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銮
1566年建立于老挝的佛教圣地
塔銮(Pha That Luang),其名称是皇塔或大塔的意思,它是老挝人民心目中的神圣之地,是老挝人民引以为豪和风格独具的建筑物,无论是建筑的造型、结构和布局,在传统艺术中都享有盛誉。塔銮坐落在万象市东北郊5公里处瓦塔銮寺的北面,由群塔组成,属于瓦塔銮寺的一部分,但是塔的重要性超过寺,所以通常人们只叫“塔銮”而不叫“瓦塔銮寺”。
塔銮始建于16世纪中叶,后来历遭毁坏,也历经修,最终保存至今。塔銮的由来有许多传说,其中可信度比较高的说法是大日莲升天后,门徒将他的遗骨焚化,结果佛祖的骨头都变成了骨质小塔,他的五位门徒分头到各国将骨塔埋在地下,然后在地上修起佛塔,供后人膜拜。塔銮是老挝最有名的佛塔之一,塔身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万象的标志和东南亚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
简介
塔銮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以北的瓦塔銮寺的北面,距市区 5 公里,本为瓦塔銮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此寺,所以人们通常只称塔銮,是老挝的佛教圣地。塔銮是一座老挝人引以自豪的风格独具的建筑物,它的建筑造型、布局和结构都享有盛誉。塔銮的全部建筑为灰砖结构,由一个主塔和 30 个卫星塔组成。塔基是 3 层,最底层东西长 61.30 米,南北宽 58.48 米;四面各建一座膜拜亭;中间层建有 30 个小塔,像卫星一样环绕在主塔的周围;主塔建在第三层上,主塔的下部也是 3 层,为正方形,上部为圆形,塔尖是锥形,高耸入云,直插云霄。主塔顶部镀金,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光辉夺目。塔銮意为皇塔或大塔,始建于公元 737 年,也有人说建于三世纪、四世纪初、六世纪,还有人说是 2000 多年前阿育王所建。此塔初建时只是一座小塔,建在一个四方形的石墩上面。1566 年,南掌国王塞塔提拉在小塔的基础上建筑大塔,并在大塔周围建造了纪念乔答摩悉达多 30 种恩泽的 30 座小塔。塔建成以后,被国王命名为“帕塔舍利洛迦朱拉玛尼”,意思是佛祖骨塔,塔下埋有佛祖的舍利骨。由于这座塔是国王所建,所以老挝人习惯于称它为“塔銮”。塔銮在 18 世纪时曾多次遭到破坏,现存的塔是 1930 年按着原来样子重新修建的。它作为佛教圣地,在老挝人民心目中被视为神圣之地,每年 11月间都在此举行塔銮盛会,是民间规模最大的庙会,也是全国最隆重、最盛大的宗教节日。1957 年还在这里举行过规模盛大的 2500 年佛诞祭礼。后来曾在一年一度的塔銮盛会期间,在塔銮广场举行“塔銮世界博览会”,我国应邀参加过 7 次。
结构
现在的塔銮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佛教建筑群,是一组群塔建筑,在建筑艺术上享有盛誉。占地84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呈四方形,灰砖结构,建筑风格独特。主塔底部由3层巨大的方座构成,四边正中均有膜拜亭;分三层,意比佛说三界
第一层东西宽69米,南北宽68米,每边的正中央有一膜拜亭,东亭为重檐尖顶建筑,内供一小塔,传说是古塔模型。
第二层呈正方形,边长48米,由120个雕形莲瓣围绕其为228个蝶叶,叶中间各有一尊佛像,各边中央有拱形小门,此层建有30座高3.6米的陪塔,代表30种波罗密多。在每个小塔内,还设置有一座小金塔,保存有金贝叶等。
第三层矗立主塔,顶端贴以金箔,塔体金光闪烁。塔高45米,宽54米,边长30米,在半圆球泡型屠波式台座上耸立主塔,下部为复莲、仰莲状台座,上部为长方形莲苞状宝匣和相轮。地面塔尖高45米,台座周围有24瓣大型莲花瓣围衬。塔体四周建有回廊,每边长91米,陈列一些古佛像和文物,但主要供远道来膜拜的僧侣过夜歇息。四周几十米宽的草地外是方形围廊,构成塔銮。塔銮西门外有赛塔提腊国王铜塑座像,南、北门外有南塔銮寺和北塔銮寺,有僧侣常住。
历史
据传公元前3世纪塔銮的下面埋了乔答摩悉达多的头发和佛骨。14世纪法昂征服了境内各地领主,首创了统一封建王国南掌。建都琅勃拉邦,为了维护琅勃拉邦首都的核心作用,万象降低了地位,塔銮也失去了光辉。直到16世纪赛塔提拉国王统治期,改万象为国都,于是又恢复了其重要地位。塔銮于1566年又得以重修,直到17世纪确定了其在老挝的地位国家的象征,但苏里亚冯萨国王去世后,澜沧王国开始分裂,塔銮遭到了泰国军队和缅甸军队大肆劫掠及蹂躏,塔内文物损失尽。1930年由巴黎文理研究大学远东学院发掘,现存塔銮为1930-1935年间所重修。
塔銮节
万象,每年1月初都要举行盛大的塔銮节,是全国的盛大节日。据说在王国时期,塔銮节由国王或王储亲自主持节日第一天的仪式,国王率领文武官员前来膜拜,聆听高僧诵经,在塔銮佛寺举行布施斋饭仪式。此外,还在广场搭起彩台,由国王颁奖给有功臣民,并邀请各界贵宾和各国使节观看赛马等传统节目。
目录
概述
简介
结构
历史
塔銮节
参考资料