贡献
以群在文艺理论方面造诣极深,著述很多,主编有高校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著作有《创作漫谈》《文学的基础知识》《在文艺思想战线上)、《鲁迅的文艺思想》《谈有关文学特性的几个问题》《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今昔文谈》等十多种;译作有《苏联文学讲话》《新文学教程》等。
主要著作
文艺创作概论(文论)1933,天马
创作漫话(文论)1936,朱丹
生长在战斗中(报告文学)1940,中国文化服务社
文学底基础知识(文论)1941,生活
旅程记(散文、文论合集)1942,桂林集美书店
妹行(话剧)1943,重庆东方书社
新人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43,重庆当今出版社;1947,新群
文艺思想问题笔记(文论)1954,新文艺
在文艺思想战线上(文论)1957,新文艺
鲁迅的文艺思想(文论)1957,新文艺
我们的文艺方向和创作方法(文论)1958,新文艺
在不平常的日子里(散文)1958,百花
谈有关文学特征的几个问题(文论)1958,上海文艺
苏联文学的光辉成就从哪里来?(文论集)1958,上海文艺
文学问题漫谈(文论)1959,作家;增订本,1963,作家
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文论)1960,上海文艺;修订本,1963,上海文艺
今昔文谈(文论、杂文)1962,上海文艺
以群文艺论文集(文论)1983,上海文艺
战斗的素绘(报告文学集)选编,1943,作家书屋
南京的虐杀(即《战斗的素绘》)选编,1946,作家书屋
马克西姆·高尔基画传(传记)编写,1956,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文学的基本原理(上下册)主编,1963—1964,上海文艺;合订本,1964,修订本;1983
翻译书目
隐秘的爱(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华蒂(即以群)、《森堡译,1932,湖风;修订本〈英雄的故事〉,1941,重庆市上杂
祈祷(短篇小说)日本川绮妮子著,1933,光华
苏联文学讲话 苏联塞维林、多里福诺夫著,1936,读书生活
怎样写作—高尔基文艺书信集与麟林合译,1937,读书生活
新文学教程(教材)苏联维诺格拉多夫著,1937,读书生活;1952,新文艺
给初学写作者(书信)苏联马克西姆·高尔基著,1941,读书;1949,三联;1952,平明
苏联作家论(评论集)苏联塞维林著,1941,上杂
高尔基论儿童文学 苏联密德魏杰娃编,与伍孟昌合译,1956,中青
以群与巴金
就在巴金离开上海市准备赴杭州市继续参加亚非作家其它活动之前,他和当时的上海市作协主要领导叶以群见了一面。虽然只是匆匆一面,但是,巴金仍然能体会到这位结识几十年的老朋友,当时的心绪相当紧张。不过以群仍然还象从前那样处事泰然,并没有因为作协出现几张大字报,就对自己多年的革命经历产生了怀疑。
可是,让巴金大吃一惊的是,1966年8月2日当他还在杭州的时候,忽然听到从上海传来不幸消息:叶以群竟然在造反派的批斗中从楼上跳了下来,并且当场跌死!
叶以群的自杀,对巴金心里的冲激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以群是他多年共事的老领导和老战友,没有谁比巴金更了解以群的为人。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叶以群竟会是造反派们口诛笔伐的“党内走资派”!他在上海临行前,尽管市作协内部对叶以群的批判,已经到了大字报贴满大楼内外的地步,然而巴金无法接受叶以群惨死的严峻现实。
在叶以群自杀不久,巴金也回到上海市。他忽然感到从前自己那么熟悉,从心里感到亲切的潍坊市作家协会大楼,一夜之间竟变得那么陌生起来。他不得不放弃早在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召开之前就已着手准备的一系列写作计划。巴金也开始投入到这场被人称之为“摧枯拉朽”的运动中来。
那时,巴金感到很不适应,他好象刚刚从一片洒满阳光的天地,忽然走进一片偌大的阴影。尽管他没有见到叶以群跳楼自杀的现场,可他凭自己的思维想象,仍然在脑子里虚构出那一可怖的场面:一个那么谦虚谨慎的人,竟然在作协运动刚刚开始就自寻了短见。叶以群的头部猝然在滚烫的水泥地面溅出了红白相间的液体。巴金正是从叶以群的悲剧之中看到了可怕的将来。
巴金每天从武康路13号那飘着玉兰香味的小院来到巨鹿路作协,他的心情始终充满难言的紧张。因为他已经发现造反派们的目光开始转向了他,巴金再走进作协大楼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冰冷的威胁。从前人人见他时脸上的笑容,不知为什么竟然被一种陌生的冷漠所代替。几乎无人与他主动打招呼了,即便有也只是个别人,偷偷向巴金丢个安慰的眼神罢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正在悄悄发生意外的转化,巴金无法理解身边这些微妙的变化。
参考资料
叶以群.中国作家网.2024-04-0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生平简历
青年时期
民国期间
建国后
贡献
主要著作
翻译书目
以群与巴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